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黄中敏:带领乡亲 “慧”种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13 05:08: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6月5日,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的遵义劳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育苗大棚里,嫁接蔬菜苗郁郁葱葱。公司董事长黄中敏穿梭其间,查看番茄苗长势。

“我们筛选了亲和性高、口感好、抗病虫害等性能好的品种进行嫁接,将它们的优良特性结合在一起,目前嫁接成活率超过99%。”黄中敏说。

遵义劳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营蔬菜新品种研发、繁育、嫁接以及新技术培训服务等业务,构建起研发、繁育、生产、嫁接、推广的完整生态链,实现蔬菜安全目标,保障生态农业稳步发展。

“真正的良种,必须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与育种专业,黄中敏在现代蔬菜产业领域已奋斗20余年,如今已自主研发出确保生产和供应所需的精准品种、精准时间、精准茬口、精准市场的各类蔬菜。

黄中敏:带领乡亲 “慧”种菜

黄中敏(右一)给务工群众进行技术培训。

从在厦门干得风生水起,到回到家乡从零起步,黄中敏有一颗建设家乡的赤子之心。

2013年,在厦门蔬菜产业界已小有名气的黄中敏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朋友费解的决定:放弃年薪20万元的子公司负责人职位和即将到手的公司股权,回到家乡遵义创业。

当时,来自遵义的党政领导到厦门考察农业产业,交谈中,黄中敏感受到了家乡对农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看到厦门当地菜农靠种菜住上‘菜楼’,当时也在思考,家乡的乡亲们是否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尽管知道贵州气候条件复杂,育苗难度远超沿海地区,但黄中敏仍带着“让农业成为体面职业”的信念,开始了艰难的拓荒。

创业初期的艰辛远超预期。2014年,公司完成土地开荒,第一批蔬菜即将上市时,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袭来,300亩蔬菜毁于一旦,损失近百万元,蔬菜被连根拔起,土全被冲走了。“当时真的欲哭无泪。”黄中敏很沮丧但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团队重新规划,针对贵州“春淡”“秋淡”蔬菜供应短缺的痛点,开始探索精准农业模式。

“通过工厂化嫁接育苗和科学管护,白菜上市时间能精准到天。”走进公司示范种植基地,在这里,蔬菜的生长密码正被精准解码。

“贵州发展农业不能照搬沿海模式。”黄中敏深谙,科技赋能是从传统农耕过渡到现代农业的关键。

她创造性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反推生产”理念,自主培育的蔬菜苗可以根据上市时间,精准计算播种周期,在优质品种与科学管护双重加持下,产出越来越多健康干净的蔬菜。

从育苗基质到种植技术,黄中敏针对贵州冬季低温寡照的难题,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大棚设施,确保冬季育苗质量与其他地区持平,有效填补冬季蔬菜育苗的技术空白。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现有智能育苗温室10000余平方米,新品种示范基地200余亩,年产番茄、茄子、黄瓜、苦瓜等嫁接苗和穴盘实生苗3000万株。“工厂化嫁接育苗+精准种植”模式不仅解决了贵州蔬菜供应季节性难题,更通过品种改良实现了产量与品质的双提升。

“手脚麻利的工人一天最多可以赚250元。”如今,基地每天吸纳100余名村民务工,每年发放劳务费近200万元。在“多劳多得”激励机制下,公司劳动力成本下降68%,村民也有了稳定收入来源。

公司还与村集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每年给村集体支付土地流转费20余万元,项目收益的5%也会分配给村集体。”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除了直接带动就业,黄中敏大力推广蔬菜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示范基地展示和手把手教学,越来越多农户掌握了嫁接育苗、科学管护等技术,每亩地年均增收数千元,真正实现培育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如今,她又将目光投向了“新赛道”——智慧农业。“对育苗大棚进行智能化改造,引入机器人、运输轨道等设备,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吸引年轻人返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编辑 晏惠轩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向总书记报告·春天的欢笑|遵义市花茂村:文创产品吸引游客 大棚蔬菜绿意盎然
...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视察时强调,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2025-03-06 12:38:00
工行遵义分行:金融之风拂黔山 药香四溢出山川
...,谢总都会回到他的家乡,目睹了那里大片土地的荒废和乡亲们对致富的期盼,这让他深受触动。他坚信,只有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幸福。因此,在2016年,经过多次的考察,谢总决定在
2025-06-19 11:49:00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记、村委会主任卢丹刚从北京回到村里,就把周边数十名乡亲请到了自家院坝,摆好板凳倒好茶水,第一时间向大家传达全国两会精神。虽然天气还有点冷,但大家听着卢丹分享自己参会期间的所见
2025-03-16 11:57:00
遵义汇川:产业兴旺日子红
...植订单高粱12291亩、油菜6710亩、玉米7260亩、土豆8955亩、蔬菜9000亩、烤烟3600亩、水稻4651亩
2025-09-23 21:22:00
蔬菜是重要的民生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保障蔬菜的有效供应,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遵义蔬菜集团有限公司是按照遵义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农业产
2024-03-29 06:13:00
...,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的殷切嘱托,化作贵州干
2024-01-31 06:10:00
遵义习水:12万亩辣椒“链”起群众火红日子
...整个育苗过程高效快捷。良村镇吼滩坝区,一品红辣椒、蔬菜育苗、种植基地。“今年公司计划育苗8000亩,从大年初四开始启动育苗,每天有30多名工人。”贵州一品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
2024-03-18 19:50:00
播州区:育一颗好苗 种一方良田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见公司育苗工厂温室大棚里的各类蔬菜种苗,辣椒、茄子、西红柿苗、芹菜苗、莴笋苗、生菜苗和水稻秧苗等,排列成整齐方阵,生机勃勃,十分壮观,一派现代农业的气息。
2023-04-19 18:20:00
遵义播州:工厂化育苗,精准赋能绿色丰收
...着丰收希望的幼苗在恒温环境中茁壮成长。作为“贵州省蔬菜产业十大育苗基地”之一,三岔卓豪农业科研育苗基地与中国农科院、贵州大学等顶尖科研院校深度合作,以工厂化育苗模式为核心,常
2025-05-29 01:2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
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一)近日航拍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10月的塞罕坝
2025-10-05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