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奶奶去世留下30万,大家打算平分,大妈却要我爸放弃:你又没儿子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9-28 21:51:00 来源:缘之心

我站在奶奶家的客厅里,窗外阴沉的天空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奶奶刚刚下葬,家里的亲戚们聚在一起商议遗产分配的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让人喘不过气来。

大伯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按照妈的意思,这30万应该三家平分,一家10万。这样既公平,也能照顾到每家的情况。”

我爸正想点头赞同,却听到大妈尖锐的声音:“李晨,你家没儿子,就不能不要吗?”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得我瞬间呆立在原地。我不可置信地看向大妈,又转头看向父亲。

奶奶去世留下30万,大家打算平分,大妈却要我爸放弃:你又没儿子

父亲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发白。母亲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不知是愤怒还是难过。

我感到一阵眩晕,仿佛被人当胸打了一拳。大妈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难道在她眼里,我这个女儿就一文不值吗?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我叫李小雨,今年34岁。1990年,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那时候,村里的人大多以种地为生,生活并不富裕。我五岁的时候,父母决定外出打工,把我留给了爷爷奶奶照顾。

奶奶去世留下30万,大家打算平分,大妈却要我爸放弃:你又没儿子

那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还记得母亲红着眼睛把我交给奶奶时的场景。

父亲蹲下身,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说:“小雨,爸爸妈妈去城里打工,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你要乖乖的,听爷爷奶奶的话,知道吗?”

我懵懂地点头,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要离开我。直到多年后,我才真正理解他们的苦衷。在那个年代,留在村里意味着贫困,而外出打工则代表着希望。

在爷爷奶奶家,我度过了快乐而充实的童年。爷爷是个退休的小学教师,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耐心地教我认字写字。奶奶则是个勤劳的农村妇女,她教我做家务,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奶奶去世留下30万,大家打算平分,大妈却要我爸放弃:你又没儿子

大伯大妈对我也很好,大伯虽然忙于农活,但总会抽出时间陪我玩耍。

我还记得他教我放风筝的情景,他高大的身影在田野上奔跑,我在后面追着他,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大妈则经常给我带一些小零食和新衣服。每次父母寄钱回来,大妈都会帮我存起来,说是要为我将来上学攒钱。

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我从未感到缺少关爱。爷爷奶奶、大伯大妈的疼爱,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父母不在身边的遗憾。

奶奶去世留下30万,大家打算平分,大妈却要我爸放弃:你又没儿子

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他们一直牵挂着我。每个月,他们都会打电话回来,询问我的情况。每年春节,他们都会带着礼物回家,那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父母的不容易。他们在城里干着最苦最累的活,住着最便宜的出租房,省吃俭用,就为了能给我和家里寄更多的钱。

每次看到他们布满老茧的双手和疲惫的面容,我都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他们的辛苦。

凭借着刻苦学习,我考上了省城的一所211大学。那一天,全家人都乐坏了。父亲难得地喝了几杯酒,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母亲则一遍遍地抚摸我的录取通知书,眼里闪烁着泪光。

奶奶去世留下30万,大家打算平分,大妈却要我爸放弃:你又没儿子

大学四年,我勤工俭学,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毕业后,我留在了省城工作。八年前,我结婚了,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我觉得很幸福。

说说我爸家里的情况,爷爷奶奶一共有三个子女:大姑、大伯和我父亲。

大姑在县城开了一家小店,生意还不错,日子过得还算宽裕。大伯一家一直留在村里种地,收入不高,但也能维持基本生活。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虽然辛苦,但总算攒下了一些积蓄。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族一直很和睦。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平时也互相帮助,遇到困难时总能伸出援手。特别是在照顾爷爷奶奶方面,大家都尽心尽力。

奶奶去世留下30万,大家打算平分,大妈却要我爸放弃:你又没儿子

大伯大妈住在村里,承担了日常照顾的主要责任。每天早上,大妈都会给爷爷奶奶熬粥,照顾他们的起居。大伯则负责带爷爷奶奶去医院看病,处理各种大事小情。

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每个月都会寄钱回来,用于爷爷奶奶的生活费和医药费。

每次回家,他们都会给爷爷奶奶买很多补品和新衣服。大姑则经常从县城带些新鲜的水果和零食来看望老人家。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逐渐察觉到家庭中潜藏的矛盾,堂哥的境况是一个让人心疼的话题。

奶奶去世留下30万,大家打算平分,大妈却要我爸放弃:你又没儿子

堂哥大学毕业后去了大城市工作,但一直没有站稳脚跟,高昂的房价让他只能租住在狭小的单间里,每个月的房租就要花去工资的大部分。

我曾去他家拜访过一次,那个只有十几平米的房间既是卧室,也是客厅和厨房。

堂哥勉强地笑着说:“城市里的机会多,慢慢来吧。”但我能看出他眼中的疲惫和无奈。

大妈总是为堂哥的事操心。每次家庭聚会,她都会提到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容易,房价那么高,工作那么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安顿下来。

我能理解大妈的心情。作为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大城市艰难打拼,却始终看不到希望,那种心痛是难以言喻的。也许正是这种焦虑和担忧,才让她在奶奶的遗产问题上表现得如此激动。

奶奶去世留下30万,大家打算平分,大妈却要我爸放弃:你又没儿子

奶奶去世后留下了30万的遗产,这对我们家族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然而,各家的经济状况却相差甚远。我能理解大妈想要多分一些遗产来帮助儿子,但她说出的话却让我无法接受。

“大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忍不住开口问道,声音因为愤怒而微微发抖。

大妈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又强硬起来:“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们家条件比我们好,可以考虑多给我们一些。你看,你堂哥还在租房子住,每个月都要掏一大笔钱…”

“够了!”父亲突然怒吼一声,打断了大妈的话。“你是在说我女儿不如你儿子吗?就因为我没有儿子,所以就该放弃自己的那份?”

奶奶去世留下30万,大家打算平分,大妈却要我爸放弃:你又没儿子

大伯试图劝阻:“别吵了,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好好说…”

但父亲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家人?刚才是谁说我家没儿子的?我女儿难道就不是孩子吗?”

母亲拉住父亲的胳膊,小声说:“别生气,为这种事伤和气不值得。”

我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我知道,在很多人心目中,儿子似乎就是比女儿更有价值。但我没想到,在自己的家族中,居然还有人持有这种观念。

奶奶去世留下30万,大家打算平分,大妈却要我爸放弃:你又没儿子

大姑一直沉默不语,此时终于开口了:“我看这样吧,我不要这笔钱了。我在县城生活还算宽裕,不缺这点钱。你们两家分吧。不过,胡娟,你这话说的的确够伤人的,你这让小雨多难受啊!女孩子也是宝贝,怎么可以这么说?”

大姑的话让争吵暂时停了下来。我看向父亲,他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沉默了一会儿,他说:“既然大姐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家也不要了。就给大哥家吧。”

我惊讶地看着父亲,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大伯连忙摆手:“不行不行,这怎么能行。奶奶的心意是要大家平分,我们不能辜负她的心意。”

最后,在大伯的坚持下,我们达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大伯家20万,我们家和大姑家各5万。虽然这个结果并不是完全公平,但至少平息了争端。

大妈似乎也意识到自己之前说的话有多么伤人。她走到父亲面前,低声说:“对不起,我不该那么说。我只是一时着急,没想那么多。”

父亲叹了口气,点点头表示接受了道歉。我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

这次事件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家庭和睦比金钱更加重要。虽然大妈的话伤害了我们,但我们选择了理解和包容。在处理家庭矛盾时,需要平衡公平与需求,更需要智慧和宽容。

当我们离开奶奶家时,天空开始放晴。我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承载了太多回忆的老房子,心中默默对奶奶说:“奶奶,您放心吧。虽然我是个女儿,但我一定会好好孝顺父母,照顾好我的家人。您的心意,我们都明白。”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奶奶常说的一句话:“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只要是好孩子,就都是家里的宝。”

是啊,性别从来就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对待身边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8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奶奶去世,把财产平分给三个儿女,我爸却说:这不对,重分一下
...死一般的寂静。大姑和小姑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应。大妈坐在角落里,低着头一言不发。“爸,你冷静点。”我试图让我爸冷静下来,“这可是奶奶的遗愿啊。”“遗愿?”我爸冷笑一声,“一
2024-09-27 04:10:00
我才退休第三天,老公就把婆婆接来养老,我说:请保姆吧
...为她挂了一周吊瓶。在奶奶弥留之际,她紧紧拉着大伯和大妈的手,恳求他们一定要将我带大,为我找一个好婆家。她又紧紧握着我的手,嘱咐我要懂事、勤快、能忍,让我在大伯家生活的日子里,
2024-07-27 12:44:00
从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更容易“娶了媳妇忘了娘”
...,在孩子童年时感情疏远的家庭邻居家有位姐姐,是大伯大妈嘴里的“不孝子”,因为她从上大学之后就没再回去过,平时也少有电话打过来。大家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但她的行为,显然是
2023-01-02 10:40:00
“以后,3家轮流照顾妈”爸爸宣布决定后,妈笑了,奶奶却哭了
...可以不负责任了。我们仍然需要关心你爷爷,不让大伯和大妈感到寒心。虽然大妈性格好,孝顺,没有异议,但如果是其他人,可能会觉得小叔子过于自私,不再考虑小家了。”黄宗羲曾言:“骨肉
2024-01-06 06:09:00
奶奶立遗嘱,把120万房留给我,我跟我爸说:这房子我们不能要
...住了,没想到她会直接说出来。奶奶的话音刚落,姑姑和大妈的目光一下变得复杂起来,她们站在病床的另一侧,眼神里有惊讶,也有无奈。姑姑看了一眼大妈,欲言又止。我心里猛地一紧,一股不
2024-10-20 04:27:00
奶奶在我家养老,大伯三人嫌3万赡养费多了,我接走妈:自己照顾
...爸找大伯商量,希望他们两兄弟能够共同照顾奶奶。然而大妈却哭闹着要求离婚,这导致最终的结果是照顾奶奶的责任落在了我们家。于是,我们重新达成了养老协议,约定由我家负责奶奶的赡养,
2024-03-20 14:43:00
儿子8个月时,秋大妈就跟丈夫离婚了,辛辛苦苦打工赚钱,一个人好不容易把儿子抚养长大。没想到,在秋大妈54岁的生日宴上,27岁的儿子,竟然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对她拔刀,幸好被阻拦了,
2024-02-26 12:02:00
儿媳和女儿同时生孩子,我去照顾女儿月子,儿媳:孩子没有奶奶
王大妈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她正准备给女儿熬制下奶的汤药。厨房里弥漫着汤药的香气,突然,尖锐的电话铃声划破了这份忙碌的平静,王大妈一边擦着手,一边急忙接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儿子焦
2024-02-18 20:05:00
43年前留下的遗憾,杭州大学退休老师60岁生日当天心愿完成!
...。两张照片一张是当年开旅馆的老房子,另外一张则是杨大妈母亲的照片,他希望借助照片能让金老师当年的记忆更清晰些。“之前马路就8米左右宽,房子就在这路边,当时的水沟现在都盖上了石
2023-12-10 20:4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
【天眼快评】120接线员辱骂求救患者 情绪失控岂是生命热线失守的理由?
一名突发心脏不适的女子拨打120求救,等来的不是救助指导,而是接线员的侮辱与挂断。今年10月11日,37岁的李女士途经北京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时突感心脏不适
2025-10-29 02:06:00
小保答粉丝问丨产检自费能用医保卡支付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28 1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