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3-16 11:57: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为我们进一步发展产业增强了信心,今后我们家家户户肯定都能继续靠蜂糖李挣大钱!”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丹刚从北京回到村里,就把周边数十名乡亲请到了自家院坝,摆好板凳倒好茶水,第一时间向大家传达全国两会精神。虽然天气还有点冷,但大家听着卢丹分享自己参会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悟,一起笑着畅谈蜂糖李产业今后的发展,现场气氛相当热烈。

近几年,镇宁蜂糖李因品质优异而备受消费者青睐,被称为李子中的“爱马仕”,上市时能卖到50元一斤。致富村所在的六马镇,就是镇宁蜂糖李的核心主产区。蜂糖李等水果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让致富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000余元增长至如今的2.2万元,还为村子打造“李花节+采摘体验”特色文旅线路、走农旅文旅融合发展新路提供了上佳条件。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镇宁蜂糖李

致富村的红火日子,正是贵州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

2020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一步跨千年”,66个贫困县就此全部脱贫摘帽,近千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贵州,这个曾经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一举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

五年过渡弹指过,坚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在乡村全面振兴征途上阔步前行的黔山贵水,既慨且慷。行走在村寨民居、田间地头,时时能够清晰感受到“巩固衔接”一揽子举措的累累成果: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贵州省毕节市一家天麻企业厂房内,工人在摊晾天麻。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摄

——看产业,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辣椒、刺梨、李子、天麻、太子参、薏仁、蓝莓种植规模全国第一,茶叶、中药材、猕猴桃排在全国前三,关岭黄牛、三穗鸭等10个品牌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看就业,就业稳岗计划积极实施,通过深化与广东等省份劳务协作,建设138个劳务协作站,稳定农村劳动力省外务工600万人以上……

——看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1642元,增加到2024年的15856元,年均增长8%;

——看未来,全省上下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远谋近施、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村民七一绣党旗、感党恩。史开心 摄

底线任务守得牢,脱贫之后的乡亲们笑容更有底气

“把空调、床铺安装好,就差不多可以营业了。”入春,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尤荣学新装修的民宿即将开业,趁着天晴,他逐一打开客房的窗户,认真擦拭着每个角落。

窗外,清风鼓荡起层层涟漪,绿翡翠般的江水轻快地流淌。山腰处,旅游大巴绕过蜿蜒的山路接连开来;山脚下,身着苗族服饰的姑娘盛装起舞,裙摆银铃声与江涛声应和。今天的化屋,如画山水正托举起发展命脉,展现出灵动的生命力。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山水、民居美如画。史开心 摄

“这几年,我们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带领群众做好‘三黄一文一旅’的土特产文章,实现了强村和富民双赢目标,推动化屋向‘画屋’华丽转身。”指着眼前的盛景,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肖阳群自信地说,2024年当地迎来游客7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性收益达1.6亿元。

从化屋放眼全省,贵州正以“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坚韧,践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承诺,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道路上不懈前行。

敲响奋进新征程的“春雷战鼓”。贵州坚持守底线,不撤摊子不歇脚,将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坚持到底,五级书记抓振兴,3万名“精兵”上一线,力度不减、劲头不松。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工人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观音桥办事处一家苗族服饰加工车间劳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摄

以实干续写新时代的“贵州答卷”。有效防范返贫致贫风险,全省累计识别监测对象81.4万人,落实分类帮扶措施,“3+1”保障问题动态清零,扎实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提升产业就业帮扶质量。安排衔接资金37.9亿元实施产业奖补到户,带动413万人增收;细化“六条路径”,盘活处置农村闲置低效资产项目数量占比98.5%;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362.1万人。

厚植发展动能激活“县域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有效投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动力活力不断释放。2016年率先摘下贫困帽的遵义市赤水市,以生态产业厚植发展底色,迅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产值。而最后一批脱贫的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则在“高山经济”上书写逆袭篇章,把气候劣势转化为错季蔬菜优势,成为贵州夏秋冷凉蔬菜的主产区和全省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码头”。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户们正在基地忙着采摘鲜花,基地里一派忙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摄

“五大振兴”齐发力,荷包鼓了乡亲们的笑声更爽朗

春节过后,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开足马力,产销两旺。“今年第一季度计划大概是10万件,从1月份以来,我们都在加班加点地生产。”包装车间负责人朱家圣介绍。

岩博酒业公司是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的一家村办企业。在酒企的带动下,全村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不足800元跃升至3.5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亿元村”。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现场。(岩博村供图)

“对岩博村而言,酒是最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岩博联村党委书记、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留芬说,“岩博以人民小酒为纽带,全面拓展白酒产业的带动能力,采取‘岩博酒业+N’的模式,丰富岩博集体经济新业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去年12月,余留芬在抖音平台完成了她的首场助农直播。“人民小酒”不仅酿出了让人称道的美酒,更酿出了村美民富产业旺的美好生活。

“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能挣4000元左右,安逸得很!”今年是村民王稳琼在岩博酒业工作的第8个年头,“这些年日子变好了,人也自信开朗多了。”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七星关区一家天麻企业厂房内,工人在育天麻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摄

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背后,是我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铿锵足音。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

贵州坚持聚焦“三品一标”,持续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辣椒、刺梨、李子、天麻、太子参、薏仁、蓝莓种植规模全国第一,茶叶、中药材、猕猴桃排在全国前三。加快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用好直播销售等方式,加快培育一批农业“链主”企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2024年,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增长4.2%。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6%。

激活“人才”引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在铜仁市松桃自治县,依托“组团式”帮扶机遇,以“输血+造血”双轮驱动,优化引才机制。截至目前,引进百千万创业人才16名,新增就业岗位4000余个,1人获得贵州省百千万人才计划贡献奖励经费200万元。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村民在贵州省黔西市洪水镇解放村的田间劳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摄

聚焦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在遵义市湄潭县,创新探索出“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村寨为单元,各方资源全面参与”的“寨管家”微治理模式,组建了一支服务乡村田野、凝聚基层群众、传播党的声音的农民志愿队伍,推动乡村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

“五大振兴”协同脉动,奏响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奋进曲。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集智表示,贵州将持续激发乡村全面振兴动力活力,推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面貌持续改善。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黔西市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游人如织,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史开心 摄

和美乡村展新姿,日子好了乡亲们的笑颜更美丽

炖在火炉上的盬子鸡,香气诱人。

3月8日中午11时,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红色之家”农家乐炊烟升起,老板娘黄国琴手脚麻利,把厨房琳琅满目的配菜摆放好。老板王治强收拾完庭院,擦干净桌椅,静候客人到来。

王治强夫妇精心打造的白墙青瓦、石板花窗的雅致小院里,可容纳200多人用餐。妇女节恰逢周末,到中午“红色之家”农家乐已是一桌难求。

“在此用餐,静沐暖阳,这是我理想中的乡村生活。”重庆来的游客阿旺很惬意。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小朋友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花画小镇景区参加研学活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摄

这些年,花茂村坚持把美丽乡愁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导,融合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土陶文化、古法造纸等元素,参照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三合院、白粉墙“黔北民居七要素”,将花茂民居打造为乡村旅游“孵化器”。2024年,花茂村累计接待游客90万人次以上,综合旅游收入3500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从2014年的16万元上升至1418万元。村庄美了,农民富了。

以花茂为代表,随着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深入推进,一幅幅“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的画卷在贵州无数乡村铺展开来。

春耕正忙,全省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持续开展,农技专家下田指导保丰收。当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让黔南州都匀市平浪镇农民韦存力家的玉米不减产大豆产量翻一番,“学”在农家便有了具象的意义。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村BA”比赛现场。

春意盎然,此时的贵州正“村”风得意。傍晚时分,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篮球场早早被十里八乡的村民“包围”。观众席上,有人身着民族盛装,有人抱着孩子吃着小吃。球场中央,身穿背心短裤的球员们来自周边村寨,他们是农民、木匠、小店主,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化身“乡村球星”参加“村BA”。尽管技术不如职业球员娴熟,但每一次拼抢都引得全场欢呼,这样的感染力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球迷前来“打卡”……

近年来,“村超”“村BA”“村晚”“村马”等“村”字号赛事,展示着贵州乡村的活力与希望,展现着健康向上的村民面貌;“合约食堂”“寨管家”、积分制、清单制等乡村治理方式充分尊重个体且体现乡风文明;乡村文化广场上的舞蹈、农民文艺队的组建点亮“农村丰富生活”的明灯;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着乡村服务水平……于一个个细节处,“乐”在农家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笑容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游客在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乘船游览乌江峡谷风光。史开心 摄

春暖花开,当黔东南州黄平县新州镇的农房完成厕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得到有序治理,房前屋后整齐干净,村民黄秀芬心中的美丽家园便有了具体的模样。“美”在农家让村民舒心,让游客向往。

去年以来,贵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制定“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规范,遴选400个村开展“两改两治理”试点,带动全省完成改厕22.7万户,改圈3.2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55.8%,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80%。今年全省将继续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扎实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强化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把乡村全面振兴抓得更好。

乡村繁花似锦,田间农作正忙。多彩贵州,烟火灿然,无限生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皓 赵勇军 梁圣 邓钺洁

编辑 何涛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6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第二季主题活动在合阳县启动
...日报社联合主办。活动旨在展现全省各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积累的诸多优秀经验做法,发掘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乡村振兴产业,进一步宣传与扩大我省乡村振兴的工
2023-11-25 04:24:00
田野风光无限好
...福成果更丰硕千方百计改善脱贫群众生活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答题。我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开展问题整改“大比武”,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
2024-01-09 00:18:00
纪录片《田野之上》全球发布仪式在京举行
...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副主任董彦在致辞中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乡村纪录片已成为讲好中国乡村发展故事的重要载体、丰富国际传播内容体系的叙事资源。纪录片《田野之上》坚持以
2025-01-07 23:04:00
通许县孙营乡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巩固通许县孙营乡脱贫攻坚成果,2023年以来,开封市通许县孙营乡人大主席团立足本职,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找准履职切入点,依法有效监督,孙营乡人大主席团和各
2023-11-09 14:06:00
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乡村振兴幸福景
...,在于它在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现共同富裕不掉队。 文化活,百姓乐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
2023-12-12 10:05:00
...振兴,理顺农村生产生活中的深层次问题,立足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地方立法助力全省补齐发展中的短板弱项,为乡村振兴插上法治腾飞翅膀,一幅产业兴、设施强、环境好的美丽
2023-12-31 07:05:00
江西乐安:“问题清单”变“成果清单”巩固脱贫成果促振兴
...的美丽画卷。2022年12月底,乐安县接受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综合考评,在进村入户访谈中,考评组发现“某镇某村部分村民发展规模化冬瓜种植,因技术指导
2023-08-05 18:32:00
乡村观察 | “高校方案”怎么写,基层才会更欢迎 —— 一个“明星项目”只拿到三等奖带来的思考
...为特等奖。 如何为乡村选准产业“合伙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菌’队”的5位研究生以江苏连云港银丰食用菌科技公司在灌云县的创新驱动发展为蓝本,调研总结了一套龙头企业+地
2023-06-05 10:13:00
探访中国近百个村庄 纪录片《田野之上》全球发布
...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副主任董彦在致辞中指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乡村纪录片已成为讲好中国乡村发展故事的重要载体、丰富国际传播内容体系的叙事资源。纪录片《田野之上》坚持以
2025-01-08 11: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萍乡傩文化绽放全国赛场 校企携手斩获国家级荣誉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近日,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暨(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传来捷报——江西省萍乡市傩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江西财经大学22级邹玲源同学领衔的“千面傩韵团队”深度合作
2025-09-09 18:26:00
河北新闻网讯(闫婷婷)近日,元氏县残联携手河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邀请石家庄美年大健康体检管理有限公司,为该县100余位残疾人进行免费体检
2025-09-09 18:29:00
2025年“人社政策进校园”活动走进西安技师学院
9月9日,由西安市人社局技校服务中心联合市人才中心、就业中心、职介中心、职鉴中心、信息中心共同举办的“政策赋能·匠心筑梦——启航新学期 职引新未来”2025年“人社政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西安技师学院拉开帷幕
2025-09-09 18:30:00
西安市2025年中华慈善日活动启动40支志愿者服务队接受授旗
空巢老人吃饭难,在家无人陪伴,总盼着有人探望,爱心志愿者们建起免费敬老互助餐厅“和乐之家”,让老年人在这个“家”有热饭吃有人聊天
2025-09-09 18:30:00
中新经纬9月9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
2025-09-09 18:40:00
鲁网9月9日讯(记者 徐之的 赵鹏飞 通讯员 焦新民)九月胶东,天高云淡,海风轻拂。彩旗与浪花共舞,笑语伴鸥鸣齐飞。9月8日到9月9日
2025-09-09 18:41:00
齐鲁大地上,超过1400万家民营经营主体正以创新为帆、实干为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作为山东经济的"半壁江山"
2025-09-09 18:46:00
在金秋送爽的开学季,山东省公安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做好秋季开学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
2025-09-09 18:46:00
互动人数超1200万!这堂“开学第一课”你看了吗?
大河网讯 “看着屏幕里的实验,我手心都攥出了汗,这堂安全课比课本上的内容更让人印象深刻!”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五年级一位蒋同学在观看河南省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特别节目后说道
2025-09-09 18:46:00
大河网讯(记者 赵汉青)9月8日起,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郑州大学2025级国际学生陆续到校报到注册。据悉,2025年秋季学期
2025-09-09 18:47:00
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崂山支行党支部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为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崂山支行党支部紧扣崂山区“欢乐四季 魅力青岛”2025广场周周演活动部署
2025-09-09 18:47:00
全民国防教育,是筑牢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仍停留在“拉横幅、发传单、听报告”的传统模式,创新性较差
2025-09-09 18:47: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实习生 孙雨彤 通讯员 刘文研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有关工作和2025年第一批政务服务基层典型案例
2025-09-09 18:47:00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值此全民国防教育月,重温这一深刻警示,对于凝聚民族共识、应对风险挑战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2025-09-09 18:47:00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名言历久弥新。全国科普月的开展,不仅是集中的科学传播活动,更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理性思维、助力社会进步的基础性工程
2025-09-09 18: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