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辉煌了700年的士族门阀,为什么会随着唐朝一起灭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3 16:41:00 来源:戏说三国

士族不是贵族,士族虽然可以世袭,但必须建立在获得朝廷的官职之上,权力来源是朝廷而不是地方。所以无论是北朝隋唐士族还是东晋南朝士族,所有的士族天然都有向京城集中的趋势,他们不再扎根地方不代表士族及其权威在中晚唐走向衰落。

实际上中晚唐士族人丁依然兴旺,而且还垄断了朝廷。甚至这些扎根于京畿的士族虽然早已脱离地方,却由于屡屡出任顺德藩镇的节度使观察使而依旧对地方保有相当程度上的非世袭的影响力,士族的“道统”在黄巢起义以前也依然被包括地方在内的主流社会所接受。

所以从整体角度来说,黄巢起义前的士族完全没有衰落的趋势,唐代科举对于士族来说反而是有利于加强其垄断地位的,士族在中晚唐依然拥有很高的权威并被社会各界所认可。士族的衰落完全是黄巢起义以后三十年内,围绕京畿的高烈度战争所导致的急剧变化。

辉煌了700年的士族门阀,为什么会随着唐朝一起灭亡?

士族不是贵族,士族发源于地方,但权力根基在朝廷。不能在朝中任职的士族,是不可能成为大士族的,其与宋代庶族的区别在于九品中正制下士族可以世代垄断朝中的高官地位而已,并不意味着士族就一定要千百年居住于地方。东晋南朝的士族也有明显的向建康集中居住的趋势,最终在侯景之乱的时候也被一网打尽。

所以士族集中在都城附近,反而是士族在朝中地位加强的表现,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士族会因此衰落。唐宋变革论里提到的变化是士族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也就是说,是黄巢起义以后士族被大量肉体消灭,才让士族在民间的权威被消灭,而不是传媒/科举让他们的权威被消灭的。

换句话说,士族的灭亡不是一个技术发展导致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是一个单纯的毁灭性事件导致的结果。

辉煌了700年的士族门阀,为什么会随着唐朝一起灭亡?

土地经济是个重要原因,不光是技术进步的问题,还有土地竞争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唐中期之前,实行的是均田制,鼓励开垦荒地。建立在有荒地可开的情况下。而唐中开始,已无更多无主之地,兼并风起,在足够时间长度下的而政府又不作出平抑的情况下,马太效应就会凸显。

至到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丁口滋众,盲无宋田”。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两税法颁布,均田制瓦解。而均田制瓦解的同时,府兵制义务兵制也瓦解。中央彻底失去对部队的掌控(经济后勤不由中央说了算)。

辉煌了700年的士族门阀,为什么会随着唐朝一起灭亡?

而地方豪强和士族倾轧兼并的压迫,短期内豪强的个体利益增加,但是长期来看,整个基层失序导致国家由下而上的整个失序,也导致士族豪强建立在秩序之上的利益获取不再能转化为实力。

失地农民以募兵参军,聚结在军头麾下争取自己的利益(也有部分依托士族豪强)。从理念道义和利益上,都形成了对士族所谓道统的倒逼。

仇富的根源,不是因为别人富,而是在于自己不得活。但是,即便如此,也会是一个长期试错和整合的过程。因为反对一个人容易,但是反对或者推倒之后怎么重新建构秩序和分配利益不容易。

辉煌了700年的士族门阀,为什么会随着唐朝一起灭亡?

铁质农具的普及,作物轮种制,以及水利等等农业技术的发展,让庶族小地主/自耕农彻底在经济上打破了豪门庄园制经济的优势,河朔三镇的老家河北能在唐朝/五代时做到高度开发也离不开这一点。个人认为从宏观上来看,晚唐/五代的军阀碎片化,是中国社会由三国两晋南北朝这种豪门封建向着宋代的扁平化社会的一个过渡期。

当时的主流士族成员基本上已经完全集中在长安洛阳一带了,主要表现就是坊望在中晚唐已经成为了郡望以后族望的主要体现。士族成员即使被派往地方上任职,期满以后一般也会返回朝廷,难以像以前那样大规模扎根于地方了。所以长安洛阳的士族被消灭以后,士族这个群体就基本上可以告别舞台了。

辉煌了700年的士族门阀,为什么会随着唐朝一起灭亡?

中晚唐的士族与魏晋士族不同,他们脱离了地方并集中寄生于长安朝廷,所以中晚唐士族的经济基础,与朝廷的经济基础是具有同一性的。随着黄巢起义对运河大动脉的破坏,朝廷失去了东南财税来源,关中土地又经历大乱,寄生于朝廷的中晚唐士族群体在失去经济来源以后,伴随着大规模的残酷的肉体消灭而自然走向灭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世民命高士廉修《氏族志》,抬高了皇族地位瓦解了门阀集团
...族志》并不是李世民独创的东西,实际上从魏晋时期形成门阀政治制度开始,类似的东西便层出不穷。由位于魏晋时期形成了门阀政治制度,各个门阀家族在九品中正制的指导下勘定品级,并且具有
2023-05-14 21:19:00
聊一聊“士族”集团是怎么出现并走向成熟的
...开始步入官场,“士族”阶层正式出现并快速发展。提及门阀士族这一个赐予,就不得不提及一个选拔人才的制度,那便是九品中正制度,这一时期朝廷选拔人才主要参考的标准便是德行和背景。秦
2023-05-14 13:11:00
东晋寒门在淝水之战成功崛起,士族统治走向没落
...晋所书写出来的历史步伐中,太原的王氏是最后一个氏族门阀。就像司马是皇族不断崛起的过程中,门阀整治也开始走上了历史舞台,虽然过程并不是特别的顺利,但是门法走向衰落都已经成为了一
2023-02-15 21:38:00
士族门阀形成历史条件和衰落原因
门阀士族,是我国历史上代表地主阶级权益的一个阶层。用时间来简单概括的话,它起源于汉朝时期,在魏晋时期开始形成发展,而在南北朝时期而衰败。魏晋时期,士族门阀几乎成为一种制度,随后又
2023-05-31 11:50:00
历史上的士族是如何形成的?
...世袭爵位,又在地方上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因此也被称为门阀,到了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刘秀在部分大家族的支持之下脱颖而出建立了东汉王朝,刘秀本人也是出自西汉皇族,刘秀的政治基础就是
2023-08-25 17:46:00
魏晋士族门阀可“平流进取,坐至公卿”,为何还提倡家庭教育?
魏晋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由士族门阀占据主导的时代,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王权不兴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朝廷中的高位官职大多数是由这些士族门阀占据,寒门子弟只能在庙堂之外。因此,诞
2023-05-31 11:53:00
东晋为士族把持,淝水之战是东晋士族与前秦的对抗
东晋时代是典型的门阀政治,而且还是门阀政治的巅峰。那么何为门阀政治呢?简单说,就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天下。那么皇帝为什么愿意与士族共治天下呢?这个还要从东汉末年开始说起。东汉末
2023-04-13 14:38:00
魏晋时期,外戚势力为何将女子送进皇宫
...生活跌宕起伏的时代。就在这么一个特殊的年代,出现了门阀士族这种独特的社会阶级。魏晋时期,士族门阀制度是主要的政治统治制度,作为人上人的士族阶级不仅能够垄断国家的政治命途,就连
2023-05-01 11:00:00
从唐到宋:士族瓦解与寒门崛起
...维便一举高中状元。这种主观性极强的操作,就使得士族门阀之间的互动频繁起来,谁家还没有几个当官的亲戚今年科举你举荐了我儿子,明年你侄子的事儿也包在我身上。水太深了。因此,唐代寒
2023-10-12 15: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