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杨溪乡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积极践行“两山”理念,走生态之路,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文章,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两山”转换新渠道,真正把杨溪的青山绿水“转换”为群众的金山银山。全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的几近于零跃升到2022年超过300万元(其中百万村1个,50万元以上强村2个),预计2023年全乡一半村突破100万元。
念好”山字经”。杨溪乡地处抚河源头,身藏武夷腹地,境内山多地少,“七山二水一分田”是这里的形象写照。近年来,杨溪乡围绕“山”字做文章,从靠山吃山到守望绿水青山,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特色产业,积极开发利用全乡8.4万亩山林,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改造种植油茶1万余亩。打造十里飘香精品果园,引导10户农户种植黄桃、西瓜、桑葚、葡萄、杨梅等水果供游客赏摘,开发采摘体验项目,吸收就业50余人,人均增收6500元/年。巧借蜿蜒起伏,高低错落的山坡、小溪、洼地松竹林等自然景致,引进山地越野摩托车项目与村办公司合作,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仅5月份单月收入就超40万元。
做足“水文章”。充分利用境内主干河流杨溪港,积极开发集漂流游玩、红色故事、果蔬采摘、娱乐餐饮、民宿体验为一体的抚河源漂流生态旅游项目,先后打造或引进竹筏漂、皮筏漂、丛林越野、亲水乐园、农耕文化体验园、桃花岛、“传统花轿竹筏迎亲”民俗表演、瓜果蔬观赏采摘等乡村生态游项目。2020以来,共接待游客20万余人,直接营业额达320余万元,带领村民开办农家乐2家。提供了竹筏员、售票员、安全员、保洁员等5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在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全乡农产品展示和售卖点,带动农产品售卖50余万元。同时建立120亩莲鱼套养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有机鱼产业,年产各类鱼类1.5万余斤,白莲1万余斤,产值70余万元,可带动本村10余户农户种养,年每亩增收6000余元。将莲鱼套养、林下经济与抚河源漂流旅游相结合,实现林下种植、养殖、旅游、康养等多种特色产业并举,既装扮了美丽乡村,也点亮了“美丽经济”。
唱响“林下曲”。杨溪乡属高丘低山林业乡,山地面积8.4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0.45%,林业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潜力巨大。2022年以来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技术指导、林业招商等途径,在保护森林环境的基础上,高效利用林下空间,加大对林下经济的合理开发,流转林地2200余亩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引进专业公司,采取“村办公司+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先后种植岗梅、黄精,仿野生茶树菇等,打造了杨溪乡林、药、菌、旅示范园,开创了“林下中药材+菌菇+森林抚育+生态旅游”的发展新模式,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林下经济为当地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门路,已成为壮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又一重要产业。
种好“生态田”。坚持适度规模、高质高效,着力打造全域生态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采取“农户搞种养、村级来组织、乡镇找平台”的乡村农户联动模式,全乡共流转耕地2038亩,用于发展“三色”生态大米、烤烟、莲鱼套养、大棚蔬菜和白莲、水稻制种等产业,初步形成“一村一产业,村村有特色”的发展格局。在每个村抓好1-2个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以“抚河源杨溪”为品牌的全域生态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基地严格栽培管理,推行人工育种、人工插秧除草、施有机肥、太阳能除虫灯预防病虫害等绿色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目前全乡近一半的耕地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杨溪生态稻、高排紫米、江背白莲已取得有机认证证书。此外,统一“抚河源杨溪”品牌产品商标和外包装,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借助县“三长”积分超市、832平台、市振兴馆、商超以及电商直播等各种平台,与江西致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市县农品食品龙头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农社运营,实现产销直接对接。(徐维栋、江荣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