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应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8-28 09: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新文科建设始于2018年,至今已走过5年历程。当前,一些地方高校在推进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资源紧缺、观念守旧、动力不足等问题。如何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在笔者看来,抓住以下四个方面尤显紧要。

计划落地三抓手:专业、课程、模式

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是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的新文科建设三大重要抓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专业优化旨在顺应新形势、接纳新技术,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度融合,发展文科类新专业,改造升级传统文科专业,实现文科专业与理工农医专业深度融合。地方高校多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对人才市场冷热变化反应敏锐。专业决定学校兴衰,淘汰过时专业,改造升级需求稳定的传统专业,兴办扶持新技术催生、文理交叉衍生出来的新专业,培育打造特色品牌优势专业,应是地方高校专业优化的必然选择。

基于新科技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工种、新岗位等,对文科人才的知识构成、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文科建设以课程的优化组合为切入点,聚焦课程体系构建,相对而言成本较低、阻力较小、操作性强。对于高校来说,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要鼓励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特别是那些引领文明进步、撬动社会变革的新技术赋能文科教育的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这是课程提质的核心要义。

模式创新,贵在人才培养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增进学界业界优势互补,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高校应当努力开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可供学生多元化选择的培养菜单,辅修制、双学位、微专业等多种学习形式并存;增设公选修、专题讲坛;建立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学分银行,推进院内/院际跨界融合施教,跨学院联合培养;增进与当地各类组织“双协同”,把校企、校社等合作做实做细,努力提高文科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习形式上,可以采取线上、线下、混合等多种教学形式,以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资源配置三要素:师资、经费、机制

师资是专业与课程建设最重要、最基础的资源配置。跨界课程、交叉课程、新技术实践类课程的师资储备不足,实践经验欠缺,是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遇到的共性问题。当前,高校需要制定与新人才培养方案、新课程体系相匹配的新文科师资培养专项计划,专兼结合,引培并举,加速配备,强化培训,迈开新文科建设的关键一步。

数智时代,办文科专业“省钱”的传统认知已经被新文科建设颠覆,文科实验室建设正成为“刚需”。新文科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基础调研、方案论证、人员培训、教材编写、实验实训室建设及设备购置等。对此,高校的决策者要具备足够的前瞻意识。

新文科建设牵涉多学院、多部门参与,跨部门资源如何统筹协调、合理调度,实现非共建资源打通共享,如何破除条块分割带来的部门保护主义,这些都需要校级层面的顶层设计来协调。怎样鼓励教师积极主动新开课、开新课,服务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跨学院上课怎样计算工作量,教师跨界教学科研项目怎样申报与进行成果认定等,所有已知或未知的新矛盾、新问题,都有待立新规、早布局。好的政策供给、激励机制、资源利用,是保障新文科建设顺利推进最重要的资源配置。

推进路径三条线:嫁接、交叉、融通

大设计、中构架、小开口,从课程体系构建优化入手,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好、风险可控,可以少走弯路,避免大起大落。

嫁接、交叉是具象性描述,指的是新文科建设特别是新文科视域下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基本路径。

嫁接,即以原有文科专业课程为主干,将拟开新科技课程直接施行高枝嫁接,以最便捷快速的方式完成文理课程交互对接。高校可以开列出与文科专业关联度最高、实用性最强的新兴科学技术类课程清单,按照语言文学类、财经类、政法管理类等若干文科大类,编制文理交叉、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的课程体系。通过开发一批、开设一批、交叉融合一批,将影响时代最广泛最重要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基因工程、虚拟现实技术等新科技知识,基于教学资源、设备设施条件、学情校情、实施难易程度等实际,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融入文科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之中。努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文理、文文兼容,这既是新文科建设的初衷,也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多学科融合发展已成为未来趋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知识的交叉早已不局限于单一学科、单一专业、单一课程。工+文、理+文、医+文、文+文……许多前所未有的新专业、新课程会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应运而生,且生生不息。其中,“人文/社科+技术”尤其值得关注。

融通,既是路径手段,也可视为目的。高校可拟定大文科类专业课程修读指南,规定文科生必修的理科类课程菜单以及课时、学分占比等,学生可不受现有院系和专业限制,跨院系自主选课,按要求完成相应学分。当文理融通课程有了一定积累,有望顺理成章地生发出一些交叉特质鲜明的新学科新专业,初露端倪的交叉学院正是其必然产物。

效果考评看三力:适变力、贯通力、发展力

当前,新文科建设还缺乏一套成熟完备的考核评价办法和标准。高校不妨新老结合,给出参考标准。按照成果产出导向理念,文科教育的质量标准基本等同于文科生的能力标准。习惯上文科生能力评价主要看两力——基本力与拓展力。基本力即专业胜任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新技术运用能力。拓展力则包含以下三“力”。

一是适变力,即适应环境、趋势、挑战的能力。新文科教育的一大目的,是为在传统文科教育框架内学习的学生增加适时应变能力。忽略了这一条,新文科教育的意义便打了折扣。

二是贯通力,也可以叫作融通力,是将知识融会贯通为己所用的能力。学科专业区分、社会分工越细越窄,越是需要增强这方面的能力。当下,强调文科生学习运用自然科学知识的贯通能力尤为重要。

三是发展力,它关注的不只是当下,还有未来。诚如教育家杜威所言,如果我们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做明天的事”,就真有可能“剥夺他们的未来”。发展力的赋予,部分来自学生自己,更多的来自学校和教师。学习力决定了发展力,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力基础,也就意味着打好了发展力的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新时代地方高校文科发展的路径思考刘培军学界笔谈刘培军文科是大学的灵魂,一流的大学,需要有一流文科。地方高校尤其要重视文科建设,文理科间的相互支撑、交融和砥砺,方
2024-03-25 07:39:00
...践层面来看,产教“合而不融”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文科类职业院校相对于理工类职业院校在办学特色、专业优势等方面不够突出,部分校企合作停留在协议层面或劳务用工的表层,企业未能深
2023-08-29 09:13:00
...型带动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高教强省背景下,随着新文科人才培养研究的深入、教育新形势的变化,培养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重要趋势。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须强化新文科理念引
2024-05-07 14:31: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新文科背景下促进卓越语文教师培养随着新文科建设的逐步推进,文科拔尖学生培养与文科专业卓越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高度叠加重合,统摄于新文
2023-06-30 09:06:00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以新文科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胡淇研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现实问题,我们擘画
2024-01-10 07:07:00
...教育报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多维发力 新思路培养新文科人才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新文科建设对高等教育外语教学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也创造了新条件、新机遇
2023-12-20 09:06:00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 年)》要求新文科人才的培养要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具备创新实践能力、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复合型人才。习
2025-07-14 15:05: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西安财经大学新文科背景下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新文科建设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肩负
2024-04-19 09:29: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王迪新文科建设将突破学科界域作为着力点,旨在构建代表中国符号、彰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推进传统文科升级,能够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新指引力量。尤其新
2024-05-10 06:0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磨砺青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励志成才 强国有我”生存测试纪实
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素质教育的育人篇章中,实践育人的理念早已深深扎根。这一理念的实践探索,最早可追溯至2000年——彼时
2025-09-20 11:43:00
齐鲁工大举行新生开学典礼,校长寄语新生:不负韶华、奋斗当下
9月19日上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长清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成,校(院)领导班子成员吴衍涛
2025-09-20 16:19:00
青春淬剑开新纪,壮志扬帆向海天!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荷风辞暑去,桂香迎秋来。近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在威海校区举行。典礼在庄严的升国旗、奏国歌仪式中拉开帷幕
2025-09-20 23:50:00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慎德书院以“博闻慎思 兼听明辨”铭记历史 厚植家国情怀
大河网讯 秋风肃穆,钟声长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一八事变94周年之际,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慎德书院以“博闻慎思 兼听明辨”为院训
2025-09-19 15:36: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新兵”夺铜:逆袭传奇背后的热血征程
大河网讯 9月1日,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闭幕式上铜钟清脆敲响,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制造与维修赛道的激烈角逐正式落下帷幕
2025-09-19 15:36:00
河南省超硬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入选省级建设名单 政校企协同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大河网讯 9月12日,河南省教育厅正式印发《关于公布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名单的通知》(教职成〔2025〕182号)
2025-09-19 16:37:00
迎新启航!重庆财经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暨新生音乐会举行
第1眼TV-华龙网讯(符琳 通讯员 姚转花 钱圩 )9月16日,重庆财经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暨“葵心向阳 财韵新声”新生音乐会在学校运动场举行
2025-09-19 16:37:00
如何争当数智“弄潮儿”?郑州科技学院新生生涯规划有答案
大河网讯 “低年级夯实数学、算法、数据结构等基础,积极参与 项目;中年级聚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参加数据科学竞赛
2025-09-19 16:38:00
河南省社会办医协会医教研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
大河网讯 9月16日,河南省社会办医协会医教研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举行。全省近70家相关单位负责人及代表参加
2025-09-19 16:38:00
河南开放大学声乐作品《锦瑟》在全国老年文艺展演中获佳绩
大河网讯 近日,2025“乐龄杯”全国老年文艺展演落幕,河南开放大学老年合唱团凭借声乐作品《锦瑟》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声乐类第四名
2025-09-19 16:38:00
河南开放大学积极践行\
大河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教出海"战略部署,河南开放大学于8月1日派遣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贾博文、机电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教师尹斌赴坦桑尼亚
2025-09-19 16:38:00
以行走传递温暖,用行动汇聚仁心——齐鲁医药学院获山东省红十字会通报表彰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山东省红十字会印发《关于表扬2025年“5・8人道公益日”筹资活动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通报》,齐鲁医药学院在活动中表现优异
2025-09-19 16:38:00
健康微笑 从“齿”开始 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爱牙日主题活动纪实
鲁网9月19日讯金秋送爽,一年一度的“全国爱牙日”来临。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爱牙护牙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微笑
2025-09-19 16:39:00
萌娃解锁童趣科学密码——济南历下三幼嵘汇园迎接科普大篷车入园活动
鲁网9月19日讯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科学梦想和探索热情,在全国科普月的热烈氛围中,近日,济南市历下区第三实验幼儿园嵘汇园迎接满载知识与趣味的济南市科技馆科技大篷车入园分享
2025-09-19 1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