•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评线】东湖评论:规范使用“网言网语”,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26 18:09: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推进中,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此行动旨在整治网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乱象,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上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较为普遍,诸如“酱紫”“蓝瘦香菇”等刻意改变汉字音、形、义的网络用语时不时冒出来,让不少人不明所以,极易误导未成年人形成错误语言习惯。再者,一些互联网群体编造网络黑话烂梗,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其中部分甚至含有低俗、暴力、负面信息,不仅降低语言表达质量,还可能侵蚀价值观、影响社会风气。此外,部分人在网络交流中为规避监管等目的,采用隐晦模糊的表达方式,增加信息传递阻碍和误解概率,成为不良信息传播土壤,如一些自媒体文章借助暗示性词汇传播不良思想与虚假信息,破坏网络空间,影响网络环境健康和谐。此现象需高度重视并规范整治,以维护良好网络秩序和交流氛围。

网络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危害巨大,严重冲击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纯洁性。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使用对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文字泛滥,会破坏其原有体系和规则,削弱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处于语言学习和价值观形成关键阶段,网络语言文字是其重要信息源,不规范使用易误导他们的语言认知和行为习惯,对学习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给社会交流和文化传播造成阻碍。在全球化当下,规范语言文字是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基石。网络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可能影响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交流,降低中国文化影响力。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象征,专项行动通过规范其在网络空间的运用,保障语言文字安全与文化传承,维护其尊严地位。能纠正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引导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营造健康文明网络环境。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意义非凡,规范网络语言可减少不良信息传播,提升文化品位与道德水准,提供正能量环境。对未成年人成长教育作用关键,他们是国家未来希望,专项行动整治不规范问题,为其创造纯净语言环境,助其树立正确观念,促其全面发展。还能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规范网络语言文字是基础,整治乱象可引导其向积极健康有创意方向发展,培育优秀作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为确保专项行动实效,全社会需共同努力推动网络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网站平台要承担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把关,健全审核机制,严格筛选审核信息,及时清理不规范内容,通过设置提示语、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引导教育用户正确使用,营造良好网络语言氛围。教育部门发挥重要作用,指导监督学校语言文字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教学训练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教育活动,如书法比赛、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提高他们语言文字素养。广大网民自觉遵守规范,树立正确观念,自觉抵制不规范文字,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网络文化,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建立长效机制,依法处理违规者,加大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严格执法形成震慑,促使各方自觉遵守语言文字规范。

网络语言文字是网络时代的产物,规范其使用任务艰巨且长期,需全社会携手努力。当以专项行动为契机,共促网络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深入开展,让规范之花在网络空间绽放,使网络空间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阵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政法“清江剑”团队负责人、长阳知新联会新媒体分会副会长)

责编:沈素芬【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6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要求鼓励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加强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科普宣传,倡导文明用语用字,营造全社会重视和参与的
2024-10-27 21:40:00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思想的外衣。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传播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网络嵌入社会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与现实
2025-09-28 19:49:00
...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这一行动针对部分网站平台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进行整治,对于在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教
2024-11-04 14:17:00
...“退潮”,以下三点建议可供参考。将脏字“关”起来。语言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形成的标志。每一种流行的语种中,都有规范语言文字用法的词典。词典的编撰,给不雅的字词进行标注,交际
2024-06-21 12:17:00
...热议,调查结果显示有过半的受访青年认为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面对黄昏水波和鲜花交融的美景,满肚子却搜罗不出一句能直抵心灵的赞美。“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感觉自己没法‘
2024-03-02 09:58:00
...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53.3%的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过半受访青年认为阅读量少和依赖网络语言及表情包是“词穷”的主要原因。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年轻
2024-03-10 15:57:00
...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词穷”的背后反映的或许正是诸多年轻人在特定的情景场
2024-03-04 14:31:00
9月28日,《中国青年报》以“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一支‘红笔’写就的金课实践”为题,报道了汉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红笔网友俱乐部”育人的励志发展故事。“思政课不好上”是
2025-09-28 21:23:00
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不久前发布的《网络不规范用字用词现象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梳理了当前网络环境中不规范字词使用情况,引发社会关注。当前,不
2023-07-12 11: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为扎实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有效提升用户感知,山东移动临沂分公司多举措优化网络质量。以问题为导向,狠抓整改落实。对物业场景
2025-10-10 12:14:00
假期销售总额八千多万,潍坊奎文打造文旅消费新高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通讯员 董晓慧 郎翠艳国庆中秋假期,潍坊市奎文区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文旅假日市场消费热情高涨
2025-10-10 12:15:00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的金融素养,增强广大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与能力,近日,中国银行郯城支行走进当地企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宣传及反诈科普活动
2025-10-10 12:15:00
三大客运数据均有减少,国庆假期潍坊城市公共交通利用率略有增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10月1日至10月8日,潍坊市道路客运、铁路客运、民航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客运共发送旅客399.05万人次
2025-10-10 12:15:00
威海环翠:不停工,忙生产!国庆中秋长假,他们火力全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设备高速运转,工人穿梭忙碌……国庆中秋长假,当人们与家人团聚、外出游玩时
2025-10-10 12:16:00
山东移动临沂分公司持续深化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紧密围绕传输网络基础维护要求,结合现网分布格局,不断探索创新维护方式,提升维护效能
2025-10-10 12:16:00
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开展2025年度“政府开放日”活动
为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内容领域,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水平,切实推进阳光、透明、开放、服务型政府建设。近日,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人民政府邀请群众
2025-10-10 12:19:00
中国网10月10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纪委监委对昆明市委原常委
2025-10-10 13:19:00
中国网10月10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纪委监委对大理州原副州长
2025-10-10 13:19: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郑玥东港区综治中心创新运用“山东解纷码”平台,有效打通部门壁垒,构建起矛盾纠纷化解的“网络枢纽”。该中心与区法院协同重构诉调对接机制
2025-10-10 13:24: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郑玥“家里的争吵停了,孩子的笑声回来了,是维权中心的同志们让我们家重获温暖。”莒县居民王女士紧握调解员的手
2025-10-10 13:24:00
聚焦低空经济,山东华辰航空科技构建无人机应用服务“生态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邹杰在日照高新区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山东华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敢为人先的闯劲、精益求精的钻劲
2025-10-10 13:24:00
日照:山海之间,文旅新景扑面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厉昕月秋日的港城,海风裹挟着文艺气息,山峦映衬着涌动人群。这个假期,日照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2025-10-10 13:26:00
情暖中秋传文明 —— 马鞍山镇在北岗子村开展“我们的节日 - 中秋”文明实践活动
近日,伊通县马鞍山镇在北岗子村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 文明实践活动,以“团圆、文明、传承”为核心,将中秋传统习俗与移风易俗理念相融合
2025-10-10 13:50: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苗润鹏 通讯员 乔磊 俞凯近日,一起涉企注销行政许可争议的成功化解,让企业“松了一口气”——借助威海市“1+1+N”行政争议化解机制
2025-10-10 09: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