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
党员干部在“习语环道”学习
●通讯员 李馥毓 文/图
本报讯 近期以来,红河县创新性开展“三话六学”实践活动,把其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在提升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上下功夫,群众主人翁意识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学理论”“学政策”形式多样,为培育马帮文明提供内生动力。走进宝华镇朝阳村委会龙甲村,农家小院布局精致,房前屋后繁茂的花草给村子增添了许多美感。“过去,村里的老人过世要宰牛杀猪,一场丧事办下来需要花费几万元,这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村民马建华说。为革除陋习,红河县以“三话六学”实践活动为契机,组建20支“双语”宣讲队伍和91支宣讲小分队,深入社区、村寨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实施“习语环道”91计划,让群众走到哪学到哪。全县13个行政村采取规范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设置“陋习曝光台”、统一规范管理哈尼“莫批”等方式,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风尚。宝华镇规针村、龙甲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宝华镇被评为省级绿美乡镇。
“学经济”“学科技”深入田间地头,促进群众增收。走进迤萨镇人参果种植基地,只见一株株人参果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浇水、施肥、除草,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迤萨镇充分发挥热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芒果、沃柑、荔枝、火龙果等热带水果种植,从栽培、植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引导农户规范种植管理。在种植基地的带动下,近700户农户受益,人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迤萨镇勐龙村成为全县“明星村”,并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学法律”“学文化”走深走实,推动地区交流融合。该县搭建“党员干部+在校学生+返乡青年”的推普工作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及以村组为单位的普通话挑战赛。此外,以文艺作品承载推普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培训+转移”双向发力,精准对接劳务公司开展各类劳务技能培训261期,向广东、深圳等地输送劳动力1.45万人次。“党的政策越来越好,相信我们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红火。”乐育镇村民李嘎呼说。
群众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切实感受到学习政策、科学、文化等带来的益处。“三话六学”实践活动为红河县培育文明新风持续注入动能,一副乡风文明、邻里和睦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