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贾诩一句话竟改变了天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1 10:4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引言:说起三国时代,那绝对是一个将星闪耀、能人辈出的时代。这一时代的聪明人如同过江之鲫,实在太多、太多。

但如果非要在这些聪明人中,找出一个特立独行的“大聪明”,那一定非贾诩莫属!

他曾两次操弄风云:第一次,仅仅一句话就彻底改变了东汉末年的天下格局;另一次,一条计谋则险些要了北方霸主曹操的命。

为何贾诩一句话竟改变了天下

在汉末三国的历史上,有一些人,露面出场虽然不多,但在举手投足间却深刻地改变了历史走向。

贾诩,字文和,可纵观他的一生,既不文,也不和,甚至得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绰号——乱武!

我们今天来看他的故事。

一、西北的聪明娃

贾诩老家是武威郡姑臧县,也就是今天的今甘肃省武威市。

彼时的武威郡,不但居住着大量汉人,同时也是羌族、氐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总之,是一个民族关系非常混乱的地段。

不过,贾诩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根据《贾氏武威郡宗谱》记载,贾诩的父亲贾龚官至轻骑将军,也因此徙居、驻守武威。如果再往远了探讨,贾家的先祖还是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

贾诩生于公元147年,比曹操还要年长8岁。出身将门的贾诩,打小就非常聪明,当地名士阎忠很会看人,说贾诩有张良、陈平一样的智慧和谋略。

要知道,张良、陈平可是西汉的开国元勋,阎忠这评价,简直把贾诩夸上了天。

而贾诩也确实聪明,他凭借聪明才智还上演了一把虎口脱险:

少年贾诩因为才华出众而被征为郎官(汉朝实行的察举制),这本来挺好的事,可小贾诩却在不久之后,因病不得不辞官回家。

可在回家途中,他遇到了造反作乱的氐人。这可坏了,因为长年累月的民族矛盾,彼时的氐人是抓到汉人就杀,与贾诩同行的十几个人全都惨遭毒手。

为何贾诩一句话竟改变了天下

轮到贾诩的时候,他却说:你们不能杀我,因为我是威震凉州的段颎[jiǒng]的外孙!

如果你们不杀我,我家人将会出重金来把我赎回。反之如果你们杀了我,我的外公会很生气,后果自然也会很严重。

贾诩当然不是段颎的外孙,他们甚至连亲戚都不是。但是,贾诩临危不惧的一席话,还真就把这些没见过世面的氐人给唬住了。原因无他,实在是段颎在凉州一带实在太有名了。

结果,氐人非但没杀贾诩,还派人把贾诩给护送了回去。

二、李郭之乱

因为一场不大不小的病,本来是京城郎官的贾诩,回到了老家武威,开始了在凉州地方的职业发展。

三十多岁的贾诩,成了西北军头董卓麾下的一员,再具体说,他直接辅助的是董卓的女婿——牛辅。

如果东汉帝国一如往常,凉州军将永镇西北,那么贾诩可能就一辈子在凉州混职场了。

可是,此时的东汉帝国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先有席卷天下的黄巾起义,后有祸乱宫闱的十常侍之乱,大汉王朝乱成了一锅粥。

于是,打着勤王除乱的旗号,凉州军趁机入主洛阳,军头董卓摇身一变成了帝国CEO——相国。贾诩也成了平津都尉(八关都尉之一,掌管小平津关),辅助牛辅驻扎在陕州(今三门峡陕县),把守着进出关中的门户。

那么此时贾诩的官职有多大呢?其实并不大。

在凉州军的军制中:最上层自然是军头董卓;第二级则是中郎将,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吕布都属于这一层次;第三层次是校尉,比如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贾诩也属于这一层次,在凉州军中,顶多算是个中层干部。

论在西北打仗,董卓算是一把好手,可要论治国理政,董卓却完全是门外汉。公元192年,董卓被司徒王允设计刺杀,凉州军瞬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为何贾诩一句话竟改变了天下

凉州军何去何从呢?段煨、胡轸、徐荣都选择了投降东汉朝廷,可还有一大票西北军残余势力不肯投降,而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贾诩则已经成了这支西北军的最高领导。

按理说,一帮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校尉能掀起多大浪花呢?让他们投降接受中央改编不就可以了吗?可偏偏司徒王允的脑门关键时刻犯糊涂——他居然下令不再接受西北军的投降!

一听说不接受投降,李傕、郭汜等人瞬间头大,难道人生从此只能四处逃窜吗?他们惶惶然就想赶回西北,开始自己大逃亡的生涯。

关键时刻,“大聪明”贾诩跳了出来:将军们,逃亡下去是没有前途的,试想,如果逃亡,这些部队很快就会作鸟兽散,你们几个形单影只,随便来俩捕快就能把你们抓了。

与其如此,我们不如整顿部队,出其不意,杀回帝都,没准还能死里求生!如果我们攻不下帝都,那再逃跑也不迟吗,对不对?

李傕、郭汜一想:正是这个理啊!反正都是死,那还不如拼一把!

于是,李傕、郭汜一路向西收拢残兵,居然聚集了十万人马,随即率军奔袭长安!

贾诩做梦也没想到,他的一句话,将彻底改变汉末三国的格局,因为他的这条计策实在太突然、太大胆,它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东汉朝廷甚至来不及号召勤王,就被十万大军包围得严严实实。

司徒王允耍阴谋诡计是一把好手,可在治国理政和行军打仗方面,却实在是个二把刀,没多久,长安城就被李傕、郭汜攻破了!

刚刚稳定下来的长安城,再一次惨遭兵火洗礼,一片血雨腥风过后,长安城内官吏和百姓的死伤高达万人。这便是李郭之乱!

为何贾诩一句话竟改变了天下

面对如同炼狱的长安,贾诩不禁一声长叹,他完全没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条计策,却引发了如此惨烈的悲惨世界!如果,司徒王允允许他们这些董卓旧部投降,一切是否都会避免呢?

当论功行赏时,贾诩坚决拒绝了高官厚禄的封赏,他说:我出的计策,不过是为了自己保命而已,哪有什么功劳可言?

最后,贾诩勉强接受了尚书的职务,专职选拔人才。

东汉末年的局势是一盘复杂的残局,不但何进、董卓下不好,王允也搞得一团糟,而当操盘手换成李傕、郭汜时,这情况就更糟了,试想:这几位之前也就是个营级干部,现在突然成了正国级的国家领导人,角色变换如此之快,能干好,那才是奇迹!

这场由贾诩一手谋划而导致的李郭之乱,被后世称为“文和乱武”,其中的文和便是贾诩的字,贾诩由此也得了一个了不得的绰号“乱武”。

三、辅助张绣

不久,在张济的调停下,李郭之乱告一段落,但历经折腾的贾诩已经心灰意冷,他辞官而去,准备远离这漩涡的中心。

公元196年,贾诩带着家人投奔到了老朋友段煨的麾下,他们本是凉州军老相识,可是段煨对贾诩是既尊重又害怕,因为他深知贾诩的谋略水平远高于他段煨,所以,他对贾诩是既尊重又疏远。这种处处提防的做派,人精贾诩能看不出来吗?

正在贾诩犹豫之时,张绣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张绣正是西北军头张济的侄子,那么张济哪去了呢?他死了!其实张济本质上也是个兵痞,他的部队长期以打劫维持生计,后来惹上了荆州的刘表,结果在战斗中被流矢射中而死,在他死后,这支部队便由侄子张绣接管。

在张绣阵营中,贾诩不仅被奉为首席智囊,还被辈分低了一级的张绣当成叔叔(“执子孙礼”)。而在贾诩的撺掇下,张绣和仇人刘表化干戈为玉帛,结成了联盟。

四、差点玩死曹操的诡谋

张绣和刘表的联盟,对双方都好,可在许昌曹操却不爽了:你们俩搞联盟,说不定哪天就会背后对我捅刀子嘛!

于是,在公元197年,曹操发兵征伐张绣!

正面对垒,张绣还真打不过曹操,在贾诩建议下,颇有墙头草潜质的张绣投降了。

可能没想到幸福来得如此迅速,曹操飘了,他居然趁机强占了张济的遗孀。

试想,这才刚刚投降,老曹就欺负人家的长辈,这让张绣情何以堪?而更狠的是,老曹听说张绣不服,准备干脆灭了张绣,永绝后患。

听说曹操要杀自己,张绣就更愤恨了,但由于部队刚刚投降,正被曹军严密监视,就算想反抗也很难做到,这让张绣无比憋屈。

关键时刻,贾诩又出来献策:将军,关键时刻不要逞强,我们表现得尽量恭顺和听话,麻痹老曹。

然后,我们再找适当的时机骗曹操,就说部队要换防,从而趁机拿到武器铠甲,再然后出其不意,突袭曹操。

为何贾诩一句话竟改变了天下

还别说,此时的曹营上下全都飘了,他们对张绣的反水毫无准备,一场大战下来,老曹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死于乱军之中,如果不是勇将典韦舍命断后,连曹操自己都难以脱身。

贾诩这条出其不意的毒计,差点再次改写汉末三国的历史。

五、追击战的高手

贾诩当然不光会玩诡谋,打起仗来,那也有一套:

公元198年,曹操再征张绣,可在张绣、刘表的联合抗击下,老曹并没占到太大便宜,而就在双方僵持之际,曹操听闻袁绍要抄自己的后路,只好匆忙退兵。

眼看曹操后撤,那么要不要追击呢?

贾诩给出的答案是——不要追击,追则必败。可张绣不听,强行追击,结果被曹操留下断后的军队打得大败。

而就在张绣因为败战垂头丧气之时,贾诩又说了:现在可以去追击了,这一次一定能赢。

还别说,这一次,张绣的追击果然大获全胜。

当问及原因,贾诩说道:这事并不复杂,曹操是用兵的高手,他如果退军,一定会留下后手,所以第一次追击肯定会遭遇对方设置的奇兵,那十有八九会失败。但经过这么一次之后,曹操就会放松警惕,此时再去追击,那肯定能赢。

这神机妙算,比《三国演义》中被神化的诸葛孔明是一点也不差。

六、离间计的顶级玩家

贾诩还是离间计的顶级玩家!其代表作是针对马超、韩遂的离间计:

公元211年,马超、韩遂在关中一带对抗曹操,一度杀得曹操割须弃袍。

在两军对峙的关键时刻,贾诩又来了,他向曹操进献的计策正是反间计。具体操作如下:

在两军交战的阵前,曹操故意约韩遂单独会面,两人谈笑风生、旁若无人。尽管曹操与韩遂说的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可由于距离较远,马超是完全听不清两人的对话内容,内心不禁起疑。

更神奇的操作还在后面:曹操写给韩遂一封奇怪的招安信,这信的内容本是并没有什么猛料,但在很多地方却都有涂改的痕迹。

为何贾诩一句话竟改变了天下

面对马超的质问,韩遂表示,这信本来就是涂改后送来的。这一回答,马超的猜忌之心反而更重了,这也导致关中联军从此更加难以互信。

结果,不再齐心协力的关中联军,被曹操打得大败,这也为后来曹操统一关中定下了基调。

不得不说,贾诩的离间计,牛!

七、曹魏天下的守门人

任何诸侯,在做强做大之后都有一个难以避开的烦恼:储君之争!

曹家也不例外,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明争暗斗,互不相让。

怎么决断呢?老曹也犯愁。有一天,曹操想到了贾诩,便问他对选立储君的看法。可听闻这个问题,一向足智多谋的贾诩却突然变成了哑巴,闭口不答!

曹操便问他为啥不回答呢?

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的故事。

听到这个答案,曹操哈哈大笑,他已经知道怎么选择了。

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一定知道:袁绍和刘表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都犯了废长立“爱”的错误,都导致了长子派系与幼子派系之间的惨烈争斗,结果被曹操逐个收拾。

而贾诩默不作声的引导,却是最高明的答案!

八、急流勇退

尽管贾诩在《三国演义》中的篇幅并不大,很多人都不太在意他的存在,但他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汉末的历史。

与一流智谋相对应的,还有他急流勇退的决断:晚年的贾诩虽是曹营的一员,他却深知自己并非曹操的嫡系,所以,为避免猜忌,他很少参与曹操阵营的大事,有时候,他甚至一言不发,宁愿当个透明人。

公元223年,一代谋略大师贾诩,在平静中与世长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06: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马超的父兄亲人都在曹操手里,为何马超仍然选择造反?
...将计就计,将马腾父子骗入埋伏圈中,全数斩杀。马超在凉州得知噩耗,便兴兵作乱,要为父亲兄弟报仇,讨伐“奸臣曹操”,匡扶汉室。【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旗上书“誓杀国贼”】上述故
2023-01-09 23:18:00
聊聊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张既
...以至西域,皆属雍州。(建安十八年,曹操以朝廷名义将天下十四州合并为古制九州,凉州被裁撤,所辖区域划归雍州)曹丕时重新开始置凉州刺史一职,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张掖人张进胁持郡
2023-06-18 22:10:00
聊聊东汉末年军阀、将领——韩遂
...乱。先后与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抗衡,引起天下骚动。后接受朝廷招安,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韩遂曾与马腾结为异姓兄弟,后来二人关系破裂。袁绍、曹操相争之际,马腾、韩
2023-06-14 16:22:00
他最会为自己谋利,却有着三国第一谋士之称
...法》校注。贾诩的一生纵观贾诩的一生可以用他曾说过的一句话而概括,谋士先谋己,再谋人,终谋天下。 贾诩随西凉军入驻洛阳,董卓失败,大家都深感恐惧,当时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
2023-06-05 19:52:00
曹操真的不应该发动赤壁之战吗
...尚与袁熙的首级,曹操彻底地统一了整个北方。对于志在天下的曹操来说,统一了北方接下来的战略无疑就是统一全天下,当时的曹操占据了豫州、兖州、徐州、司隶州、冀州、并州、幽州、青州等
2023-05-28 11:46:00
刘备攻成都一年不克 ,马超杀到,刘璋立刻献城投
...帝时和韩遂、边章一道在西州(今甘肃武威)起兵,成为凉州军阀之一。汗灵帝初平三年(192年),韩遂、马腾率军开至长安,归附东汉朝廷。汉廷封韩遂为镇西将军,命他率部回去驻守金城(
2023-02-26 23:19:00
马超:三国时期的英勇将领与凉州霸主
...方的人物。彭羕就此这样对马超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这显然是认为马超具有征讨四方、保境安民的军事才能。然而事实上,马超在辅相蜀主的日子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才
2023-11-04 15:24:00
...攻、退可守。在古代历史上,秦国和刘邦,最终能够一统天下,实际上都和占据了关中地区存在直接的关系。特别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正是充分发挥了关中地区“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得以逐步
2024-06-27 19:02:00
为何说马超归降刘备是曹操蓄谋已久的阴谋
...折将,还被迫吐出了部分荆州!曹操统一南方,进而统一天下的希望破灭,这使他认识到,他不能以江东为突破口,于是他将战略眼光转向了关中、汉中,最终和马超爆发冲突!曹操计划进攻汉中,
2023-07-13 20: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二十四道拐 二战援华医生后人感慨:祖辈若看到今日中国,必感震撼而欣慰
贵州晴隆,蜿蜒的二十四道拐见证过战火与生机的跫音。近日,援华名医林可胜(Robert Kho-Seng Lim)的孙女Shawn Lim Mottley 与 Mirah Lim Todd
2025-08-29 06:34:00
抗战中的太原:四桩惨案遗址的历史诉说
晋阳堡“11·8”惨案纪念馆(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岁月流转,晋阳堡的残碑、籍营村的焦窑、边家庄的断壁、河家庄的窨子
2025-08-29 07:02:00
郑玄与酒礼:只敬两杯,成礼不为过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6-27日,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举办。这场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
2025-08-28 15:00:00
四代人的守望:79年守护一座烈士纪念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梦媛 李海涛 赵旭正午的阳光洒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运粮河畔陈户烈士纪念园,守塔人王建亮弯着腰,正仔细清理砖缝里新长出的杂草
2025-08-28 15:38:00
郑玄与服虔:功成不必在我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郑玄与服虔都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尤其在《春秋》和《左传》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2025-08-28 15:40: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8旬老兵义务守墓57载 希望孙辈继续守下去
大皖新闻讯 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有一处烈士墓。今年89岁的退伍老兵王茂贵已经在这里守了57年。8月28日上午
2025-08-28 15:53:00
日照市莒县举办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书画展
鲁网8月28日讯 (记者 谢文明)翰墨忆抗战,丹青敬先辈。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8月27日,日照市莒县在莒州博物馆举办“翰墨丹青绘同心”书画展
2025-08-28 16:12:00
陈壁生在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鲁网8月28日讯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首先我谨代表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欢迎大家来到潍坊
2025-08-28 16:12:00
免费!今起开放!就在福州西湖!
好消息!今起,西湖桂斋重新对市民开放啦!在福州西湖公园西南隅、荷亭旁藏着一座福州市级文保单位——桂斋,它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丁忧在榕的林则徐与福建布政使程含章
2025-08-28 17:25:00
王纪卿的《中国血:抗战十四年》(湖南人民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以宏阔的史学视角,将中华民族1931年至1945年的抗争史精心提炼
2025-08-28 18:09:00
快板再现抗战奇迹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遗址创作快板书《夜袭阳明堡机场》的灵感源于抗日战争时八路军用简陋的武器装备创造的军事史上经典战例。1937年10月19日
2025-08-28 18:09:00
好“豫”知时节·七夕丨打卡!以爱之名
大河网讯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千年以来,七夕的月光静静流转,映照中国人心中最柔软也最执着的浪漫情结——它不只是鹊桥相会的缱绻传说
2025-08-28 21:4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中贵州有一座“战时故宫”——访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安顺华严洞
从安顺城区出发,向南3公里处,有一天然溶洞,世人称之华严洞。洞口,印有“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字样的石碑矗立
2025-08-28 22:44:00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