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往后余生,不如用沉默去代替反驳,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执着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9-02 10:39: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作家李小墨曾说:“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

生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必不可少,在言语上争锋相对,更是常有之事。

有些人的胜负心极重,无论别人说了些什么,他都会迫不及待反驳对方。

无论对方的说辞是否合理,他都出于本能和习惯去驳斥,非要评一个是非对错才肯罢休。

这样做看似是巧舌如簧,赢得了一时的风光无量,实则是一个人最大的愚蠢所在。

自认为如此的能言善辩,可以凸显出自己的才能,实则只会暴露出自己的无知与浅薄。

这辈子,唯有克制自己的口舌之欲,才能拥有真正的大智慧。

往后余生,不如用沉默去代替反驳,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执着

往后余生,不如用沉默去代替反驳,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执着

01

愚者善驳

纵观历史,不乏有许多自作聪明之人,自诩才智过人,每逢与人交谈,便要辩驳一番。

对于别人的说话内容,他们从不认真考虑,只是想彰显自己的聪慧。

表达谈吐之时,更不思考言语是否合理,只要能让对方哑口无言,自己便心满意足。

如此不顾后果的肆意反驳,只能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却也会将自己推到危险边缘。

明朝之时,有个王朴的进士,他的性格耿直,经常直言犯上,甚至与皇帝朱元璋也是如此。

因为多次的冒犯,朱元璋将他贬官遣返,但又怜惜他的才干,不久便将其召回,官复原职。

本以为经过这次贬谪,王朴的心性能够有所收敛,没想到他依旧死性不改,继续公开反驳朱元璋。

朱元璋盛怒之下,本想砍了他的头,没想到王朴却还在指责怒骂,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

正如《道德经》中所言:“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而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

与亲近之人辩驳,使其关系疏远;与旁人辩驳,则会徒增愤懑烦恼。

无意义的辩驳,没有真正的赢家,在语言上争高下,只会无谓的消耗。

往后余生,不如用沉默去代替反驳,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执着

往后余生,不如用沉默去代替反驳,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执着

02

智者沉默

雪莱曾说:“水是喧哗的,而深水是沉默的。”

当一个人的智慧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便会受到外界干扰,也只会泛起片刻的涟漪。

只有认知不足的人,才喜欢到处喧闹,知识与情商双高之人,从不会到处卖弄小聪明。

因为他们深知“聪明不露,才华不逞”的道理,也明白韬光养晦的益处。

三国时期,曹操求贤若渴,麾下能人异士很多,其中荀攸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曹操一生的戎马岁月中,正是因为荀攸的出谋划策,才有了后来一统北方的基业。

虽然荀攸位高权重,但无论身处朝堂之上,又或是居住在家,他都表现得异常低调。

与群臣交往,他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在曹操面前,他更是十分内敛,从没有越界行为。

每次受到封赏,荀攸都百般推辞,就连与朋友私下会面,也很少谈及政务军事。

正因他的不露锋芒,不争高下,与不邀功劳,一向多疑的曹操对他信赖有加,同僚也对他十分尊敬。

正所谓:“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君子一向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智者更懂得向外兼容,沉默是金。

比起滔滔不绝的虚夸之词,缄默不语更有威力;比起斤斤计较的无谓争辩,以退为进更有气势。

往后余生,不如用沉默去代替反驳,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执着

往后余生,不如用沉默去代替反驳,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执着

03

强者自省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活一世,最终还是要面对自己,唯有深刻的了解自己,时刻反省和纠正,才能行走得更稳。

当别人言及自己之时,应当仔细斟酌对方所言,而不要不经大脑的反驳。

若是他人之语言之有理,自己便不推卸也不逃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遇事少怨天尤人。

若是别人所说子虚乌有,自己也一笑了之不回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遇人别剑拔弩张。

《礼记》中有云:“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常思己过、深耕自省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亦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

善于自省,在错误中成长,才能更好的改变自己,收获成功。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总是与魏征因政见不一而争吵,辩不过对方只能生闷气。

但事发过后,他总是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渐渐认同了魏征的直言进谏。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非常伤心,痛苦地说道: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少了魏征这块明镜,也少了一个自省的方式,这才是莫大的损失。

视人之短,则天下无人可交;而看人之长,则世人皆可为己师。

面对质疑和挑战,愚蠢之人只会一味排斥,让自己困在原地无法成长。

而真正的强者,则会认真反省自己的问题,不管在试错和改进中飞速进步。

往后余生,不如用沉默去代替反驳,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执着

狄更斯曾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冷静、沉着。”

任何时候,都不要急着反驳,善听不要善辩,默默精进自己,才是一种高明的智慧。

当自己真的足够强大,任何的喧嚣之音,在耳中都会是悦耳动听的乐曲。

往后余生,不如用沉默去代替反驳,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执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2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征与方孝孺:相似的遭遇,迥异的抉择
...阵营被瓦解,魏征另投明主是合情合理的。魏征朱棣作为朱元璋第四子,本身是藩王,以藩王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这本身就不符合祖制。他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也就是说他的理由是皇
2024-02-24 18:37:00
李世民和朱棣都得位不正,为何魏征投靠李世民,方孝孺却不服朱棣
...渊是先立他为太子,再禅位于他。明成祖朱棣身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为燕王,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以后,反对削藩,直接起兵造反,是为靖难之役,历时四年,将建文帝朱允炆赶下皇位,自
2023-07-06 14:54:00
明初著名才子卓敬宁死不屈,朱棣惋惜:唯他不负君
...名叫卓敬,是明初著名的才子。卓敬是浙江瑞安人,早在朱元璋时期,卓敬就已经名满天下。卓敬七岁就能写诗文,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在当时的文坛中堪称奇人。洪武二十一年科举,卓敬在
2023-01-06 21:27:00
有哪些原因导致李世民早逝
...作用,这3人分别是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祖朱元璋。今天我们不聊始皇帝,也不聊“乞丐皇帝”,单单说一说开启盛唐气象的天可汗李世民。事实上,李世民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声望和呼
2023-06-18 21:34:00
明朝言官陈愕:被活埋七天不改其志,被救出后怒怼皇帝
...的谏言呢?这其实是有制度保护他的。言官制度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创立了一类官职,这类官职品阶不高,但是政治地位十分突出。而且朱元璋赋予了他们很大职权,使得他们能够监察几乎
2024-04-12 06:44:00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面前还有能谏之人吗?
...不决,没有接受魏征的意见,最终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李世民乘机而入,魏征也被俘。李世民的俘虏。因为李世民非常欣赏魏征,特赦免了他,而魏征依然保持着个人作风,敢说敢做,成为了一代
2023-03-08 10:53:00
...,不许将军见太平。从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到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对开国功臣都不太信任:韩信被吕后所杀,刘邦临终前命令陈平除掉樊哙;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善终者一个巴掌就能
2023-07-05 21:24:00
为何说大唐没有魏征的谏言,就没有贞观之治的盛况
...样一个臣子了。到了明朝初年那时候估计也不行,不是说朱元璋的问题,而是那个时候在世界范围内商品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对以使用价值为目标的社会有瓦解作用,魏征所坚持的传统儒
2024-06-19 10:54:00
李世民身体强壮,为何会吃神药而死?与魏征有关
...的马上皇帝。历史上的马上皇帝如刘邦、刘秀、忽必烈、朱元璋、朱棣等等,都是身体棒棒的,活过60岁实在是稀松平常。可是李世民却不是这样。李世民年轻时,不仅长期组织军队南征北战,征
2022-12-17 17:42: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小叶医探 | 外国友人突发脑梗在合肥“零障碍”获救
大皖新闻讯 突发中风,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危急凶险的情况,更何况是身处异乡、语言不通的外国人。近日,72岁来自南非的John(化名)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言语含糊
2025-09-18 16:06:00
道德榜样在行动|张金兰:无怨无悔照顾姐姐40余年
张金兰,女,汉族,群众,1961年9月出生,兰陵县长城镇西王庄村村民。姐姐出嫁后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妹妹张金兰毅然承担起照顾姐姐的重担
2025-09-18 17:27:00
蚌埠一女子悉心守护患病哥哥:亲情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改变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下午,蚌埠市金色晚年养护中心三楼陪护室内,36岁的吴双妹坐在哥哥吴双喜的床边,剥开一根香蕉,轻轻递到他手中
2025-09-18 12:01:00
爱情与自我成长共舞 珍爱网谈恋爱中的智慧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情侣之间关于“爱情和爱好哪个更重要”的讨论屡见不鲜。有人认为,恋爱就意味着更多的陪伴与投入,兴趣爱好理应为感情让路
2025-09-17 08:21:00
我是一棵国槐
2025-09-17 12:09:00
小伙在火锅店给父亲庆生 讲话、磕头引关注 回应质疑:没有提前策划
大皖新闻讯 在火锅店里给父亲庆生,小伙子面向店里其他的陌生客人讲述家庭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向父母下跪磕头。近日
2025-09-17 16:52:00
女孩被虐致死引发重组家庭儿童保护讨论:不能等呼救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刘志坤16日,“莆田12岁女孩琪琪被继母和生父虐待致死”案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二审
2025-09-17 20:24:00
剑河法院发出首份《诚信履约人》荣誉证书
9月16日,剑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彬来到岑松镇暗拱村,向青年农民姜鹏授予该院首份《诚信履约人》荣誉证书,褒奖姜鹏八年如一日履约执行的诚信品德
2025-09-17 21:29:00
一段濒临破碎的 “珍珠婚”,在司法调解下重焕新生
大皖新闻讯 一段濒临破碎的“珍珠婚”,在司法调解下重焕新生。一束精心挑选的鲜花,带来笨拙却真挚的浪漫。这是日前发生在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张店法庭内的温情一幕
2025-09-16 11:51:00
八岁男童闹市走失 警民联动两小时寻回
近日,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接到一位焦急父亲的报警,他年仅8岁的儿子约两个小时前在热闹的大唐西市与其走散。家人自行寻找未果
2025-09-16 21:22:00
诗笺 | 夕阳山外山
(一)我准备好悲喜交加的眼泪也准备好一件阳关酒记得小时候一起背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准备好给同学聚会十年、二十年前情不自禁表达好像也是这样一转眼好多年前尘往事经不住遥望回
2025-09-16 23:03:00
【健康】心理学上的“冒充者综合征”怎样解读和调整
鲁网9月15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翟淑华)“冒充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是一种心理现象,又名“冒名顶替综合征”
2025-09-15 14:36:00
12岁女孩遭生父继母虐待致死案9月16日二审开庭 生母:已三天未合眼,希望严惩生父
大皖新闻讯 9月16日,12岁女孩琪琪(化名)被生父刘某、继母许某花虐待致死一案,将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二审开庭。9月15日晚
2025-09-15 22:55:00
演员郑国霖:演完《少年英雄方世玉》给父母买房付了首付
大皖新闻讯 9月15日,演员郑国霖做客大皖新闻直播间,和观众们分享他的经历和生活。郑国霖介绍,他出生在一个双职工家庭,父母养育他不容易
2025-09-15 21:44:00
百岁老人过大寿五世同堂全家乐
(图为百岁老人路根肉和家人合照)老人过100岁生日,一大家子都来贺寿。9月11日,社区按照“村改居”之前的老传统,搭起戏台
2025-09-14 1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