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90后青年,武陵山深处有支绝壁护水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14 11:45: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王佳文李博视频剪辑王佳文通讯员陈玉玲00:0711月13日清晨,阳光穿过厚厚的云层,洒向武陵山深处的湖北省鹤峰县下坪乡二等岩村。寒风呼啸中,一群佩戴红色鸭舌帽的义务护水队员踏上了新一轮的“巡山路”,他们背着沉重的背篓,拨开杂乱的藤蔓,弓着腰在仅能一人通过的山路上检查饮水管道。行至水源附近,栈道的一侧是陡峭的崖壁,另一侧则是万丈深渊。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90后青年,武陵山深处有支绝壁护水队

小红帽护水队在栈道上巡护输水管道在湖北省鹤峰县下坪乡,有这样一支戴着红帽子的队伍,他们上至古稀老人、下至90后青年,都是自愿参与巡护和维修输水管道的村民,他们被其他村民亲切地称为“小红帽”。队员们常年行走于悬崖绝壁之上,只为让一汪清泉源源不断流入村民家中,保障二等岩村五百多人能吃上放心水。绝壁“天路”引水来“在我们二等岩村,以前吃水、用水都是个大问题。”今年73岁的周树成,是小红帽义务护水队里年纪最大的队员。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村民,他见证了数十年来村里饮水的变迁。周树成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二等岩村依山而建,地势较高,因地理条件限制,村中无法打井取水。自1950年他出生起,家中吃水、用水只能靠肩挑背扛,父亲、母亲每日往返于远处的小河沟里,来回一趟需要四五十分钟。“我家当时人很多,为了节约水我们连澡都舍不得洗。”周树成回忆道。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村里才用上了从河沟中引来的“自来水”,但水压很低,水量也随季节波动,很难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90后青年,武陵山深处有支绝壁护水队

通往水源的栈道解决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之一。2018年,鹤峰县投入一百余万元,从距离村庄1公里多远的一处绝壁上引来泉水。极目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海拔1200多米的屏山岩壁上,可见一高两三米的三角形洞口,一泓清泉从洞口飞流直下。当年,施工人员用钢管在绝壁上架起了100余米长的栈道“天路”,并沿栈道铺设水管,将绝壁上的清泉引到山间小道上,又沿着2公里多的羊肠小道,一路铺设水管至村中,汩汩清泉便沿着这碗口粗的水管流入了201户村民家中。引水管道虽然已建好了,但大山时有地质灾害发生。“小红帽”义务护水队队长何道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晴天岩石热胀冷缩、雨天山体塌方、冬天山里天寒地冻,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水管破裂。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90后青年,武陵山深处有支绝壁护水队

村民自己搭建的木梯为了让村民们不再经受无水可用的苦楚,党员何道军在村里的一次党员会议上提出建议:由村民建立一支义务护水队,负责水源管理、管道巡查和维修。这一建议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和响应,数位党员当即决定带头加入。2019年初,由何道军担任队长的义务护水队正式成立了,周礼成、范开怀等8名护水队员从此开始为村民义务护水排险。这最初的8名队员中还有年逾古稀的老党员周树成,他说:“我不认为我年龄大就没用了,管道来之不易,作为村民我也应该尽一份力把它守护好。”四年来共排险百余次今年6月21日,一场大雨后,山体上滚落的石头砸坏了栈道上的水管,二等岩村党支部书记周琼在小红帽护水队微信群发出了护水信息。队员们个个闻声而动,年纪大的周树成等人走在前面清除杂木杂草,何道军、范宏祥等青壮年紧随其后背负重物。众人到达水源地后很快投入了抢修中,大家顶着酷暑,几个小时不间断地工作。终于在下午3时,护水队员们修好了破损的水管。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90后青年,武陵山深处有支绝壁护水队

冒雪抢修管道2022年初,二等岩村大雪封山,严寒冻裂了输水管道,致使供水中断。得知消息后,护水队员们冒雪上山抢修,道路陡峭崎岖,雪后十分光滑危险,他们在雪中缓慢攀爬,清理10多处树障,及时修好了水管,半夜12时才从悬崖绝壁上摸黑下山。何道军介绍,自护水队成立以来,这样的护水排险工作已开展了百余次。每一次护水队员都在山间小路上步行一个多小时,到达绝壁脚下后则要开始艰难攀爬,而后又沿悬在半空中的栈道行走百余米才能到达水源地,往返一趟需要近三个小时。有些地方山势过于陡峭没有路,队员们就用树木在山间架起梯子,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山坡,步入下一段山路。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90后青年,武陵山深处有支绝壁护水队

背着发电机在山间小路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护水队员往往还需要背负发动机、油锯等工具和维修材料,青壮年队员的人均负重达到七八十斤。直径110毫米,数米长水管则需要两到三人抬行。而队员们用来背负重物的,仅仅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背篓、弯架子等“土工具”。“摔跤、滑倒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何道军告诉记者,今年8月,周树成在一次日常巡护中,下山时不慎滑倒,手掌按在了一截枯树桩上,不慎被刺破。简单处理伤口后便回到了家中。几日后,因手掌中有木刺没能取出,伤口化脓、发炎,不得不去医院做手术。直至现在,周树成的手掌还不能完全伸展开。手掌受伤期间不便于在山路上攀爬,但周树成仍然坚持跟随队伍巡护管道,有队员劝他安心养伤,他却称“轻伤不下火线”。“帮他们就是帮自己”经过几年的发展,小红帽护水队的正式队员从原有的8名扩充到了现在的13名。二等岩村党支部书记周琼也加入其中,成为了唯一一名女护水队员,并负责护水队与村民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90后青年,武陵山深处有支绝壁护水队

在狭窄的山路上搬运管道“村民们对护水队的工作几乎是无条件地支持。”周琼说,“每次上山巡护,护水队员们不是孤独的,总会有村民跟随协助。”据她回忆,一次输水管道严重损毁,需要更多人手帮忙,而周树成在村里的三组一声招呼,几乎全组的男女老少都跟着上了山。三组村民范开哲表示:“护水队护水从不讲价钱,我们当然要支持他们。况且村里人喝的都是同一个源头的水,帮他们就是在帮我们自己。”回想起几年来村民对护水队的大力支持,何道军感慨地说:“每一位村民都可以说是护水队员,是村民们的帮助让我们能坚持到现在。”何道军现在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护水队,目前队里仅有80后周琼、90后范宏祥两位年轻人,其余都是中老年人,如果老人们走不动了,护水队要后继有人;二是希望巡护的道路能改造得更好走,提升护水队巡护和抢修的效率。(图片由通讯员提供)(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非常重庆 非常好耍丨双节来临 涪陵旅游迎来“开门红” 各大景区人气火爆
...秋国庆黄金周假期首日,重庆涪陵旅游迎来“开门红”,武陵山大裂谷、816工程景区、涪州画舫游、点易园等景区游客满满。据了解,假期第一天,武陵山大裂谷人气火爆,游客们纷纷涌向景区
2023-09-30 18:41:00
重庆唯一!涪陵·武陵山大裂谷荣膺2023中国旅游产业休闲旅游目的地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重庆共七家案例上榜,其中武陵山大裂谷是重庆唯一入选休闲旅游目的地创新发展典型案例的景区。武陵山大裂谷是涪陵区精心打造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景区,拥有平
2023-12-09 17:52:00
自然景观不能被围墙“围起来”!专家学者齐聚重庆黔江破题武陵山区文旅升级
...村本来就有着城市无法替代的价值。这样的融合既能让大武陵山的文旅发展再上新台阶,也可以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7月6日上午,在一阵阵观点和思想的交锋中,2023武陵文旅大会在重庆
2023-07-06 21:50:00
大学生专属沉浸式旅游来了! 民谣歌会将唱响武陵山区
...武陵文旅公司”)获悉,大学生民谣歌会将于10月14日在武陵山区举行,多位音乐人将相聚酉阳龚滩古镇,用跳跃的音符将他们眼中的千年古镇、乌江画廊“娓娓道来”。往年民谣歌会。主办方
2023-10-07 19:23:00
青春之歌在武陵山脉唱响
...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常碧罗山峦起伏,云蒸霞蔚,初夏的武陵山脉宁静而深邃。望着起伏的群山,张国春很是感慨:“咱们涪陵供电车间团支部能够荣获2022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绝
2023-05-04 11:28:00
武陵山区里的“锋”火故事
...行动当好驻地村民的亲人,把“爱民花”散播开满了整个武陵山区,军民鱼水佳话在武陵山水间久久传唱。上游新闻特约摄影师 廖旭阳 王湛铭 摄影报道 投稿邮箱:syxw@vip.163
2025-03-05 10:41:00
武陵黑猪“拱”开致富门 重庆黔江新民村探索村民增收新模式
4月的武陵山腹地,满目青翠。在重庆市黔江区黄溪镇新民村,随着最后一批黑猪仔发放到农户手中,“家家饲养武陵黑猪”项目交出亮眼答卷。新民村驻村第一书记丁立告诉记者,两批157头仔猪覆
2025-05-01 09:55:00
数字电影《吊脚楼下的红舞鞋》第一次堪景
《吊脚楼下的红舞鞋》是一部反映武陵山区少数民族风情的青春励志电影,讲述了武陵山片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背景,通过成长与当地的少数民族青年走出山乡,大学毕业就职于都
2023-01-03 11:38:00
【“飞阅”中国】“天路”越武陵
...000米、桥隧比达78%,这条路被称作“天路”。鹤峰县位于武陵山腹地,群山环抱、翠峰延绵。2020年7月,宣鹤段建成通车,从此,鹤峰县告别无高速公路的历史,武陵山区开启了“县
2022-12-21 11: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华商网讯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官网于2025年11月7日公布重庆市石柱自治县万宝铅锌矿透水事故调查报告。2024年9月30日
2025-11-10 14:20:00
临沂职业学院成功获批2025年度山东省数字经济人才实训基地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5年度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名单,临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申报的“数字经济人才实训基地”成功获批
2025-11-10 14:35:00
告别“死记硬背”,有道自然拼读&阅读与表达课助孩子开启自主阅读新征程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英语学习的词汇量与难度逐步提升,如何帮助孩子科学高效地掌握单词、突破阅读瓶颈,成为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
2025-11-10 14:40:00
天津一高速公路未批先建,致一企业被迫关停损失上亿元,申请赔偿9年未果
图片来源:新黄河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绕城高速汉蔡路段一侧,有一座停业多年的大型厂区,由于长期闲置,内部早已荒废破败,杂草丛生
2025-11-10 14:55:00
近日,平安人寿邢台中心支公司完成一笔意外身故理赔,赔付金额达109.14万元。8月,客户吴先生(化名)在家中打扫高处卫生时不幸失足坠落
2025-11-10 15:00:00
《鲁砚谱》一书出版发行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山东省鲁砚协会首届常务副会长蒋洪深先生撰写的《鲁砚谱》一书由西冷印社出版发行,受到广大制砚爱好者和市民们的一致好评
2025-11-10 15:10:00
2025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在邯郸大名举办
图片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官网近日,以“保护与传承,活化与共赢——国际视野下古城墙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5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在邯郸市大名县举办
2025-11-10 15:13:00
近期“麻醉鱼”视频引发关注。视频内容为水产商户用“鱼麻药”使活鱼安静,从业者称长途运输用丁香酚等麻醉剂可降低活鱼损耗,然而这种看似高效的保活保鲜手段
2025-11-10 15:35:00
“纳入涉网安全管理范围的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应满足电网运行‘可观、可测、可控、可调’要求。”近日,国网龙海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组织专业技术骨干
2025-11-10 15:36:00
大皖新闻讯 两年前,大皖新闻报道了山西女老板郭永红实名举报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寿阳县公司负责人张某平违纪违法,之后被张某平无故当众扇打头部一事
2025-11-10 17:00:00
1岁宝宝食管遭灼伤,又是家中“小圆片”惹祸!青岛妇儿医院医生紧急提醒
鲁网11月10日讯一岁的小宝轩轩(化名)终于出院了。回想起半个月前带孩子就诊的一幕,轩轩妈妈忍不住后怕。当时,轩轩突发进食困难
2025-11-10 17:00:00
上饶新闻人以基层采风庆第 26 个中国记者节
11月8日,第26个中国记者节如约而至。上饶市20余名新闻媒体工作者以“脚”赴基层、以“眼”察实况、以“脑”悟内涵、以“笔”传心声
2025-11-10 17:06:00
铅山县实验小学开展第六期 “我为学校题校名”书法展示活动
近日,铅山县实验小学第六期“我为学校题校名”书法展示活动温情启幕。这场以笔为媒、以字为桥的活动,既让书法教育在校园扎根生长
2025-11-10 17:36:00
翰墨飘香 乐学有为
近日,山西老年大学举办的校园开放周活动中,书法课堂座无虚席。老师正在台上细致讲解书法作品精髓,台下学员们凝神聆听,认真记录要点
2025-11-10 17:36:00
河北新闻网讯(张伟东、王娜)这个药应该一天吃几次、这个药到底治啥病的、多种药应该怎么吃……近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AI数智药师正式上线
2025-11-10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