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丧偶儿媳扶养老人 可否要求分得遗产?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4-06 06: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

老人育有三个儿子,在二儿子去世之后老人一直与二儿媳一同生活,老人去世之后,孙子诉至法院要求分割老人的遗产,而二儿媳认为自己作为丧偶儿媳与公公共同居住,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应作为继承人分配老人的遗产,会获得法院的支持吗?

基本案情

老人孟某育有三个儿子。小儿子2003年去世,留有一子小孟,二儿子2019年去世,二儿子去世之后老人一直和二儿媳生活在同一院落,直至2022年老人去世。

老人孟某去世之后,孙子小孟起诉至法院,要求分割老人的遗产。庭审过程中,二儿媳提交证据证明,自从老人的二儿子去世以后,自己作为丧偶儿媳与公公共同居住在同一院落,不仅悉心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在老人住院时也对其进行护理,甚至借款5万余元给老人看病,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应作为继承人分配老人的遗产。

一审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中“尽了主要赡养义务”,需考虑三个方面因素,一是在经济上为老人提供了扶助、供养,老人主要依靠其提供的经济条件生活;二是为老人日常生活提供帮助;三是对老人的帮助具有长期性、经常性。

结合在案证据,二儿媳在老人去世前确实对老人进行了照顾,老人住院期间也进行了陪护,可以视为对老人履行了部分照顾、扶养义务,但尚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不能由此取得第一顺序继承人资格。考虑到本案实际情况,二儿媳在老人去世前,确实对老人进行了较多扶养,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大儿子不服,提起上诉,认为二儿媳和其他继承人相比,没有尽到更多的赡养义务,无权参与老人财产的分配。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该条后半部分是为了倡导爱老、敬老、养老的社会风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继承人以外的其他普通人也能参与到被继承人的扶养中,尽可能多方位地为老人创造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

此处的“较多”并非是与其他继承人相比较,而是与其他没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相比较,故而才规定“可以分得适当”遗产而非“应当分得相应”遗产。二儿媳尽到了相较于其他继承人之外的普通人更多的义务,可以适当酌定分得部分遗产。

法官提示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法典关于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参与继承以及关于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参与继承的规定,打破了基于血缘关系而发生法定继承的惯例,鼓励更多的人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使老人能够安度幸福的晚年。这既立足于中国老龄化的基本国情,又符合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将情理与法理融合,真正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爱护老人就是爱护明天的自己,要常怀敬老之心,笃行扶老之事,营造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风尚。

据山东高法微信公众号、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女子丧偶后依然照料婆婆,继承婆婆遗产遭拒:村上没这规矩
...无明显不同。我国关于继承的法规明确规定了继承是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的,被继承人尚在人世的,在其同意的情况下处理其财产在法律上叫“赠与”,而不是继承。被继承人有遗嘱的,必须按照
2024-08-12 10:40:00
公婆将房产赠与儿媳,其他子女不服欲要回,法院:儿媳已尽遗赠约定义务,遗赠扶养协议有效
...未规定儿媳对公婆有法定扶养义务,顾平也非二老的法定继承人,所以顾平作为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并无不当。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方和扶养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订立,且是双务、有偿协议。
2023-12-13 16:23:00
儿媳尽到扶养送终义务,按协议办
...定儿媳对公婆有法定扶养义务,顾平也非两位老人的法定继承人,所以其作为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并无不当。并且,顾平尽到了照顾、供养及为两位老人送终的约定义务。所以,顾平是该遗赠扶
2024-01-05 01:29:00
...融洽。因此,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李芳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相关遗产。此外,周刚作为继承人之一并未放弃继承,在其死亡后,李芳及其子女作为周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依法对周刚应当继
2023-11-23 17:40:00
八旬老人被撞倒后遭碾轧不幸身亡,肇事司机赔偿后,大女儿和小女婿闹上法庭
...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考虑到这场纠纷发生在亲属之间,法院决定先进行调解。经过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老人的大女儿汪女士拿走赔偿金中的16万
2023-01-19 08:39:00
77岁继母意外去世,遗产如何分配?
...子女因遗产分割问题反目,继孙子和继孙媳更是擅自将被继承人的银行遗产取出并销户,一场涉及三代人、五个家庭的现实版“继承人”大战上演。被继承人王某甲于1976年与吴某(已故)结婚
2024-02-21 00:03:00
照顾瘫痪公爹的儿媳拿到了抚恤金
...了两难: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儿媳并不是公公的遗产继承人,确实无权分割公公的抚恤金,但这起案件背后也存在着隐情,如果就这样一判了之,案子结了,事却未了,自己也难以心安。“法院
2024-05-07 17:39:00
85岁老人要求分继子遗产,法官上门巧妙化解矛盾
...,继子李力车祸死亡,死后留下一套安置房屋,张萍作为继承人要求分割案涉房屋。看似简单的继承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家庭关系复杂、婆媳关系不和,当事人双方沟通难;原告年事
2023-02-18 21:16:00
儿媳赡养老人,是否有继承权
...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因此,张某获得继承权的前提是“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对此如果其他继承人有异议,她需要举证证明。
2023-04-24 14:2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动车上的“生命共鸣”:一句“你多喝点水”,牵起警民情与母子思
2025年6月4日,C6512次动车穿梭在山河之间,车厢内一段因关怀而起的故事,正悄然串联起跨越时光的温情——乘警冯越一句“你多喝点水”
2025-09-09 15:10:00
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携礼赴济宁,上门祝贺宝妈喜添丁!
金秋九月,喜报频传。9月3日清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报喜中心团队带着500元宝宝成长基金和专属嘉乐宝宝的婴儿车,专程赶往山东济宁孙女士家中
2025-09-09 15:17:00
“90后”男幼师杨龙:铁汉带娃也柔情
讲故事、画画、做实验、设计游戏、创设环境、扎辫子、洗杯子……一提到幼儿园教师,不少人会想到细腻温柔的“红颜巾帼”。然而
2025-09-09 20:45:00
【视评】一中学女生被多人霸凌,广西苍梧应当反思什么
广西苍梧的一个中学女生被欺凌,她无助地跪在地上,被泼水、扯头发、扇巴掌。没料到,欺凌者还比出了剪刀手的手势在炫耀。这些画面令人心痛
2025-09-09 12:52:00
AI看东营 | 白露:告别夏末躁动 迎来澄澈清秋
白露至,秋意深。凉夜长,暑气收,白露,秋夜的薄纱轻覆,晨起的微寒初透。白露,告别夏末躁动,迎来澄澈清秋。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
2025-09-08 09:10:00
微视频 |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2025-09-08 19:33:00
西安双胞胎姐妹人生相似度90% 75岁了仍是彼此最亲的人
同上一所幼儿园、小学,上山下乡时在同一个村子劳动,就业时进了同一家单位,俩人同一天结婚,丈夫也都是军人。75岁的刘英平
2025-09-08 21:36:00
高中生厌学 从长治跑到太原
一名17岁的高二女生因出现厌学情绪,加之与家人沟通不畅,独自从长治来到太原。9月6日,家长赶至太原,在网格员和民警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孩子
2025-09-07 16:36:00
拾光记|钟燕玲:不把自己当病人,日子照样有滋有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牟静萍钟燕玲的抗病故事,要从2007年的一场高烧说起。当时她连续三天发烧,如厕时发现小便呈深色
2025-09-06 10:35:00
41年前从合肥大兴集被抱养到砀山,她如今希望寻到亲生父母
大皖新闻讯 张娟今年41岁,自幼被抱养到砀山,成长生活美满幸福,养父母对她视如己出。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张娟想找到亲生父母
2025-09-06 15:05:00
继母打骂致12岁女孩离家,12年后生母得知消息将女儿寻回:我对不起她,不知该如何面对
大皖新闻讯 “她跟着前夫生活期间失踪,现在找到她我心情特别复杂,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近日,贵州黄女士与女儿分散20年后再见面的视频在网上传播
2025-09-06 18:35:00
上犹县人民法院开学季集中发放案款36万余元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黄慧敏)9月3日晚,上犹县人民法院为15名务工人员集中发放案款,同时结合开学季时间节点,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课
2025-09-05 16:44: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中的真情守护
护士是陪着患者走夜路的人,虽然不能改变夜的黑,但她们的陪伴可以增加患者走过夜路的勇气。病房中的焦虑六十一岁的李大爷,既往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2025-09-05 17:05:00
读城记|破闷之道
文|周恒祥夜半被孩子饲养的宠物小仓鼠发出的怪叫声惊醒,想想自己的闹心事,再也睡不着,望着漆黑的屋顶,突然觉得憋闷得慌。便打开手机
2025-09-05 22:11:00
上善若心:我人生价值——真善美的道德准则
“上善若水”,老子之言,流传千古,世人皆知水之柔韧、谦下、利物不争,以为至善之喻。然余独思之,水之善,终归外在之行迹;真正之善
2025-09-05 13: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