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母亲的味道之芝麻盐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0 05: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

母亲的味道之芝麻盐

晨之风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我们一家靠着母亲的勤劳和智慧,不仅度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还留下了“美食”的记忆。时至今日,似乎吃惯了大鱼大肉,倒是怀念起那个“营养匮乏”的年代,怀念当然不是想回到那个年代,这组文章的出发点更多的是忆苦思甜。我感恩在那个困难年代,母亲做出的各式各样的“美食”,是这些“美食”装扮了我的童年,是这些“美食”让我在以后的道路上学会珍惜每一处遇见。

芝麻似乎是植物里面的吉祥物,一句妇孺皆知的“芝麻开花节节高”,带给人们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浑身是宝的芝麻榨出的油叫香油,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那真叫金贵。印象里,一瓶香油可以吃上半年,甚至不敢放在灶房,担心小偷拿去。平常舍不得吃,来了客人做菜,出锅时用筷子蘸一下,点上那么几滴,就这,整个灶房就溢满了香气。芝麻叶子可以做干菜,用来做芝麻叶面条,吃上一个冬季不成问题。芝麻秸秆耐烧,集中起来,留到过年炖肉时用。芝麻根也会被人从犁过的地里捡起来,把土去掉,晒干当柴火。对芝麻的记忆,母亲做的芝麻盐尤其让我难以忘怀。

芝麻和盐,一香一咸,乍一看,一个来自泥土,一个来自海水,二者原本毫不相干。在农耕时代,母亲的一双巧手,成就了一道“美食”——芝麻盐。说芝麻盐是“美食”有点儿名不副实,我感觉芝麻盐更多时候是充当了调味品的角色,它和酱油、醋一样可以用来调味。当然更多的时候也是发挥“菜”的功能,吃馒头时,它就是菜。

在生产队时期,青菜不够时,除了做酱豆子、豆糁饼子外,母亲还会做点芝麻盐。比起豆子来讲,芝麻的价格显然要高。母亲将芝麻倒进筛子,筛去杂质,再用簸箕上下熟练地簸动着,芝麻中的碎叶子还有坷垃头子被慢慢分离开来。还担心芝麻不干净,母亲小心翼翼用手细细翻开芝麻,寻找里面的杂质,把异物除去后,才算进入制作芝麻盐的程序。

焙芝麻是制作芝麻盐的一道重要工序,这道工序看似简单,技术含量却很高。那个时候,每家做饭基本都是地锅,一般有两个锅灶,一个大锅一个小锅。大锅灶用来做主食,或者蒸馍,小锅大部分是用来炒菜。那时候的锅是生铁铸的,灶具也多是生铁铸成的。焙芝麻要用铁锅,主要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容易把芝麻炒糊,甚至炒焦,吃起来苦涩,难以入口;火小了,芝麻不熟,擀杖擀不碎,盐渗透效果差,谈不上啥口感。用柴火烧锅,火的大小真不好把握,完全凭烧锅者经验,我们家大多是父亲烧锅,后来我也烧过。

焙芝麻前先把锅烧微热,放入芝麻后,母亲会提示父亲用大火迅速把锅烧热,再改用小火。这期间,母亲用锅铲子不停地翻动芝麻,让芝麻均匀受热。很快,在热锅底的炙烤下,锅里的芝麻开始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显得焦躁不安,开始弹跳起来,甚至跳出锅外,落到锅台上,再跳得高的落到地上。母亲赶紧拿起锅盖,在锅上方遮着,目的是阻挡芝麻“外逃”,同时,还要不停地翻动芝麻。等芝麻全部“跳”起来,就可以停火了。接下来,芝麻要靠锅的余热,慢慢平静下来,不再“蹦跳”。

趁着芝麻的热劲儿,母亲将炒熟的芝麻盛到小盆里,再倒到案板上。大概是热胀冷缩,炒熟了的芝麻比原来显得丰腴了许多,看上去很富态。母亲确实是做芝麻盐的高手,焙芝麻火候把握得好,芝麻颜色基本没变化,但是已经熟透了。将焙熟的芝麻均匀地摊在案板上,母亲拿起一个又粗又长的擀面杖,使出浑身的劲儿,在芝麻上重重地反复碾压几遍。待到芝麻差不多碎了,她加快速度继续碾压。母亲解释,头几遍碾压要用力,这是把芝麻里的油压出来,确保芝麻盐的香味儿。把芝麻碾碎后,母亲把大盐粒子用酒瓶碾碎,均匀地撒在芝麻碎末上,再用擀面杖碾压几次,到此为止,芝麻盐就宣告做成了。做成的芝麻盐要装进敞口瓶里密封,那时候就地取材,大多用空罐头瓶子代替。

芝麻盐储存在罐头瓶子里,瓶口要用皮筋束紧,避免香气外溢。不像其他菜肴,芝麻盐加工相对简单,做好后,随时可取,吃法简单而又多样。除了直接食用,炒菜时,在炒好的菜出锅前,可以将芝麻盐撒到菜上,相当于调味品,可以大大增强人的食欲,与其他调味品形成了互补融合,共同促成一道菜肴。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弟弟妹妹会拿起刚出锅的玉米锅饼子,掰开,用搪瓷勺子舀一勺芝麻盐夹在中间。热馍催生出芝麻盐的味道,一股芝麻的香味儿洋溢在鼻孔四周,我们很快吃完了原本不愿吃的玉米锅饼子。看着我和弟弟妹妹津津有味的吃相,母亲脸上就会现出幸福的微笑。那时候,我们放学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从馍筐子里信手拿起一个杂面饼子或者窝窝头,掰开后撒上芝麻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出了满心的幸福,也成了困难年代里的美好记忆。

岁月无情,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芝麻盐成了我童年难得的美味,直到今天,吃上一回还让人品咂不已。尤其是见到芝麻地,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母亲在灶房里做芝麻盐的场景,于是淡淡的乡愁如一缕缕云烟在心头萦绕。我现在明白,当年母亲做的芝麻盐就是故乡的味道,就是亲情的味道。②8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06: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空心月饼”吃什么?
...市场。“空心月饼”是用熟油和上白面,用白糖、红糖、芝麻、碎花生仁、核桃仁等拌成馅,在雕花的月饼模子里拓,磕出,在抹过油的热鏊烙,放入鏊下与火有适当距离的炉壁内烤制而成。“空心
2023-10-16 09:54:00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母亲的味道之豆糁饼子晨之风困难的年代里,尽管生活条件和现在错得远,但是在记忆里,贫瘠的土地上生产出的粮食,在母亲手里总能换个样子成为“美食”。我很惊叹母亲能让普
2023-04-17 01:18:00
缙云丨袁野:芝麻香里忆乡愁
芝麻香里忆乡愁文/袁野九月的风,浅浅的,将炎热带去了远方。静落一地凉,恰逢一城香。每每这时,耳边总萦绕着一首儿时的童谣,虽遥远却记忆犹新,“八月一 十三,磨麦把面翻,八月一十四,
2023-10-15 00:21:00
大雪“滋补”攻略:古人冬天吃什么?
...什么阴寒不都得消失了,悲秋伤冬的气氛也一扫而光。黑芝麻——长寿之仙方“芝麻开花节节高。”小小一粒芝麻,在冬天里不仅是滋补佳品,还有吉祥的意义。每逢过年,中国一些地区有吃汤圆的
2023-12-11 11:59:00
一束芝麻秆,那是妈妈的祝福:日子节节高,看看吧
...院墙边晒着太阳,院门口,竖放着母亲早已为我准备好的芝麻秆……按照往年习惯,记者今年腊月二十九回老家接母亲到淮安市区一起过年。母亲一人在涟水浅集老家生活,几亩责任田早已承包给种
2024-02-18 09:08:00
那一碗麻油拌饭
...工人日报彭生茂《工人日报》(2023年11月21日 03版)我对芝麻的印象很深。那时母亲还很年轻,她和村里的妇女们在生产队的芝麻地里拔麻杆,我则与小伙伴们在附近玩耍。每个孩子
2023-11-21 03:25:00
妈妈每天做不同口味面食,真香
...物鸡蛋2个,牛奶140克,酵母2克,面粉200克,苏丹果仁,芝麻实用性:把蛋打到一个大盆里,然后用牛奶和酵母混合。把面粉过筛,然后用抹刀把它打散,直到没有粉末。然后用塑料薄膜
2024-08-28 13:50:00
新春汤圆“味”
...的老手并不笨拙,她从盆里勾起一小块汤圆料,粘上少量芝麻,随后双掌揉转几下,浑圆的汤圆出手了,汤圆大小几乎个个一样,芝麻粒躲藏中心不露声色。而我的呢?所作产品皆为次品:汤圆肥瘦
2024-02-09 06:40:00
浓浓年味  美食飘香(新春特辑)
...”,也有的老年人唤作“焦叶子”。麻叶,顾名思义,以芝麻为主要特色做成的美食。芝麻分为黑白两种,所以,麻叶也分黑芝麻麻叶与白芝麻麻叶。一入冬月,主妇们就开始忙年。她们把秋日里收
2023-01-21 05:5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安徽五河:四千万只蟹苗入水 科技领航水上春耕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连日来,五河县的蟹农们已忙碌在田间塘头,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春播蟹苗”工作
2025-04-02 15:05:00
卢爱妮指出明星热推的腹膜外剖宫产:优势与风险全解析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腹膜外剖宫产这一术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尤其是当一些明星分享自己的腹膜外剖宫产经历后,这一手术方式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2025-04-02 16:50:00
千尺学堂破圈引发热议:解码3亿银发族的“第二人生”
3月底,天津、西安等城市,#没点才艺不敢和天津大爷扎堆#被西安老年人的生活硬控了#等热点登上热搜话题,同时包括天津、西安等七城核心商圈的创意联动互投户外大屏及遍布全城的社区门禁广告
2025-04-02 16:50:00
自然之美,耀启“峰”芒 瑞丽医美&傲诺拉-铂蕴新品发布会盛大启幕
自然之美,耀启“峰”芒。近期,瑞丽医美与全球假体材料领军品牌傲诺拉强强联合,于哈尔滨举办“傲诺拉-铂蕴新品发布会”,以科技赋能女性之美
2025-04-02 16:55:00
现买现做现吃!100元在日照能吃多少海鲜?
海报新闻记者 王雪雁 古玉洁 潘纪辰 日照报道碧海蓝天下,鱼虾正肥美!来到日照,想体验超地道的海洋烟火气吗?3月27日
2025-04-02 17:09:00
幸福幼儿园小朋友的中医研学之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幸福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怀着好奇与期待,走进了福德堂中医馆,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中医文化研学之旅
2025-04-02 18:05:00
宁波市消保委开展青团消费体验测评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清明时节,青团是不少消费者的心头好。面对市场上众多青团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3月26日
2025-04-02 18:20:00
不用ECMO也救了命!渝哈医护携手破解150公斤“肥胖呼衰”生死困局
在新疆哈密市中心医院的走廊里,一面写着“妙手仁心除病痛”的锦旗被郑重交到重庆援疆医生李醇文手中。锦旗背后,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救治故事——一位体重150公斤的青年阿先生(化名)
2025-04-02 20:07:00
太和夜话 | 十年卧榻压疮噬骨!太和医者重塑脊梁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十堰广播电台晚间节目《太和夜话》,我是张昊。当夜幕笼罩车城,总有些生命之光在无影灯下绽放。今晚让我们走进太和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
2025-04-02 20:17:00
江西南丰:中药材种植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药农抢抓晴好天气,种植中药材土木香。谢东摄人民网南丰4月1日电 4月1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桑田镇桑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
2025-04-02 11:40:00
北京东城开展清明节令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清明节临近,4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销售青团等节令食品的经营主体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标签标识、保存期限以及明码标价等内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
2025-04-02 11:49:00
宣城市宣州区:创新“揭榜挂帅”制度 激活粮食单产提升新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工作部署,宣城市宣州区以科技创新破题
2025-04-02 11:50:00
长期高血糖,伤血管!3个动作,自测血管健康!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但真正致命的往往是其引发的并发症——从心脑血管疾病到糖尿病足,70%的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管损伤直接相关
2025-04-02 12:00:00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
戒停安眠药 一针重启睡眠“开关”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东南网4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张舒姗)你是否因入睡困难而痛苦
2025-04-02 12:04:00
升温季生殖感染高发,山东东方男科医院专家支招科学防护
随着春意渐浓,气温回升,多地迎来潮湿闷热的天气。近期因生殖系统感染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较冬季增长约30%,其中包皮炎、尿道炎
2025-04-02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