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应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8-28 09: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新文科建设始于2018年,至今已走过5年历程。当前,一些地方高校在推进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资源紧缺、观念守旧、动力不足等问题。如何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在笔者看来,抓住以下四个方面尤显紧要。

计划落地三抓手:专业、课程、模式

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是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的新文科建设三大重要抓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专业优化旨在顺应新形势、接纳新技术,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度融合,发展文科类新专业,改造升级传统文科专业,实现文科专业与理工农医专业深度融合。地方高校多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对人才市场冷热变化反应敏锐。专业决定学校兴衰,淘汰过时专业,改造升级需求稳定的传统专业,兴办扶持新技术催生、文理交叉衍生出来的新专业,培育打造特色品牌优势专业,应是地方高校专业优化的必然选择。

基于新科技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工种、新岗位等,对文科人才的知识构成、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文科建设以课程的优化组合为切入点,聚焦课程体系构建,相对而言成本较低、阻力较小、操作性强。对于高校来说,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要鼓励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特别是那些引领文明进步、撬动社会变革的新技术赋能文科教育的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这是课程提质的核心要义。

模式创新,贵在人才培养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增进学界业界优势互补,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高校应当努力开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可供学生多元化选择的培养菜单,辅修制、双学位、微专业等多种学习形式并存;增设公选修、专题讲坛;建立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学分银行,推进院内/院际跨界融合施教,跨学院联合培养;增进与当地各类组织“双协同”,把校企、校社等合作做实做细,努力提高文科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习形式上,可以采取线上、线下、混合等多种教学形式,以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资源配置三要素:师资、经费、机制

师资是专业与课程建设最重要、最基础的资源配置。跨界课程、交叉课程、新技术实践类课程的师资储备不足,实践经验欠缺,是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遇到的共性问题。当前,高校需要制定与新人才培养方案、新课程体系相匹配的新文科师资培养专项计划,专兼结合,引培并举,加速配备,强化培训,迈开新文科建设的关键一步。

数智时代,办文科专业“省钱”的传统认知已经被新文科建设颠覆,文科实验室建设正成为“刚需”。新文科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基础调研、方案论证、人员培训、教材编写、实验实训室建设及设备购置等。对此,高校的决策者要具备足够的前瞻意识。

新文科建设牵涉多学院、多部门参与,跨部门资源如何统筹协调、合理调度,实现非共建资源打通共享,如何破除条块分割带来的部门保护主义,这些都需要校级层面的顶层设计来协调。怎样鼓励教师积极主动新开课、开新课,服务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跨学院上课怎样计算工作量,教师跨界教学科研项目怎样申报与进行成果认定等,所有已知或未知的新矛盾、新问题,都有待立新规、早布局。好的政策供给、激励机制、资源利用,是保障新文科建设顺利推进最重要的资源配置。

推进路径三条线:嫁接、交叉、融通

大设计、中构架、小开口,从课程体系构建优化入手,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好、风险可控,可以少走弯路,避免大起大落。

嫁接、交叉是具象性描述,指的是新文科建设特别是新文科视域下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基本路径。

嫁接,即以原有文科专业课程为主干,将拟开新科技课程直接施行高枝嫁接,以最便捷快速的方式完成文理课程交互对接。高校可以开列出与文科专业关联度最高、实用性最强的新兴科学技术类课程清单,按照语言文学类、财经类、政法管理类等若干文科大类,编制文理交叉、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的课程体系。通过开发一批、开设一批、交叉融合一批,将影响时代最广泛最重要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基因工程、虚拟现实技术等新科技知识,基于教学资源、设备设施条件、学情校情、实施难易程度等实际,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融入文科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之中。努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文理、文文兼容,这既是新文科建设的初衷,也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多学科融合发展已成为未来趋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知识的交叉早已不局限于单一学科、单一专业、单一课程。工+文、理+文、医+文、文+文……许多前所未有的新专业、新课程会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应运而生,且生生不息。其中,“人文/社科+技术”尤其值得关注。

融通,既是路径手段,也可视为目的。高校可拟定大文科类专业课程修读指南,规定文科生必修的理科类课程菜单以及课时、学分占比等,学生可不受现有院系和专业限制,跨院系自主选课,按要求完成相应学分。当文理融通课程有了一定积累,有望顺理成章地生发出一些交叉特质鲜明的新学科新专业,初露端倪的交叉学院正是其必然产物。

效果考评看三力:适变力、贯通力、发展力

当前,新文科建设还缺乏一套成熟完备的考核评价办法和标准。高校不妨新老结合,给出参考标准。按照成果产出导向理念,文科教育的质量标准基本等同于文科生的能力标准。习惯上文科生能力评价主要看两力——基本力与拓展力。基本力即专业胜任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新技术运用能力。拓展力则包含以下三“力”。

一是适变力,即适应环境、趋势、挑战的能力。新文科教育的一大目的,是为在传统文科教育框架内学习的学生增加适时应变能力。忽略了这一条,新文科教育的意义便打了折扣。

二是贯通力,也可以叫作融通力,是将知识融会贯通为己所用的能力。学科专业区分、社会分工越细越窄,越是需要增强这方面的能力。当下,强调文科生学习运用自然科学知识的贯通能力尤为重要。

三是发展力,它关注的不只是当下,还有未来。诚如教育家杜威所言,如果我们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做明天的事”,就真有可能“剥夺他们的未来”。发展力的赋予,部分来自学生自己,更多的来自学校和教师。学习力决定了发展力,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力基础,也就意味着打好了发展力的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新时代地方高校文科发展的路径思考刘培军学界笔谈刘培军文科是大学的灵魂,一流的大学,需要有一流文科。地方高校尤其要重视文科建设,文理科间的相互支撑、交融和砥砺,方
2024-03-25 07:39:00
...践层面来看,产教“合而不融”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文科类职业院校相对于理工类职业院校在办学特色、专业优势等方面不够突出,部分校企合作停留在协议层面或劳务用工的表层,企业未能深
2023-08-29 09:13:00
...型带动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高教强省背景下,随着新文科人才培养研究的深入、教育新形势的变化,培养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重要趋势。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须强化新文科理念引
2024-05-07 14:31: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新文科背景下促进卓越语文教师培养随着新文科建设的逐步推进,文科拔尖学生培养与文科专业卓越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高度叠加重合,统摄于新文
2023-06-30 09:06:00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以新文科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胡淇研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现实问题,我们擘画
2024-01-10 07:07:00
...教育报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多维发力 新思路培养新文科人才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新文科建设对高等教育外语教学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也创造了新条件、新机遇
2023-12-20 09:06:00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 年)》要求新文科人才的培养要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具备创新实践能力、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复合型人才。习
2025-07-14 15:05: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西安财经大学新文科背景下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新文科建设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肩负
2024-04-19 09:29: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王迪新文科建设将突破学科界域作为着力点,旨在构建代表中国符号、彰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推进传统文科升级,能够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新指引力量。尤其新
2024-05-10 06:0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黄河科技学院5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点赞!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
2025-11-13 10:56:00
北京青年报讯(记者雷嘉)教育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旨在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础,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11-13 07:56:00
“人才池”对接“练兵场” 校局共筑现代公安铁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韩永周)11月6日,湖北警官学院与十堰市公安局举行“合作共建交流周”启动式,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2025-11-12 11:15:00
郑州技师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 擘画发展新蓝图
大河网讯 为精准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向,科学谋划学院未来五年发展蓝图,11月10日下午,郑州技师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
2025-11-12 16:36:00
“最萌中轴线”儿童艺术画展11月天津开展,共赴童真文化之约 扫码阅读手机版
2025年11月4日,“最萌中轴线”儿童艺术画展在河西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一层中厅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作为“童绘中轴·千年文脉”北京中轴线儿童艺术画展的巡展接力
2025-11-12 17:01:00
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参加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省级三等奖2项,充分展现出鲁医学子扎实的数学应用能力
2025-11-12 17:08:00
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在山东省学校急救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鲁网11月12日讯日前,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红十字会主办,临沂职业学院、临沂市教育局、临沂市红十字会承办的山东省第三届学校急救知识和技能大赛在临沂举行
2025-11-12 17:09:00
齐鲁医药学院教师在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斩获双奖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2025年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南京理工大学顺利落幕
2025-11-12 17:10:00
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总决赛喜获佳绩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总决赛结果揭晓。由齐鲁医药学院刘晓梅老师指导
2025-11-12 17:11:00
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在2025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山东赛区)中喜获佳绩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省赛顺利落幕。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出色的综合素养
2025-11-12 17:12:00
从“扶不扶”到“果断扶”:河南技师学院德育沃土育出文明之花
大河网讯 立冬前夕,河南技师学院西校区智能制造学院办公室内,一面绣有“及时施救伸援手 青春担当暖人心”的锦旗熠熠生辉。这面锦旗背后
2025-11-12 16:36:00
山东省公安厅到齐鲁医药学院开展“交通安全暨反诈防诈宣讲”演出活动
鲁网11月11日讯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反诈能力、提高交通安全意识,11月10日下午,山东省公安厅到齐鲁医药学院开展“交通安全暨反诈防诈宣讲”演出活动
2025-11-11 17:02:00
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在第九届全国医药院校实验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鲁网11月11日讯近日,第九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在中国药科大学顺利落幕。齐鲁医药学院学子范子瑜
2025-11-11 17:04:00
民进淄博市委会第八届乒乓球友谊赛在齐鲁医药学院成功举办
鲁网11月11日讯近日,民进淄博市委员会第八届乒乓球友谊赛在齐鲁医药学院落下帷幕。本次比赛由民进淄博市委员会主办,民进齐鲁医药学院支部承办
2025-11-11 17:07:00
喜报!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在2025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鼎堂杯”数字化创业经营模拟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佳绩
鲁网11月11日讯近日,2025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鼎堂杯”数字化创业经营模拟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在四川师范大学落幕
2025-11-11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