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创造力究竟可以培养吗?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10 06: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创造力究竟可以培养吗?

图/视觉中国 ■吴国宏

创新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备受推崇。公众普遍认同创造力是人们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思想的能力。

但是,创造力到底能培养吗?

什么是创造力?

决定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区别于认知活动中的常规思维,用创造力心理学领域权威迪特里希的话来说,“创造性思维毫无疑问是大脑机能的巅峰,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上,其他心理机能与之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上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等提出,与传统学业考试和能力测验中追求唯一正确答案的“聚合性思维”不同,创造性思维并不追求确切的唯一正解,更多运用“发散性思维”,因此,早期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很多都围绕发散性思维展开。

但之后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即使在平常的学业和日常思维中,也会用到发散性思维,同时,真正卓有成效的创造性思维也是绕不开聚合性思维的,片面强调创造力与发散性思维的关系无论是对创造力的测量还是其培养上都会进入误区。

通过几十年的探索,科学家发现创造力和智力一样,并非明确的、与某些心理过程特定相关的心理品质,或者说,所有研究涉及到的相关方面都与创造力有关。

随着自然科学发展尤其是神经科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科学家希望通过大脑形态、结构以及思维活动的神经活动细节研究创造力,并更准确地把握创造性思维的规律。但并没有很大突破。

创造力的分类

心理学家考夫曼等曾经对创造力有过比较形象的分类,对于一般公众理解创造很有参考价值。他用创造力(creativity)的英文单词首字母c来代表创造力,前面加上生动的前缀,非常形象地区分了创造的大小与程度。

迷你c:涉及创造力的个体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就是学会某样新的东西。比如,儿童学会某种数学运算即属此列。

小c: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较小的创造性见解。这些见解可能对自己和他人都有价值。比如在小区入口设置旋转栅栏,防止非机动车出入该入口。

Pro c:可以理解为“创造力+”,即人们在其专业领域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例如某款咖啡因为成功加入另外一种跨界饮品而得以促销成功的商业企划。

大c:指创造者的发现或发明足以改变世界,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都属这样的例子。

如果说上述对创造力的划分有助于我们日常区分各种创造力的影响程度,那么从神经解剖学、心理加工过程和演化算法三个方面对创造力类型进行的划分,就具有极高的学术依据和价值。有学者将创造力分为深思刻意模式(DM),随意自发模式(SM)和心流模式(FM)三种不同的类型。

深思刻意模式的创造力是由主体通过反复试错而产生的,涉及包括工作记忆、执行注意力、抑制控制、意识记忆提取等各种高级认知功能。

随意自发模式下,创造性的思想往往会突然、自发、无意地在头脑中出现。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在设计日本美秀博物馆时灵感来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描写:“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从而将博物馆的入口营造成《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景象。

心流模式下创造性行为产生的方式与前两种创造力模式迥异。心流模式的创造力通过身体的动作,完全没有意识的参与。比如,书法初学者临帖时注重每一笔画的要领,字里行间的章法。直到进入类似王羲之醉写《兰亭集序》的境界,整个过程高度专注、沉浸其中,但又不受意识的干扰和控制。好比武林高手在实战中不会刻意追求招式,却无招胜有招。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自身产生的“心流”,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内心体验,会产生极度的幸福感。现代心理学已从神经科学层面证实了这种状态的存在。

创造力的培养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等提出创造力的五大要素,它们分别是专长、想象思维能力、冒险的性格、内在动机与富于创造性的环境。

按图索骥,似乎只要发展人们的专长,培养想象思维能力,鼓励冒险性格的保持和发展,唤起内部动机,并且营造富有创造性的环境,创造力的表现便指日可待。

殊不知五个方面背后的条件诸多,且环环相扣,因此,要做到非常不易。

有学者在《创造力行为杂志》上回顾了从1950年到2020年的70年间针对5-13岁儿童开展的创造力干预方案,结论并不乐观。用确定的课程、确定的材料、确定的老师,确定的内容和方法,培养不确定的创造力,用旧的方式培养创造力是不可行的。

在人类精神文明财富丰富积累的今天,儿童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

但是,人类整体通过几千年摸索而最终得到的结构形式化知识,如何通过现代教育体系有效快速地传递给下一代,并在此基础之上再将人类整体的知识向前推进,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面对的最大课题。

学习各个门类的知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未明言”知识,也是形成认识世界以及在现实中游走的各种条条框框的过程,稍有不慎,就会成为限制创新探索的不利因素。

如何尊重儿童认知发展的固有规律,在教育过程中不打压他们的好奇心,最大限度保障他们自我成长的内在动机,学会灵活多样也富于想象力的思维技能,可谓任重道远。

我们还应当看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学习和思考似乎也“自动化”了许多。与其说创造力是一种思维品质,还不如说这样的品质实际确保的是人走向更为全面自由的发展。因而,创新应成为美好幸福生活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关链接:

以下是创造力领域权威总结的提升创造力原则,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1.发展专长:问自己最为关心和享受的是什么,追随激情,拓宽知识面,努力成为某方面的专家。

2.留出“孵化”的时间:努力思考一个问题,有时也需要暂时将其搁置,稍后再回来可能便有惊喜。这个暂时的问题“搁置”,创造力心理学中专门将其称为“孵化”,也就是说表面看可能是思维走向了死胡同,暂时没有办法再向前推进了,但此时主动的撤离,会降低头脑中固有的思维定势,在意识干扰较小的情况下将较为“远”的线索与问题相结合,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3.留出时间让思想自在遨游:如果前一条锦囊是让思考者暂时停下来的话,这里的建议就是让思考者分散注意力。传言阿基米德就是在步入浴缸时发现浮力定律的,之前苦思冥想也得不到结果,在注意力分散时却反而浮现了。前面的深思熟虑其实已为最终答案揭晓奠定了基础,但灵光乍现却是发生在思绪并不集中的一刻。

4.体验其他文化和思维方式:有时来到崭新的领域或者换一种固有圈层的思维方式,会在创造力表现上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正如在人工智能领域,计算科学的视角与神经生物学的视角是互为影响,相得益彰的。

(作者为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艺术教育属于非逻辑思维,其主要目的是开发右脑,培养创造性思维。小学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核心素养概念的指导下,教
2023-12-14 09:03:00
...摘要】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培养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审美情感和自我表达的有力工具。然而,在一些地方强调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的教育体系中,容易忽视艺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
2024-01-02 15:47:00
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密码,运动居首位,第二种你想不到
...括注意力、记忆、问题解决和逻辑思维等。这些活动需要创造性思维和灵活性,从而促进大脑的发展。2. 培养创新思维:艺术和创意活动鼓励个体思考和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创造
2023-11-28 14:20:00
为啥洗澡时总是文思泉涌?
...和,这也是一个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好环境,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和灵感。沐浴作为一个相对私人的活动,使得人们可以获得相对安静和独立的环境,有助于人们独立思考和深入思考问题。而且,
2023-08-20 10:15:00
...领域知识的理解,促进科学教育创新发展,催生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林长春提出,当今世界风云变化,做好科学教育,培育科技人才是我国的必然选
2023-12-22 14:40:00
脑科学:运动是对大脑最好的投资,改善记忆力、专注力、创造力
...提升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中的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实用建议:如何通过运动提高记忆力日常运动建议为了提高记忆力,推荐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2024-01-28 11:51:00
本文转自:左江日报□ 黄俏芬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023-08-02 09:13:00
...评价。如音乐创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目的,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因此,老师要用创造力来评价学习主体,增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解,从而提高艺术课堂的有效性。(三)创新教学方
2024-04-10 11:14:00
有创造力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观点、勇于尝试的习惯,以及在这一习惯驱使下所形成的创造性思维模式有直接的关系。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既是学校教育、校外教育的任务,也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家
2023-03-12 11:4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