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天山网
天山网讯 (记者 叶晓敏报道)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针对居民关心的耳朵那些事儿,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乌鲁木齐国际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王辉进行解答,指导居民科学爱耳护耳。
王辉介绍,噪声、疾病、外伤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耳朵的正常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特别是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习惯均会对耳朵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例如,长时间戴耳机边玩手机边走路,过度采耳、感冒时用力擤鼻、佩戴耳机过夜、夜间长时间使用耳塞等。
3月2日,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王辉给患者行纯音测听检查。王晓菊摄
王辉提醒,位于内耳耳蜗的听觉感受器上面有很多脆弱精细的毛细胞,不同部位的毛细胞可以感受到不同频率的声音。如果某一个频率的刺激强度过大,或者持续过久,会造成相应部位的听觉毛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听力损伤是缓慢的进行性损伤,并伴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如发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经常戴耳机听音乐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还有居民在睡觉时习惯佩戴耳塞,避免鼾声、装修声、工地声影响睡眠质量。但小小的耳塞会引起耳部局部不适、外耳道炎症等危害。
王辉说,不建议居民戴耳塞睡觉。长时间戴耳塞睡觉,由于耳塞的压迫,容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导致局部疼痛、发红,还可能会使耳道黏膜受到一定损伤,中耳腔的压力容易发生改变,鼓膜可能会下沉,或者出现耳闷、耳鸣等。还有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潮湿,形成湿疹或受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外耳道炎症发生。
王辉提示,患者应间歇佩戴耳塞,可有效减少中耳腔或外耳道感染。患者还应定期更换耳塞,避免长时间使用一个耳塞。若居民出现耳部不适,应及时治疗耳部疾病,避免病情的延误或加重病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4 1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