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通讯员 王娟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程晓
“医生,我腹股沟痛了好几个月,严重的时候坐十来分钟就受不了,蹲厕不能用,爬楼梯也不行,有时候睡觉都困难,到底是什么原因啊?是股骨头坏死么?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撞击?我没受伤啊,没有被撞过啊?我的磁共振报的盂唇损伤了,也被撞坏了?要手术么?”在南京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徐志宏主任医师的门诊上,一个年轻小伙一连数问。
徐志宏主任医师介绍,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陌生的,因为从它被正式提出概念到现在也才仅仅20年,而从事髋关节运动医学专业的医生也并不多,导致门诊很多的骨科医生也并不能准确诊断。患者经常反复多次就诊,带来了很大痛苦,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那么“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到底是什么病呢?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最早由瑞士伯尔尼小岛医院Ganz教授于2003年提出,为髋臼以及股骨近端的形态结构异常导致的在髋关节运动终末期发生股骨头颈和髋臼的异常碰撞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于这种异常的反复撞击,会导致关节盂唇与软骨的损伤,是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按照类型分为三型:凸轮型、钳夹型及混合型。凸轮型为股骨头颈处前外上区域异常增生,导致其失去原本平滑的凹状形态,变成平直甚至外凸成手枪柄状;钳夹型为髋臼缘的过度覆盖,髋臼的后倾增加、过深、外侧覆盖增加导致髋臼表现为局部或全部过度覆盖股骨头的异常形态;混合型则同时包含上述两种形态。临床最常见的为混合型。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常见于青少年以及爱好运动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在中老年也有一定的发生几率,男性多见,较多见于篮球爱好者、舞蹈运动员、长期蹲起爬楼的体力劳动者等。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常见症状就是“疼”——运动后的单侧或双侧腹股沟疼痛,部分为髋外侧疼痛,少部分出现臀区疼痛,疼痛往往在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时明显。初期表现为关节在某个特殊位置的闪痛、严重的可出现关节绞锁、弹响,无法下蹲、无法长时间坐椅子或矮凳、无法上楼梯、上自行车、夜眠时无法侧卧、无法蹬被。
那么如何预防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徐志宏表示,更多的是早期发现和运动控制,对于发作期需要控制运动量,减少下蹲爬山爬楼等运动,大多数通过减少运动休息处理后可以缓解,对于越年轻的患者治疗则更需要及时与积极,需要听取专科医生的建议。
如果被诊断为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初期可以通过休息,减少屈髋内收内旋等运动,也可通过理疗、中医中药或者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对症治疗。症状明显的或者诊断不清的可以进行髋关节局部药物封闭注射。保守治疗无效的可以行髋关节镜微创手术,手术主要是处理骨性的凹轮与钳夹畸形、清理或修补损伤的软骨与盂唇结构。大致疗效而言,年轻患者且病程相对较短的治疗效果相对更为理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