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向总书记报告·春天的欢笑|遵义市花茂村:文创产品吸引游客 大棚蔬菜绿意盎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3-06 12:38: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向总书记报告·春天的欢笑|遵义市花茂村:文创产品吸引游客 大棚蔬菜绿意盎然

核心提示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视察时强调,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春潮涌动,见证日新。

贵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如今的贵州,高速公路穿山越岭筑坦途,"组组通"硬化路连通千家万户;如今的贵州,和美乡村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传统村落与智慧农业共生共荣;春天的贵州,百姓的笑脸与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一同绽放……

春天的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如诗如画,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和蜿蜒曲折的乡愁小道,串联起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稻田里的油菜花含苞欲放,散发出浓浓的春天气息。

近年来,花茂村立足自身优势,蹚出了一条山区乡村振兴之路。文创产业蓬勃发展,蔬菜基地绿意盎然,乡村旅游有声有色。

作为花茂的“打卡地”之一,先才陶艺馆近年来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传统陶艺文化。

“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游客多了,土陶成了‘香饽饽’,现在店里一年能赚30多万元。”陶艺馆负责人母先才说。

母先才展示了新引进的电窑设备,既环保又高效,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

花茂村的传统文化产业丰富多样,古法造纸也极具特色。作为古法造纸的代表,“花茂人家”每天都能吸引很多游客前来参观。

纸浆压花画、信纸、油纸伞深受游客喜爱,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古法造纸的产品线,还为花茂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把非遗做成时尚,把文化做成品牌,让大家透过这张穿越千年的纸,看到一个喜乐的、幸福的,能够找到乡愁的花茂。”“花茂人家”工作人员张梦滢说,目前店里在忙着做书签和冰箱贴。

花茂村大力挖掘乡愁、农耕、土陶、古法造纸等文化资源,依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茂土陶烧制技艺和古法造纸技艺,2024年代表性项目累计开展研学活动100余次,吸引5000余人次参与体验。

农业产业齐头并进。在蔬菜大棚里,只见花菜一垄垄排列有序,叶片圆润饱满。

向总书记报告·春天的欢笑|遵义市花茂村:文创产品吸引游客 大棚蔬菜绿意盎然

“我们这一季花菜大概30亩,每亩按6000斤来算,预计有十七八万元的收入。”遵义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蓝荣鸿说。

该合作社在花茂村360亩的土地上建起了34个大棚,除了种植水稻、玉米外,还种有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

花茂村以九丰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和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引领,采取“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方式,推广“村社合一”“返租倒包”规模化经营模式,培育种养大户22户,集中流转土地2350亩。2024年,花茂村种植蔬菜1400亩、“稻+”立体生态循环种养1214亩、烤烟900亩。

“绿动九丰合作社一年的纯收入在30万元左右,这些收入全部纳入集体经济,为花茂村的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蓝荣鸿说。

据统计,2014年,花茂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48元,到2024年,达到了27454元,村集体经济积累从2014年16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1418万元。

“花茂村的蝶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从‘荒茅田’到‘美田园’,花茂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承非遗文化、推动三产融合,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让乡村的精气神提了起来。”花茂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龙芬说,下步将继续抓好产业和生态,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

阅读链接:

向总书记报告·春天的欢笑|民生福祉 春来山花灿 乡亲笑颜开

向总书记报告·春天的欢笑|短评:欢笑声里见民生

向总书记报告·春天的欢笑|毕节市化屋村:民宿推窗见江景 苗绣直播销海外

向总书记报告·春天的欢笑|肖军代表:推动樱桃产业“接二连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6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向总书记报告·春天的欢笑|肖军代表:推动樱桃产业“接二连三”
核心提示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视察时强调,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
2025-03-06 12:38:00
...文夫妇在大棚里收拾起来。“这个春节过得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小年前一天来到咱家的大棚,我们两口子心气儿更足了!来年要把菜种得更好!不光自己忙,还得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增收,让日子越
2024-02-08 09:03:00
...收的“聚宝棚”。1月10日,笔者走进大棚蔬菜基地中一片绿意盎然,一排排蔬菜长势喜人,来自附近的村民们变身为蔬菜基地务工人员,她们分工有序、互相配合正在为蔬菜进行除草、施肥等管
2023-01-13 09:56:00
本文转自:来宾日报桐木镇三友村:蔬菜大棚“绿意浓” “种”出致富新希望3月21日,桐木镇三友村峰贵屯的大棚蔬菜迎来采摘期。走进大棚,油亮饱满的辣椒挂在枝头,工人正忙着采摘、搬运、
2024-03-28 07:59:00
蔬菜大棚绿意浓  “订单采摘”促增收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惠水:蔬菜大棚绿意浓 “订单采摘”促增收采摘蔬菜蔬菜装车运往外地销售本报讯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2月23日,惠水县明田街道赤土村的300亩果蔬大棚里,20余
2023-02-27 07:56:00
大棚绿意浓  乡村好“丰”景
本文转自:陇东报合水县大棚绿意浓 乡村好“丰”景本报讯 (通讯员李茜茜、郭晋健、孙丽芳)虽是冬闲时节,但合水县吉岘镇丑家川村村民丑军平的蔬菜大棚里却是一派忙碌景象,他正在给今年最
2023-12-23 00:26:00
兰陵县长城镇:蔬菜大棚“绿意浓”,乡村振兴“劲头足”
...“文章”,让群众依靠设施农业“种”出好光景。蔬菜“绿意浓”。走进兰陵县长城镇万紫千红蔬菜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大棚里暖意融融,满目翠绿,毛豆长势喜人。这
2024-06-15 18:42:00
菏泽成武:蔬菜大棚绿意浓 奏响冬日“增收曲”
...于山东省成武县汶上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棚里暖意融融、绿意盎然。农户们正忙着采摘上市果蔬,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个个圆溜溜的小南瓜吊挂在瓜秧藤蔓上,放眼望去,硕果累累,甚是好看
2023-01-28 11:17: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永乐镇冬日田园美如画本报讯 (记者 向婧 吴凡)寒冬时节,走进新蒲新区永乐镇,油菜、冰菜、白菜等在田地里茁壮成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官田坝区的千亩油菜基地里
2022-12-30 09: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