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年纪增加、久坐、盲目减肥或患肌少症,如何预防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28 17:17:00 来源:齐鲁晚报

有句话叫“存钱不如存肌肉”,肌肉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意味着力量和生命力。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过了一定年纪,肌肉就会大量流失,并且导致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人体全身共有600多块肌肉,一般来说,在40岁之前,肌肉的质量会逐渐增多,肌力逐渐增强,直到40岁左右时达到顶峰并保持,待50岁以后,人体骨骼肌的量逐渐减少、肌力逐渐下降。有研究发现,50岁以后人腿部肌肉的质量每年减少1%~2%,肌力每年减少1.5%~5%。

根据中国人群肌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为8.9%~38.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且随增龄肌少症的患病率显著增加,80岁及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可高达67.1%。

随着现代人工作、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久坐一族,加上现在全民化的减肥潮流,如果不注意减肥方式,也会增加肌肉的流失,肌少症的发生逐渐低龄化。

年纪增加、久坐、盲目减肥或患肌少症,如何预防

这是一张大腿MRI横断面显示的年轻健康人肌肉量和肌少症患者的肌肉量的对照

到底什么是肌少症?肌少症有什么危害?如何预防?今天就来详细说说。

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的概念由美国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欧文·罗斯(Irwin H.Rose)在1989年首次提出,是一种影响老年人的渐进性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丧失的疾病。

肌少症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容易跌倒,骨折,增加死亡风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年纪增加、久坐、盲目减肥或患肌少症,如何预防

肌少症根据病因大致分为原发性肌少症和继发性肌少症两类。原发性肌少症主要是与年龄相关的老化引起的,遗传因素是主要原因。

继发性肌少症主要与营养不良、疾病(比如糖尿病、限制人体活动的残疾及慢性心、肺、肝、肾疾病、脑血管疾病)、滥用药物、体育活动减少、不良的生活方式(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等有关。

已有证据表明,糖尿病是肌少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体育活动减少、不良生活方式是继发性肌少症的最常见原因。

肌少症致跌倒和骨折风险增加,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并与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认知障碍相关;可以导致患者运动功能失调、生活质量下降,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或长期需要别人照料,死亡风险增加。肌少症增加了住院风险,提高了住院期间的护理成本,增加了住院费用。

如何快速知道自己是否有肌少症?

肌少症的筛查可采用简单的五项评分问卷(SARC-F)量表。

年纪增加、久坐、盲目减肥或患肌少症,如何预防

另外还可采用步速测试和握力测量进行评估。

1.步速测试:6分钟行走试验,测试行进过程中的最大步速(在家可佩戴运动手表监测),如果6分钟内在最大步速≤0.8米/秒,则进一步测评计量确定诊断;若6分钟内的最大步速>0.8米/秒时,应进一步做手部握力测试筛查。

2.手握力测量:在静息情况下,优势手握力的正常值为男性握力>25kg,女性握力>18kg。如果握力正常,基本上可排除肌少症;若优势手的握力低于正常,需要进一步做肌量检查确定诊断。

肌少症如何预防和治疗?

确诊肌少症后,应区分是原发性肌少症,还是继发性肌少症。对继发性肌少症患者,应明确引起继发性肌少症的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1.病因治疗

对有基础疾病的肌少症患者,如糖尿病、慢性心、肺、肝、肾疾病、脑血管疾病患者,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促进运动锻炼,阻止和减缓肌肉量的减少和肌力减少很有帮助。

其中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治尤为重要,包括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血管并发症、血糖控制不良等。

研究表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血压、血脂及血糖控制,控制糖尿病的血管、神经病变,对预防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发生和阻止肌少症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年纪增加、久坐、盲目减肥或患肌少症,如何预防

少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合理饮食、不当生活习惯等等

2.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久坐不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与肌少症的发病明显相关,同时也是加速肌少症进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但能预防肌少症,也是治疗肌少症的最基础的治疗,建议老年人和肌少症患者及早改变这些不良生活方式。

3.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蛋白摄入

对于肌少症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推荐达到1.2~1.5g/kg,并且需要根据营养评估给予足够的能量和蛋白摄入;对于有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肌少症患者,及时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补充,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和多种维生素,减少肌肉蛋白的分解,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

4.运动干预

运动干预对肌少症的预防和治疗是很重要的。在营养补充足够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抗阻训练、有氧、拉伸和平衡运动以改善躯体功能,增加肌肉含量和力量。对于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在基础疾病控制稳定后,建议通过运动医学专科或营养专科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5.药物治疗

目前还没有以肌少症为适应证的药物,临床上治疗其他疾病的部分药物可能使肌肉获益,进而扩展用于肌少症。包括同化激素、活性维生素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生长激素等。

6.预防不良事件

肌少症患者还应注意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首先应进行不良事件的风险评估,包括衰弱状况、易跌倒和失能风险等的详细评估,从而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不良事件干预方案。预防肌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特别是预防、减少骨折,是肌少症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

(科普中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肥胖”的人也会得肌少症 可自测握力和步速初步判断
...一定意味着患者总体重量超过健康范围,而是指体脂肪和肌肉组织比例失衡。这一现象有可能在总体重量正常或超重的个体中出现。肥胖性肌少症不仅影响身体功能导致行动不便,也会导致许多健康
2024-03-08 09:35:00
哪8个是长寿的“硬指标”
...人口为主体,以人口为主体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超过这个年纪,就可以被称为活得很久了。专家们总结出8项重要的健康标准,每个人都要认真对照一下,看你符合多少项,活得越久越有可能。1、
2023-07-28 09:24:00
靠墙蹲降压,优于有氧运动!运动医学杂志综述
...、阻力运动等传统运动。等长运动也称为静态运动,是指肌肉收缩,而肌肉长度不改变,不产生关节运动。“靠墙蹲”、平板支撑、臀桥、踮脚尖(提踵)等,都是静态运动。研究发现,从降压效果
2024-05-29 09:36:00
千金难买老来瘦?不!瘦≠寿!
古语常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很多人认为年纪大了瘦一点更好,毕竟肥胖的人更容易出现三高等慢性疾病。但事实上,老年人真的是越瘦越好吗?其实不是这样的!体型偏瘦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往往患有
2023-11-17 14:28:00
儿童糖尿病患者减肥老大难,怎么科学减肥不复胖呢?学习下
我们有很多肥胖的小朋友减肥以后,又重新胖回来了,也就是复胖。那为什么会复胖呢?因为在节食的过程中,身体会陷入饥饿状态,容易造成肌肉不同程度的流失。而在体重下降的过程中,身体基础代
2023-06-25 09:11:00
揭秘!减肥成功后,为何血糖反而更稳定?专家这样说……
...护理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患者在成功减肥后,血糖水平反而变得更加稳定。以下是我对这些病例的总结和分析,以及对糖尿病患者减肥与血糖控制关系的揭秘。一、病例观察:减
2024-11-20 14:26:00
老年人出现握力下降为啥要重视,可能出现了哪些问题?一文解惑
...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握力这么重要。首先,握力体现的是肌肉力量,肌肉力量在老年人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维持肌肉力量,对健康至关重要。握力是体现肌肉力量的一个最简单的测量
2023-07-08 08:06:00
别滥用“减肥针”!过年吃胖了,为啥不来肥胖门诊?
...市第一医院南院的肥胖门诊大家还记得此前一度爆火的“减肥针”司美格鲁肽吗的?打了“减肥针”的人究竟减下去了吗?为何如今“减肥针”不再那么受追捧?小编邀请我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
2024-02-22 13:52:00
运动减肥 如何“步步为赢”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资料图片)运动减肥的本质,是通过运动额外增加能量消耗,并超过能量的摄入,达到新的能量平衡。饭是一口一口吃的,体重是一斤一斤长的,所以,减肥也要一步一步来。 了
2024-04-05 07:1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