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人老了,只有在熟悉的乡土,才能度过踏实的晚年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2-21 20:41: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故乡,是一种深深的牵挂,那里有家的味道,那里是亲情扎根的地方。

华罗庚说:“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无论在何处漂泊,人老了,总想回到故乡。这份执念就像溶于血液之中,只有回到故乡,灵魂才算有了归处。

对于身处异乡的人,在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里生活,人来人往,灯红酒绿,但在这份热闹里自己就像是个外人一样。

身在异乡,心在故乡,再繁华的都市也留不住一颗归乡的心。

乡情,藏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放不下,忘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牵挂之情越来越强烈。

人老了,只有在熟悉的乡土,才能度过踏实的晚年

人到五十岁,回故乡生活

人老了,会逐渐变得越来越重感情。

故乡的一草一木,对年迈的人而言,都是一种情结。哪怕看遍名山大川,也不及故乡熟悉的景色。

廖大奎曾说:“到处青山山有树,如何偏起故乡情。”

人到五十岁,回故乡生活,不仅仅因为故乡是自己生命开始的地方,更是因为最亲的人和最熟悉的人都在那里。

回归故乡,仿佛是回归了一种生活方式。

回到故乡生活,清晨鸟语花香,夜晚静谧安宁。人,仿佛回归了大自然。人到五十岁,回到故乡,过慢生活。

人到五十岁,回到故乡,不用再匆匆忙忙地赶路,不用生活在经济紧张的焦虑中,不用再因为人情冷暖而伤心。

回到故乡,那就像是回归到了一个温暖的住所。

回乡生活,和最亲近的人相守,和亲朋好友钓钓鱼,聊聊天,处处是幸福。

人到五十岁,回故乡生活吧。让自己的心灵慢下来,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花时间和精力,去呵护、守护最亲人的人。

人老了,只有在熟悉的乡土,才能度过踏实的晚年

人老了,回故乡心踏实

故乡里,有最熟悉的味道,有童年的记忆,有属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人老了,回故乡心里踏实,不用担心因为自己的口音而被人称“外地人”,也不必强迫自己去跟上城市里的生活节奏。

人到五十岁,回到故乡生活吧。那里有童年的记忆,一切都是最熟悉的模样。

回到故乡,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时光。这份安全感,是故乡独有的。

人老了,只有在熟悉的乡土,才能度过踏实的晚年

人老了,只有在熟悉的乡土,才能度过踏实的晚年。回到故乡,与自己和解。

人生路上,回到故乡,心才会最踏实。回故乡,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为儿女添加负担,不让儿女操心。

人老了,回故乡生活,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活得更加轻松和自在。

人老了,只有在熟悉的乡土,才能度过踏实的晚年

人到晚年,回故乡是一种归宿

人到晚年,回故乡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归宿。

余邵鱼在《东周列国志》中写道:“他乡不似故乡亲。”

落叶归根,人到晚年,便渴望回故乡找到自己的根。就好像小时候出去玩耍,到点了总要回家一样。

故乡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终点。

一个人,在外奔波几十年,能回到故乡安享晚年,那是幸福的。回到故乡,回到老房子里,三餐四季,简单生活,也是一种无穷的回味。

吃自己种的菜,穿朴素而舒适的衣服,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也是一种幸福。

人老了,不再追求奔跑的速度。回到故乡,早睡早起,过有规律的生活,那是一份宁静,那是一份安然。

回故乡,那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对自我的交代。

人生路上,无论去到多远的地方,回到故乡,灵魂便会觉得踏实。回家,那是最温暖的归途。

人老了,只有在熟悉的乡土,才能度过踏实的晚年

人到五十岁,回故乡生活吧

人的一生会去过很多地方,丰富阅历,欣赏美景,身边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兜兜转转才发现,故乡是自己魂牵梦萦的地方。

年轻的时候,向往诗和远方,总希望自己可以闯出一片天来。

随着年龄增长,经历了世态炎凉。曾经那个想方设法逃离的故乡,却成为了如今最思念的地方。

人老了,总会怀念过去,怀念自己的亲人,怀念童年记忆里的玩伴。

故乡,是心灵的慰藉,是灵魂的归处。

曾经,在书上看过一句话:“树长千丈落叶归根,人行万里涅槃回乡”。

人到五十,回故乡生活吧。前半生的奔波已经让自己身心俱疲,如果在外没有归属感,那就回故乡,它永远都会为你敞开怀抱,等你相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23: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在岛屿读书》开聊乡土文学,所有乡愁
...海钓,祝勇、欧阳江河买鱼,大家在其乐融融当中,开聊乡土文学,并且向观众们介绍了很多国内和国际上著名的乡土文学的大师及其作品。这一期当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诗人西川讲到的“地方
2023-01-05 11:08: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段大段背诵《秦腔》中的原文段落。他 一直深深热爱着乡土文学。贾平凹先生从从商州走向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著作等身 ,他的文学作品,呈现了一种带有乡土烙印的生命形态,丰富多
2025-09-28 17:14:00
故乡是永远的创作源泉
...注和热爱;而作为政协委员,她的履职之路也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本报记者专访尹学芸,讲述文学创作的故事和感悟,以及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学发展的思考。有故乡的人是幸运的“
2024-01-27 02:50:00
总有一个地方叫故乡
...的放松与治愈。后来我想,那里有我爱的家人,有独特的乡土气息,有宁静美好的一草一木,有成长的痕迹与记忆……我曾以为我会更喜欢外面的大世界,可当真正迈出去后,才发觉每次回首都无比
2024-07-20 05:49:00
《舍陂记》新书分享会将在书博会举行
...这个地方。”记者了解到,广西人民出版社携手多位优秀乡土文学作家,重点打造了“中国乡存丛书”,以文学的笔触书写乡土中国与乡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舍陂记》是“中国乡存丛书”第七
2023-07-27 09:10:00
故乡是你心灵最后的归宿
...却成为了年老时最想回去的地方,也许只有在家乡才会有踏实的感觉。就像宋氏姐妹,不约而同立下同样的遗嘱一样,百年之后不与自己爱人葬在一起,无论生前因为局势一些原因,没能好好在一起
2023-05-15 18:33:00
大年初六的离别
...机票,大多数人中国人,都会理智地打点行李,告别父母乡土,而不会像某年新闻中那个大年初三的返京山东男子,在火车站告别80多岁的空巢爹娘时长跪不起、涕泪交加。因为,我们知道,这个
2024-01-26 10:35:00
...艺人,都渐渐成了“非遗”。除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抢救乡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作者回归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面对面地采访老行当的手艺人,记录整理他们的人生故事。在书中,那些曾
2024-06-28 06:13:00
故乡是通往世界的起点
...您当然新锐,您对乡村和大地的书写,和时下年轻人向往乡土、自然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对当下文化非常重要的文学影像。“这条信息说服了我,我坦然接受。”12月20日,《新周刊
2023-12-22 03:0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微视频|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AI遇上容东,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2025-10-06 10:03:00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