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新农人”返乡种番薯 领跑乡村振兴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20 08: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从180多个品种中选出最合适的,雇用村民参与田间管理——

“新农人”返乡种番薯领跑乡村振兴路

“新农人”返乡种番薯 领跑乡村振兴路

农户在田间采挖番薯。本报记者 余少林摄

连日来,长乐区文岭镇前董村处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番薯田中,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收成熟的番薯,去泥、分拣、装袋。在一辆大卡车边,新收获的番薯成筐码放着,18名村民将一个个红彤彤、胖乎乎的红薯分拣、装箱、搬运上车,好一派忙碌景象。

看着一箱箱番薯被拉走,村民董志好露出开心的笑容。

大卡车进村,已成为前董村每天的常态。“今年,百薯节在镇上举行,打响了文岭番薯的名气,番薯更不愁卖了,已销往泉州以及浙江、江苏、广东等地。”董志好告诉记者,“番薯303”个头均匀,红皮红心,口感松软香甜,深受市场欢迎。“今年村里种植面积达1000亩。我这里就种了300亩,共产出600余吨,预计纯利润90万元。”

前董村党总支书记董自勇告诉记者,前董村多为沙地,日晒充足,种出的番薯富含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口感香甜,深受市场欢迎。往年,都是外地商贩来村里收购农产品,村里农户多为老人,没有签买卖合同的概念,商贩订货时便不给定金,只做口头约定。由于并无正规手续,交易常因市场变动而遭到大批量跑单、压价等违约行为,导致农户无处维权。

2016年,在外地工作的董明与父亲董志好联系时,了解到村中农户遇到的难题,便决定回乡与父亲一起创业,成为“新农人”。为了不再受制于人,董明决定主动出击,夺回定价权。他背上背包,装着村中出产的白萝卜、番薯等农作物,只身前往各地市场,与摊位老板进行沟通。

“其间,也因为不熟悉市场、农产品尚无知名度等被拒绝、被骗过,历经不少曲折。”董明回忆,最终,优质的农产品让他争取到了一些稳定的供货点和合作商。村中随时配合开出溯源证明,也保障了出货速度,让更多商家愿意与他合作。如今,合作最久的供货点,与他们合作已超过6年。

在寻找稳定供货点与合作商的同时,董明还不忘推陈出新,考察各地的天气、土壤及当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带回不少其他番薯品种的秧苗,在自家地里进行混种,对比效果,择优选种。“现在市场上不仅对番薯的口感有要求,还对番薯的‘颜值’也开始有了标准,年轻人更喜欢好吃又好看的番薯。”

在选种过程中,由广东引进的“番薯303”条形、产量稳定,品质超过以前的任何品种,从180多个番薯样品中脱颖而出,并在去年试种后成功卖出高价。验证了经济效益,董明便逐步扩张种植土地,并将“番薯303”向周边农户推广,如今该品种覆盖村中超过90%的土地。

“现在市场扩张,你们的种植面积也变大了,怎么不考虑做个合作社呢?”今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董明从北方朋友那里了解到合作社的运营模式,父子便与其他3名村民联手,成立新农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村民可凭土地、技术等入股,有地的出地,有技术的技术助力,种植出的农产品,则由合作社进行代卖,实现多方共赢。

这份番薯的甜意,不仅蔓延至全国,还甜上了村民的心头。如今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在经营过程中,田间农活需要更多的人手,董志好优先雇用村民参与田间管理,“现在装车工人就雇了18个,田间长工5个、短工5个,长工月收入6000余元,短工收入每天200余元,改善村民的生活。”

“现在,长乐的交通网络日益通畅,我们向外地运送农产品也更加方便,相信之后的市场会更广阔。接下来,我打算继续把种植面积扩大,有意识地培养一些有专业技术的工人,在改善村民生活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番薯质量,将前董番薯推向更远的地方。”谈及未来,董明信心满满。

当年,陈振龙冒死带回番薯藤,救了千万中国人,而在当下,由“新农人”创建的新农源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富农达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他的精神传承下来,带领村民走向乡村振兴。“今年,长乐番薯种植系统上榜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们将再接再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径,切实做好土特产文章,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产业保障,让村民生活更加有滋有味。”董自勇表示。(全文共1638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0 0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发展壮大“新农人”队伍,让更多的“新农人”领跑乡村振兴路,筑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广大干部群众要持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能力素质,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
2024-05-18 08:01:00
田东县:“新农人”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正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示范带领乡亲们齐心走好乡村振兴路。据了解,田东县以加快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工作主线,以列入国家乡村建设项目库推进工作试点县为契机,精准实施引才
2023-05-15 18:19:00
城·事(556)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新农人”领跑乡村振兴路
...次,这些“新农人”在广袤田间大显身手,持续领跑乡村振兴路。紧扣农时农需,高素质农民培育“接地气”高素质农民又称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与传统农民相比
2024-01-07 18:26:00
青海海东:    “新农人”领跑乡村振兴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青海海东:“新农人”领跑乡村振兴路◎新华社记者 解统强立秋过后,河湟谷地风光旖旎。走进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田畴沃野麦浪滚滚,乡间村野游人如织。伴随着阵阵嗡鸣声,
2023-09-11 02:26:00
电白霞洞:带着“土特产”走乡村振兴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电白霞洞镇,历史文化厚重、特色产业丰富,主要有荔枝、番薯、丝苗米等产业。其中荔枝种植面积高达8万亩,品种有白糖罂、白腊、黑叶、先进奉、凤鸡头等,平均年
2024-04-23 00:03:00
青春作伴好还乡,扬子晚报“新农人”主题融媒体行动正式启动
来源:扬子晚报启动仪式7月12日上午,“2024江苏新农人创业分享会暨‘新农人代言复兴路——青春作伴好还乡’大型融媒体行动启动仪式”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
2024-07-15 15:42:00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多肉植物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记鹿泉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张志远□本报记者 杜倩倩 通讯员 张 洁5月24日,记者来到鹿泉区黄壁庄镇田村千汇多肉基地,负责人张志远
2023-05-26 06:21:00
衢州银发专家退而不休 助力新农人走上振兴路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记者 陈霞 通讯员 张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衢州以“银色人才库”为依托,以“培训一批学员、带动一方农民、助推一个产业”为目标,积
2024-06-04 00:55:00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小肉鸽“飞”向大市场,乡村路网编织幸福图景
...体面貌发生巨变,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央广网特别推出《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系列报道,沿着“四好农村路”,访村落、进田园、看产业,探寻乡土文脉,纵观发展变
2025-03-01 16:5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权威发布丨节气交替之际,这份中医养生指南请收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8月14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鲁医健康说”——筑牢健康防线·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5-08-14 19:18:00
有一种生活叫黔西南|一碗羊肉粉,地道“酱香”味
“老板,这是我的粉吧?”身体前倾,双手微举,手指触碰到瓷碗边缘的瞬间,陈娅忍不住说了声,“哇,这个好烫。”8月13日上午
2025-08-14 19: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雁峰谈子宫腺肌症,中医帮你“缓解疼痛”
刘雁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为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之嫡孙女首都国医名师肖承悰教授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
2025-08-14 16:08:00
突然感冒发热、嗓子疼?当心“续命空调”变成“健康刺客”
近期,不少人出现发热、嗓子疼,咳嗽以及全身肌肉疼痛等感冒症状。在炎热的伏天,当人们将注意力放在防暑降温上时,在冬春季更为常见的感冒却在夏天频频出现
2025-08-14 11:52:00
北京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任加峰医生:下雨就关节痛?壮医认为可能是天、地、人三气断联了
任加峰副主任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医经筋疗法”第五代传承人,师承经筋泰斗黄敬伟之嫡传人黄艺教授,从医30余年,擅长运用“非遗壮医经筋疗法”手势手法
2025-08-13 14:14:00
青少年抑郁:别让“隐形的痛”困住青春
当15岁的小林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连续一周拒绝上学时,妈妈第一次意识到,孩子口中的“没意思”或许不只是青春期的叛逆。近年来
2025-08-13 14:26:00
抗组胺药被列入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近期,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
2025-08-13 14:2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乔占兵:肿瘤是不治之症吗?
乔占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进修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长期从事肿瘤的医疗
2025-08-13 15:15:00
便秘自救指南:摆脱泻药依赖 10款缓解便秘产品深度解析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工厂”和“排毒器官”,它的健康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便秘问题却困扰着众多现代人,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4
2025-08-13 16:50:00
立秋食养正当时:燕安居以鲜燕窝诠释节气里的温润守护
时光流转,转眼间已到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不仅预示着夏去秋来,更承载着"阳消阴长"的养生智慧。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收
2025-08-13 17:06:00
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绿A冻龄虾青素为延缓衰老“加码”
在当下外卖平台激战正酣、高油高糖外卖屡屡引发公众血糖焦虑的背景下,营养学专家给出了一份科学“抗老食谱”: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
2025-08-13 17:07:00
美食争霸赛来了,德州鲜味虾肴出战,快给家乡味道投一票!
山东虾味江湖,风云再起!“虾”路相逢·山东虾味鲜美食争霸赛即将火热开赛!8月14日—17日德州鲜味虾肴将携运河之畔的鲜美精髓强势出征!此刻每一票都是让德州风味“燃”爆全场的燎原星
2025-08-13 18:00:00
健康问太和 | 骨科机器人助力微创手术 破解跟骨骨折治疗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跟骨,俗称“脚后跟”,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也是人体负重和行走的重要支撑。当受到强大外力冲击时
2025-08-13 20:10:00
11个月女婴确诊先天巨结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帮其解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梅董昱近日,一名家长抱着孩子走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小儿外科的诊室。“医生,我们孩子一直便秘
2025-08-13 23:36:00
女子采到巨型蘑菇 网友:第一眼以为是冬瓜
齐齐哈尔一女子挖到巨型蘑菇,称重超8斤,需要两只手才能抱起。
2025-08-13 2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