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一种,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失眠症可以孤立存在或与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及物质滥用共病,可伴随多种觉醒时功能损害。失眠症具有慢性化、复发性的特点,需积极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节奏和压力不断提高,睡眠疾病问题日益突出,睡眠健康引发高度关注!
据中国睡眠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有一半的受访者反应“入睡困难”,占比50.2%,其次是44.9%的人反映“易醒”
再具体依据人群来看,青少年(0-44岁)普遍存在的是难以入睡问题,而中老年(44岁以上)除此之外“醒后难以入睡”的现象也很普遍,在接诊的患者中,常常会遇到这些失眠情况,如凌晨三四点醒来,然后就很难再次入睡,或者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好久,但就是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结果天亮了。
如何去改善失眠,是相当大部分失眠患者的苦楚,从中医方面来辩证,失眠往往影响的原因是比较很多的。
第一是情绪的问题:
如果你情绪不好,就很容易思虑,这样子就很难入睡,用中医辩证,最常见的叫做“肝火扰心”,情绪不好容易动怒,然后肝郁化火,这个时候就出现火扰心神,这个是临床常见的症型。
第二:胃不和则卧不安
中医《黄帝内经》里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如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睡觉的时候出现胃疼或者往上反的胃液刺激到食道,就醒了,然后很难再睡,中医讲究的是“治病必求其本”,中医一般来讲,就不会去治疗失眠,而是治疗胃和食道为主。
第三: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这种症状多数女性偏多,比如说周身乏力、心悸、气短、月经量可能还会多,也有可能会少,因为气血不足,既可以量多,也可以量少,那么这种情况中医一般会采取益气养血的办法。
第四: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常伴有心悸、口干、潮热盗汗甚至严重的有五心烦热、舌红、苔少,中医可用滋阴降火、安神或者是益气养阴、安神的药方调理。
第五: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心火亢于上、肾水亏于下,即为肾阴不能抵制心火的亢盛,心火不能温养肾阴,引发心肾不交,它也会出现一些失眠,常伴有五心烦热、腰膝酸软,中医通常用的是一个交通心肾的治疗办法。
第六:痰浊蒙窍
痰浊蒙窃症状常常是舌苔黄厚腻或者是厚腻不黄,浑身没劲,特别的沉、懒、脑袋重,像紧箍咒戴着一样,反应迟钝、口苦、口粘、口干。
所以说失眠的原因挺多,在现实接诊中,我们的患者可能两三个证型同时存在,所以我们在开方子的时候两三个证型的药物会合用在一起。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因人施治,临床表现症状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并不完全相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