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挖开朱元璋孙子的墓,发现一水池,是怎么回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5 11: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我国古代实行厚葬,墓中总会有一些生前的珍宝,这样就会诞生盗墓贼,有盗墓贼就会有反盗墓的方法存在。在我国古代有着各种各样的防止盗墓的方法,轻则恐吓,诅咒,重则就有流沙,暗箭等可以伤及姓名的措施,当然也有一些奇怪的东西,我们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挖开朱元璋孙子的墓,发现一水池,是怎么回事

朱棣总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朱高炽,即明仁宗,次子是汉王朱高煦,藩云南(后易地),三子就是赵王朱高燧,朱高煦和朱高燧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想练手害死太子朱高炽,不过事情败露,朱棣知道以后,非常生气,但是在太子朱高炽的请求下并没有怎么惩罚他们。

挖开朱元璋孙子的墓,发现一水池,是怎么回事

朱高炽去世以后,传为给自己的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又想害自己的侄子,就像他们的父亲一样,从侄子的手中夺走皇位,不过也没有成功,朱高煦被废为庶人,在铜缸内被活活烤死。朱高燧因朱瞻基的宽恕,被贬到安阳。

挖开朱元璋孙子的墓,发现一水池,是怎么回事

朱高燧的墓就就在安阳,当人们打开墓葬的时候发现墓葬中有一个巨大水池,众人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一开始人们认为这是地下积水造成的,后来直接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水池是人工修建的,一般的人都不想葬在水中,为什么朱高燧要专门挖一个水池呢?

挖开朱元璋孙子的墓,发现一水池,是怎么回事

考古专家看了以后,经过讨论,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点是估计是为了风水,墓葬都想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所以朱高燧就在墓中修建了一个水池。

挖开朱元璋孙子的墓,发现一水池,是怎么回事

另外一种说法是为了防盗,古人在墓室内棺椁四周挖凿深水沟,用水环围墓棺,在墓门前面设一艘小舟,盗墓贼想要盗宝物,就得渡河,如果真的乘舟而渡则中了诡计,踏上小船就会立马翻了。这在盗墓贼口中叫做“万丈深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3: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古墓从没被盗,为何飘出现代毛巾?考古队挖掘后发现了什么?
...主的夫人有很大关系。考古专家研究后发现,墓主应该是朱元璋的曾孙朱瞻垍,他当年被封梁庄王,地位相当尊贵。可惜30岁就因病去世了。王妃跟他伉俪情深,一直没有走出悲痛,不到10年也
2024-06-29 13:57:00
朱元璋女儿墓中发现有活人住了37年,是怎么回事
...人,福清公主的陵墓便是其中之一。在1998年,南京发现朱元璋女儿墓,进入墓中发现有活人住了37年,怎么回事? 这其实就是因为守墓人的存在,福清公主是朱元璋的女儿,这位公主可
2024-10-07 12:19:00
宫女被当陪葬品埋入皇陵,靠生吃活蛇延命,直到盗墓贼闯入才逃脱
...值的时代呼唤。【皇帝驾崩,生死全凭一念间】洪武初,朱元璋建大明,都南京,遣郑和远航西洋,挥师北定蒙古,国势日盛。然其政亦暴,集权专制,设酷刑密监,以固皇权,后世称之为“刽子手
2024-11-05 10:38:00
南宋皇帝死后头骨为何被盗墓贼制成了杯具
...不释手,放置于皇宫作为难得的收藏。近百年后,明太祖朱元璋横空出世,击败蒙古铁骑,建立了明朝。而在元朝皇宫中,朱元璋听闻手下人报告了此事,终于寻得了这件代表南宋悲惨历史的杯具。
2023-01-07 13:41:00
朱元璋的明孝陵为何600年无人敢盗,还能让康熙见一次拜一次
...陵墓,都是无数盗墓贼心之所向的地方。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600年却无人敢盗,还能让康熙见一次拜一次?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机?地理位置独特明孝陵从1381年开始修建,一
2023-01-11 14:46:00
最幸运的古墓,盗墓贼挖15米放弃,却想不到离1吨黄金仅差5厘米
...后最看重的是什么呢?自然是陵寝的安全,以及如何防止盗墓贼侵扰。不过,即便他们保护工作做得再好,陵墓修得再隐蔽,也很难防止后世盗墓贼的入侵。我国的盗墓行业早从三国时期就起步了,
2025-03-17 03:10:00
为何太监供岳飞、盗墓供曹操、做生意供关公、青楼供吕洞宾?
...与岳飞之间都很难挂钩,为何太监要供奉岳飞呢?原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吸取古代太监弄权的教训,曾在《皇明祖训》中,严令禁止宦官(也就是太监)干政,他最痛恨的就是太监祸乱朝政,因
2024-12-26 09:04:00
为什么盗墓贼要拜曹操,是什么原因?
...义无反顾地回来了,这便是忠君爱国的表现。到了明朝,朱元璋为了监督百官曾设立了东厂,于是一时之间,宦官走上了权力巅峰。不过到了后来,宦官一再被打压,他们为了明哲保身,只有通过祭
2022-12-25 11:50:00
朱元璋的下葬过程有多恐怖?让人胆战心惊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在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过程中,朱元璋展现出了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他统治期间,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早年的贫苦生活让朱元璋深知江山社
2024-06-04 17: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