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衢州银发专家退而不休 助力新农人走上振兴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04 00: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陈霞 通讯员 张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衢州以“银色人才库”为依托,以“培训一批学员、带动一方农民、助推一个产业”为目标,积极拓渠道搭平台,引领银发专家各尽其才,为现代新农人培育注入银发力量。

厚植新农人孵育土壤

64岁的陈健民退休前是衢州市首席果树专家,“果树农技推广是我的专业所长,也是我的兴趣所在,40年来我一直在做这项工作。”陈健民说,退休后,他加入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每个月定期上门指导农户种植柑橘,足迹遍布衢州各地。

“做农民喜欢的人、农村欢迎的人、农业需要的人。”退休4年间,陈健民牵头引进果树新品种,为果农编印技术模式图,发放数千份技术资料;举办科技培训40余场,科技下乡近500次,每年联系指导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种植大户10余家,建起约300人的果农微信交流群。

“深山里的蜂蜜,富了淳朴的蜂农,也甜了我的心头。”说起养蜂事业,年过七旬的陈兴龙脸上扬起甜蜜微笑。陈兴龙原任开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退休后“跨界”办起了中蜂养殖产业园,自学掌握中蜂养殖门道,年产蜂蜜近1500公斤。

陈兴龙说,中蜂养殖关键要有蜜源林,他上山种植了2万余株蜜源树,建起4个蜜源基地无偿提供给70多户蜂农使用。

如今,中蜂养殖已成为开化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每天上门找陈兴龙学习中蜂饲养、蜜源林种植技术的人越来越多。从生产到销售,他都为农户考虑,带头组建了“开化土蜂蜜共富联盟”,在全县开展“技术帮扶、物资帮忙、市场帮销”。在陈兴龙的带动下,1000余户低收入农户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市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相告,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银色人才库”资源,成立“乡村振兴银发讲师团”,120余名银发专家线上走进“空中课堂”、线下走进挂联基地,开展农技培训1500余场次。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培育、促进农民增收等主题,精心打造优柑栽培、中蜂养殖等百堂“银发专家精品课程”,受众5万余人次。

帮扶新农人创业就业

目前,全市共有110余名老专家结对280余名新农人,打造农村“双带”示范基地75个。如,江山市成立“田园翁兴农”老专家科技服务团,13名老专家结对13名青年农创客,开展技术传授、销售指导等帮扶工作。

“通过我的指导,养殖户的问题解决了,养鱼赚钱了,我很开心。”原市水产养殖首席专家刘亦秋说,退休后他受聘为开化县清水鱼养殖高级专家,从那时开始,他每周吃住在开化,每天下乡指导农户开展清水鱼养殖和相关课题研究工作,每周要在大山里跑300多公里路。开化清水鱼年产量达220万公斤,养殖户大大小小有200多家,刘亦秋手机里都存着他们的号码。

常山县蔬菜专家张法全退休前忙碌于农业生产一线。退休后,他结对辉埠镇才里村百亩蔬菜种植基地,隔三差五到田间地头走一走,指导传授蔬菜种植技术。基地负责人朱阿康是位残疾人,缺乏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张法全几乎每周一次下基地,从种植布局、品种选择、喷药施肥到采摘销售全程指导、跟踪对接。历经三年,朱阿康的蔬菜种植基地逐步扭亏为盈,年均纯利润20余万元,还带动周边5名村民就业。

市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共富育苗”行动,打造以衢江区“映山红老干部工作室”、龙游县“兴村百老慧”等为代表的“五老”专家工作室,根据农村创业骨干的业务发展需要,精准匹配银发专家开展“一对一”或组团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招引、技术指导等志愿服务,帮助化解生产发展难题,培育一批“会经营、善管理”的乡村产业振兴青年带头人。

助推农业提质升级

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我市建起现代农业“银领智库”,组织引导懂经济、懂政策、懂产业、懂市场的老干部老专家带“智”进村,持续开展产业调研、建言献策、助推发展行动,助力培育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江山市蜂业专家汪礼国投身“甜蜜事业”几十年,先后引进6个优质高产蜂种,加快蜂产业转型升级,使江山市的养蜂机械化率从3%提高到46%,近千个蜂场实现了蜂王浆、蜂蜜的机械化生产。他首创“蜂业旅游+电商”的新零售模式,与青年农创客结对,使江山每年蜂产品的电商营销额超过了7000万元。

2021年退休后,汪礼国先后举办13期科普培训班,培训蜂农1500余人次。在他的推动下,江山市养蜂产业化协会成为衢州市科协的函授大学,并在2021年底,牵手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创建“衢州市博士工作站”,2023年6月,升级为“浙江省博士创新站”,为江山蜂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其他诸如张法全创新研发LED光源育苗技术,改变传统育苗方式,帮助山区县农业生产突破了“靠天吃饭”的局限;衢江区文化达人周小平退休后,心系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多次带队赴杜泽、大洲老街实地走访调研,为老街的复古改造和文旅开发献计献策……衢州银发专家退而不休,处处发光发热。

市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组织百名银发专家结对百名新农人,打造百个老年学堂开设百堂素质提升课程,持续放大“银色人才库”、银发专家工作室和老年教育人才“聚宝盆”效应,助力壮大乡村振兴生力军,新老接力走好共富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发展壮大“新农人”队伍,让更多的“新农人”领跑乡村振兴路,筑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广大干部群众要持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能力素质,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
2024-05-18 08:01:00
城·事(556)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新农人”领跑乡村振兴路
...次,这些“新农人”在广袤田间大显身手,持续领跑乡村振兴路。紧扣农时农需,高素质农民培育“接地气”高素质农民又称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与传统农民相比
2024-01-07 18:26:00
青春作伴好还乡,扬子晚报“新农人”主题融媒体行动正式启动
来源:扬子晚报启动仪式7月12日上午,“2024江苏新农人创业分享会暨‘新农人代言复兴路——青春作伴好还乡’大型融媒体行动启动仪式”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
2024-07-15 15:42:00
本文转自:大理日报□特约记者 杨福军 通讯员 钏志鑫 杨莹思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永平县北斗乡梅花村最大的改变是一批“新农人”变身“兴农人”,他们“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
2023-04-17 01:19:00
张家港市凤凰镇:“乐桃一夏”甜蜜时 “海棠益农”振兴路
为进一步推进凤凰镇农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水蜜桃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7月20日上午,凤凰镇在双创中心乡村振兴大学堂举办了“乐桃一夏”蜜桃生活节暨“海棠益农”党建
2023-07-23 09:57:00
青海海东:    “新农人”领跑乡村振兴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青海海东:“新农人”领跑乡村振兴路◎新华社记者 解统强立秋过后,河湟谷地风光旖旎。走进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田畴沃野麦浪滚滚,乡间村野游人如织。伴随着阵阵嗡鸣声,
2023-09-11 02:26:00
“新农人”返乡种番薯 领跑乡村振兴路
...用村民参与田间管理——“新农人”返乡种番薯领跑乡村振兴路农户在田间采挖番薯。本报记者 余少林摄连日来,长乐区文岭镇前董村处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番薯田中,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
2023-12-20 08:06:00
田东县:“新农人”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正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示范带领乡亲们齐心走好乡村振兴路。据了解,田东县以加快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工作主线,以列入国家乡村建设项目库推进工作试点县为契机,精准实施引才
2023-05-15 18:19:00
在田间地头追逐现代化的“新农人”
...晒场、粮食烘干全程机械化,助力农村现代农业发展走上振兴路。此外,农忙时,他的一个基地需要多人参与辅助用工,全部使用当地农民工;农闲时,谢阿林就带动当地流转土地农民一起学习和研
2024-01-05 03: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