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我们与山海有个约定”(千行百业看海归)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24 09:5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孙亚慧文/图

“我们与山海有个约定”(千行百业看海归)

韩正树工作室内一角。

“我们与山海有个约定”(千行百业看海归)

韩正树工作室院内展示的团队设计作品案例模型。

“我们与山海有个约定”(千行百业看海归)

朱文荣在检查浒苔晾晒品质。

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有这样两位留学日本、回国创业的海归:一位是毕业于高知大学的朱文荣,他热爱海洋,破解了浒苔养殖技术难题;一位是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的韩正树,他与山林作伴,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融于青山绿水。山海之间,记录着他们的青春梦想。

把小浒苔做成大产业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浒苔采收的旺季,在象山县黄避岙乡,沿着海边滩涂,朱文荣正在仔细查看浒苔长势。岸旁,村民正在翻看晾晒整齐的一排排浒苔。看到朱文荣来了,俩人热络地唠了起来。

“徐阿姨捞浒苔有些年头了,每年光这一项能多六七万元的收入。”朱文荣对记者说,附近村民像徐阿姨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十余年间,朱文荣一头“扎”进了象山港周边的渔村里。他的身影在滩涂泥泞地和工厂实验室之间奔波。凭着一股不放弃的韧劲,朱文荣把原本不起眼的小浒苔做成了大产业。

与浒苔结缘,是因为当年的留学经历。在高知大学学习时,朱文荣的专业是浒苔研究。在当时的日本,每公斤浒苔粉价格不菲,朱文荣在回国考察浒苔生长情况时发现,在象山,这些长在滩涂上的浒苔并不是啥宝贝,时常被蟹、贝养殖户舍弃。这个青年人发现了商机。

2006年,带着在日本打工攒下的10多万元,朱文荣决定回国创业,从事海藻养殖、加工、出口及产品开发。由于认识不少日本浒苔经销商,回国创业的第一年,朱文荣就打开了晒干浒苔的销路。

不过,问题随之而来:野生浒苔生长期只在每年的1月至5月,产量不够怎么办?“浒苔养殖”的想法渐渐浮现。

经过反复试验,朱文荣带领团队慢慢掌握了使用海洋深层水进行海藻养殖的方式,让本来只能在平面上进行的海藻养殖,能够在立体空间中进行。

在朱文荣团队的陆基化养殖基地里,可以看到浒苔悬浮于水中,不需像在海里时附着于滩涂或礁石。“利用孢子集块化技术,可以在繁殖期间对浒苔进行处理,使根部与根部互相附着,从而实现悬浮生长。”朱文荣说。

青年设计师田园筑梦

10年前,在象山县新桥镇庙前杨村,还在大学三年级的韩正树就对老家闲置的房屋做了翻新改造。如今,这栋从小藏在他记忆深处的村中老宅焕然一新:白色的二层小楼、明亮的玻璃天井、原木色手作柜子……韩正树把这里变成了设计团队的工作室。清新雅致,是走入这间宅院时的第一印象。

1992年出生于象山的韩正树,自幼便对艺术与设计情有独钟。大学期间,他将自己老家闲置的房间作为改造对象,进行了实验性住宅改造设计。毕业后,韩正树前往日本深造,研究生期间,他以“空间活化及地域再生设计”为课题,对家乡象山进行了课题研究,深入调研了象山的地域环境和文化特色,并在研究生的毕业创作中以家乡渔村的再生计划为题做了设计提案。

2019年研究生毕业后,韩正树回到家乡,与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设计师一起先后成立了两间(宁波)文化有限公司和未命名建筑设计事务所,致力于将设计理念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我们团队成员里有四名都是留学回国的,我们都觉得建筑的核心是人,团队的核心也是人。谈起创业,大家可以说是一拍即合。”韩正树说。

几年里,韩正树工作室的设计项目在社区、工厂、乡村民宿都有体现,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案例,是对浙江台州一家乡间民宿的改造。“得到业主的项目邀约后,我们就频繁来往于工作室和项目地。”韩正树说,为了更好地呈现项目的落地效果,项目启动实施后,他与两名创业伙伴背着睡袋就住进了村子。

“整个场地原本是村庄的一部分,天然景观很美。我们当时就想到可以打造一个向内空间,民宿外部风貌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向内则是不一样的空间层次。”设计方案几易其稿,几个青年人最终用诚意满满的作品打动了业主,成功拿下了项目。

说起这家乡间民宿,韩正树掩饰不住兴奋。极简的风格、纯粹的笔触,山谷与村落间的一草一木成为天然点缀,工作室成员还收集了村中的瓦片、木材、陶罐等物品,让它们以新的形式散落于四处,给整体环境更添乡味野趣。韩正树说,项目完成后,整个团队对于设计又有了新的理解。“一个成功的乡村项目需要考虑人们的实际需求和体验,而不仅仅依赖于物理空间的设计。”他说。

在创业路上成长

如今,朱文荣将目光投向了更宽广的田野。如果说,最开始吸引朱文荣来到象山农村的是浒苔,最终让他扎根于此的则是田园村落间的蓬勃生机。

依托土地流转,朱文荣打造出了乡村田园综合体 “里海荷塘”和民宿“安澜别院”,很受游客青睐。“我想让前来游玩的顾客在这里有家的感觉。”朱文荣说。

近年来,朱文荣更加注重通过项目有效对接当地农业产业,把观赏体验与经济增收有机结合,水稻田里养起了鱼、虾、青蟹、大白鹅,既推出高质量农副产品,又提高了稻田综合效益。

2023年2月28日,在黄避岙斑斓海岸线广场,当地西沪港一年约2340.1吨碳汇量以每吨106元的价格成交。这是全国首次以拍卖形式进行的蓝碳交易,现场拍卖的蓝碳,来自西沪港“西沪三宝”,包括海带、紫菜以及浒苔。

作为交易卖方之一,朱文荣创办的公司出售了2022年浒苔碳汇量246.1吨。

“通过蓝碳交易,可以更好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提升。”朱文荣说,成交的费用将继续用于后续浒苔养殖和固碳机制研究,他也希望未来会有更多人关注当地的蓝碳经济、海洋经济。

今年4月底,宁波创业创新风云榜发布,韩正树榜上有名。当地这一大学生创业新秀评选自2008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16年,累计评选了159名大学生创业新秀。韩正树说,入选这一榜单,对他和整个团队来说都是一种鼓励。

年初,韩正树在原工作室附近又租了三栋闲置房子,计划在6月进行集中改造。他说,希望自己的经历能鼓舞更多想要返乡创业的设计师,让大家一起助力家乡发展。“工作室成立几年里,我们的一些设计理念也在更新、调整。设计师与项目其实在‘教学相长’,其间记录下来的正是创业者成长的足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浙江“最美乡贤”逐梦山海间 聚焦海洋资源活化利用
...’拍卖标的物,这片海充满了无限可能,让我们尽情逐梦山海间。”海风吹拂过发梢,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高泥村的海岸上,“最美乡贤”朱文荣正在察看浒苔的生长状况。从“养殖”海藻到创办
2023-10-28 22:05:00
浙江县域观察:县城发展如何注入新乡贤力量?
...线联结交织,共同汇成北纬30°最美海岸线的“同心共富山海图”。山海共富,治理有效是基础。在这之中,该县持续激活新乡贤力量,深化打造“村民说事”升级版。龙山公园一景。象山县委统
2022-12-22 12:03:00
“神话之鸟”的跨国守护:国际志愿者在宁波共绘生态协作蓝图
...汇”圆桌研讨会现场中华凤头燕鸥曾消失63年,2004年在象山海域重现。但受台风与栖息地退化影响,其生存岌岌可危,比大熊猫还稀少。2013年,人工招引项目启动,通过搭建人工巢区
2025-07-18 18:10:00
传统山海新潮声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走四方传统山海新潮声伍佰下每当她蹲下身子,我都担心高挑的身材会与粗壮的火龙果枝条发生碰擦——那可是无数条挡住去路的胳膊,更何况胳膊上长满小刺。可是史英子一低头、
2024-02-06 04:43:00
...化、娱乐休闲、旅游等元素,给赛事参与者提供沉浸式的山海风情体验。近年来,涂茨镇坚持以海防文化为背景,以山海旅游为线索,深化“两大山海旅游轴”,谋划文旅项目与互联网直播等产业深
2024-04-03 04:18:00
山海之间,速度与激情共舞。2025象山县第二届场地越野挑战赛日前在大目湾开赛,全国百余名选手在融山海风光的赛道上极速对决。赛事首创“赛道赛后常态化体验”,体旅联动,打造北纬30°
2025-05-28 07:10:00
...辆开进小村,“暑假还没到,房间已经订出去不少啦!”山海苑客栈老板周德标迎着客人,乐呵呵地告诉我们。 花墙,一个响当当的民宿村,家家户户吃“旅游饭”。“一个人一天300块不到
2025-06-23 07:42:00
燃情象山,为“泥”痴狂!2024年中国滩涂户外运动挑战赛开赛!
...沉浸式户外休闲、文化体验、滨海运动等新消费业态,象山海洋运动产业由“浅水”走向“深蓝”,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滩涂户外运动挑战赛连续两届成功举办,象山立足滩涂资源优势,将
2024-08-27 09:18:00
浙江象山:卖风物、卖风景、卖风情 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块虚席以待
...,融合了砂质、基岩质、淤泥质等不同地貌,集合了万象山海的自然风光、千年渔乡的民俗风情、百里银滩的运动风尚、十分海鲜的美食风味、一曲渔光的影视风华等旅游资源。“在这条海岸线上,
2023-05-21 09:0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只是一层薄薄的土 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 初中生回忆去世的奶奶感动全网
“只是一层薄薄的土,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奶奶明明没吃,却和我一样开心,幸福从罐子里跑了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近日
2025-11-16 07:58:00
提醒老人接娃 活动室装上“放学铃”
“叮铃——”清脆的电子铃声响起,正在活动室排练舞蹈的老人们停下动作,互相道一声“下午见”,便匆匆赶往学校接孩子。社区活动丰富多彩
2025-11-16 15:37:00
鼻孔塞入异物 深夜送医取出
2岁孙子出于好奇,将一粒花生塞入鼻孔,爷爷尝试多种方法均未能取出。11月15日晚,网格员接到求助后,立即开车将孩子送往医院
2025-11-16 15:37:00
孩子头上磕了个包? 头皮血肿的紧急处理与护理误区
客厅里突然传来“砰”的一声闷响,紧接着是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冲过去一看,宝宝额头鼓起一个大包,或是后脑勺磕在了桌角,慌乱之中
2025-11-17 04:59:00
孕妇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孕期不仅是孕育生命的美好时光,也是女性心理变化最为复杂的阶段。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身体形态的改变以及对未来角色的期待与担忧
2025-11-17 04:59:00
从反思到前行: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教育的旅程,是一场漫长且温柔的修行。它没有惊天动地的轰鸣,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力量。身为一名教师,我时常在课堂的细节之内、学生的眼神之中
2025-11-15 05:22:00
【天眼快评】男孩总把牛奶给同学喝,一句“他没有妈妈”,让人瞬间破防
近日,河南一位妈妈与儿子的对话,让“一盒牛奶”成了全网热议的温暖符号。这份藏在牛奶盒里的善意,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在层层转折中
2025-11-14 16:12:00
【天眼快评】养儿防老变成养儿挨打?九旬老太被亲儿子暴打,家丑背后是犯罪
我真的气到手抖!你们看到那个视频了吗?江苏常州,一个中年男人,先对90多岁的老母亲厉声质问,然后揪住头发,一巴掌一巴掌往脸上扇
2025-11-13 12:00:00
爱不该只放在心上 珍爱网倡导勇敢表达的力量
在爱情里,有些感情藏在心底,却从未说出口。有人以为“懂我无需多言”,却忽略了真心若不表达,往往会在沉默中被误解、在等待中被消磨
2025-11-13 16:41:00
“詹胡涛加油,你的座位我们一直留着”!安徽18岁少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后病逝
大皖新闻讯 以詹天佑为榜样,梦想是造出最好、最安全的火车......今年夏天,来自安徽太湖的18岁少年詹胡涛考取了心仪的大学
2025-11-13 19:11:00
徒步1500公里 蚌埠一男子耗时49天从深圳走回老家
大皖新闻讯 两双徒步鞋,一个简单的行囊,53岁的丁先生从深圳繁华的都市圈出发,沿着105国道一路向北,历时49天,徒步1500多公里
2025-11-11 16:16:00
妥协换不来爱情 珍爱网:主见是爱情里最迷人的底气
有人为了伴侣放弃心仪的工作机会,后来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后悔;有人因为怕对方不高兴,藏起自己喜欢的小众爱好,慢慢忘了自己本来是什么样
2025-11-11 18:22:00
一碗炒饭香 一片真情浓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初冬寒冷,暖阳温馨;生活多磨,真情动人。这几天,吉林一位父亲为女儿吃上自己的炒饭900里奔赴的故事
2025-11-11 11:14: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向“黑粉”宣战后最新发声:接受议论但无法忍受网暴,将起诉维权
大皖新闻讯 近段时间,著名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以长期遭遇网暴忍无可忍为由,发视频向“黑粉”宣战一事,持续引发热议。此后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两个账号处于停更状态
2025-11-10 14:05:00
图说“市监蓝”丨服务型执法·护航新福建
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X1{text-align:justify
2025-11-10 16: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