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冷静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6-09 07: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不少孩子会在与父母分离时有情绪问题,一般称为“分离焦虑”。比如当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或学校门口,一放开他的小手,准备说“再见”时,孩子就开始激烈地哭闹,好言相劝也没有用……孩子产生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害怕陌生的环境才不愿和亲人分离吗?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心理因素?父母此时又该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让他们可以坦然说“再见”呢?

其实几乎所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与亲近的人之间产生分离焦虑的阶段。对幼儿而言,这是他们与父母(或照顾者)建立情感联系的正常发展过程。

比如第一次踏入陌生的幼儿园或校园,年纪小小的他们因和亲近的家人短暂分离,产生恐惧与不适感,也是人之常情。一般而言,随着他们对环境开始熟识,在老师的引导及同龄小朋友的陪伴下,分离焦虑的情况会在数周后逐渐减轻而最终获得适应。

当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时,父母先不要生气或责怪孩子,也不用太紧张。很多父母一见到孩子哭闹着不愿上学,自己的情绪就先上来了,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正确的做法应是先安抚孩子,接纳他此刻的情绪,不要试图欺骗他,可以和他达成共识,告诉孩子这次的分离只是短暂的,并约定好来接他的时间。几次过后,如果父母都能准时来接他,孩子就能慢慢接受父母只是暂时离开的现实,内心的恐惧自然也会慢慢消除。对于年纪稍大一点儿的幼儿,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分离的原因和过程。所有的游戏都会结束,而结束本身就是一种分离,从中也可以让孩子学习安心说“再见”的方法。

若孩子在分离时总是不受控地感觉到焦虑和痛苦,其实父母要“对付”的并不是那些表面症状,也不应强迫孩子独立,而可以试着从孩子的“安全感、存在感、冒险感、价值感”这几个心理需求层面,去探索并改善他们的内心恐惧。分离焦虑症的出现,很可能是因为这“四感”没有得到满足。有调查显示,很多有分离焦虑症候群的孩子,都是因为在婴儿或幼儿时期,情绪没有被妥善地疏导或者心理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

一是安全感。对安全感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婴儿的生存所需主要就是三项:食物、温暖与爱。如果在婴儿期不常被大人怀抱,常常哭了好久才得到安抚,这就破坏了孩子的信任感。若孩子对外界不信任,继而就会降低他的安全感。

二是存在感。孩子在学步阶段开始探索外在的世界时,父母有允许他探索吗?愿意让他去触碰新东西吗?此时大人的反应是鼓励、欣赏还是大声喝止?很多孩子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常见到有大人在旁大惊小怪、惊呼危险。与其说这是在保护孩子,不如说是在阻碍孩子探索外界与获得自身存在感。

三是冒险感。不少父母在孩子冒险与探索过程中遇到挑战时,在孩子还来不及做出情绪反应前,抢先一步表现得比他们还紧张或痛苦,这不仅抑制了孩子的情绪表达,也压抑了他的冒险感。孩子容易变得过度小心翼翼,也很难培养出自信和勇敢的品质。父母也可以问一下内心: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好奇心和冒险感?

四是价值感。民间常说“三岁定八十”,其实是因为孩子在3岁时已经开始清楚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个体,一直到10岁左右,逐步形成一定的习性和品格以及对人生的价值感。孩子会在这个阶段建立起“道德意识”,即罪恶感与羞愧感。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不能习得道德意识,从而建立起做人的价值感。

这时候如果能够教导和训练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他就可以在价值感上发展出正确的模式。

父母在面对和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比如分离焦虑时,不要一味怪罪孩子不懂事或不听话,而应该冷静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再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接纳,另一方面也为孩子在处理情绪方面做了好的榜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9 09: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孩子兴奋开心,有些孩子开始绷紧神经,甚至出现“开学焦虑”情绪。家长面对焦虑,可以主动为孩子做点什么,让其尽快适应上学节奏?8月25日,大皖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案例1:睡前
2023-08-25 15:27:00
儿童焦虑症的表现家长们要这样做
焦虑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任何年龄的人都会发生。但是不同年龄的人表现出来的焦虑症的症状也是会有差别的。那么,儿童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儿童焦虑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2024-06-28 10:24:00
孩子抑郁了,不愿意治疗,也不去上学,家长很焦虑,该怎么办?
...母陷于生活和经济的压力,快乐,愉悦基本和她们无缘,焦虑成为她们的常态。但是,为了能让孩子快点儿走出来,提升自己的情绪情感非常重要,父母可能无法改变孩子,但父母的快乐可以影响孩
2024-06-05 09:15:00
...拇指代表引起负向情绪的脑区,这些负向情绪包括害怕、焦虑、紧张、愤怒等。其他四根手指代表了大脑中能够帮助他们思考得更加清晰和解决问题的脑区。当焦虑或者害怕的情绪太强烈的时候,或
2024-02-19 07:40:00
强势的家长要注意了,对孩子要求太严格,小心孩子的焦虑症
...,作为家庭教育的直接接受者,可能会在这种压力下产生焦虑和不安。强势家长与孩子心理健康的微妙关系在今日社会,家庭教育模式多种多样,而强势家长的存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强势家
2024-02-25 12:48:00
...多问题开始慢慢展现出来,门诊上,有一部分孩子患有分离焦虑,会有一些多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些孩子会有攻击小朋友的行为。”邹华介绍,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跟别人建立深层的
2024-04-02 00:02:00
临考紧张?别用这三个字安慰孩子
...也即将到来。面对大考,考生们难免紧张,出现种种考前焦虑。家长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关心归关心,有三个字,千万别对紧张的考生说。出现这些情况 说明考生焦虑如何判断考生是否有考前
2024-06-01 00:37:00
放过父母吧,别再教她们控制情绪,缓解焦虑才能解决真正问题
...些孩子在学习方面表现得天分不足,这让父母们感到非常焦虑,于是这类父母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孩子的学习,辅导的时候往往会发生这样的一幕:明明有些题那么简单,为什么你就是那么笨做
2023-09-18 15:30:00
...现代社会中,中小学生家长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教育焦虑似乎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研究表明,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焦虑主要集中在学业方面,引起焦虑的因素占比最高的依次是学习成绩、学
2024-02-25 09:02: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