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寻味“三星半”
吴卓平
■吴卓平
这个时节来到杭州,我的美食建议是,不妨去仓前吃顿羊肉。
掏羊锅这件事,仓前人已经做了百来年,甚至还留下了一句俗语:“不掏羊锅,枉到仓前。”曾经的仓前羊锅节,轰动整座城市:无数杭州人开着私家车,坐着公交车,哪怕骑着自行车也要在数九寒天去余杭仓前乡间,掏上一回羊锅,吃一顿羊肉。
我的一个朋友,是仓前羊锅的忠实粉,他把这一过程戏称为“踏雪寻肉”。如今,冬天到仓前掏羊锅,就像春暖花开时去梅家坞喝茶一样,成为很多杭州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恰如此刻,窗外雪花飞舞,坐在仓前王荣法羊锅店中,一锅羊肉如同一位技术高超的魔术师,未见道具,却已轻轻巧巧地一个激灵间打通我的任督二脉,将寒冬的冷冽驱逐出体外,将全身骨骼、血液疏通活络开来。
“仓前的羊锅,吃的正是本味”,王荣法这样告诉我,他凭借这一门掏羊锅手艺,当选为余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说自己没有什么秘制调料,也没有什么特别技巧,只是做羊锅得选用两岁的母山羊,羊肉处理完下锅之后,锅上还会放上竹箅子,再压上一块青石。这一招是为了让肉酥烂不散形,按仓前当地的说法,这叫作“肉质板制”。
羊锅,无论是做,还是吃,都堪称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普通人家烹饪羊肉可以随时调整,但是大锅里做羊肉,稍有差池,一整锅羊肉就算是完了”。
冷板羊肉是羊锅的菜品之一,老余杭人也称之为“墩头羊肉”。因为羊肉是放在木墩头上贩卖的,熟悉的老客来了,王荣法通常会问一句:今朝要腱子还是腰峰?顾客选毕,他啪啪啪斩好,如遇到口重的顾客,再搭配上一些椒盐、油辣椒即成。
彼时,老余杭一带还留有冬日里吃羊肉、喝早酒的生活习惯,凌晨四五点钟光景,大叔大伯们睡不着觉,赶早便奔着王荣法的羊肉摊位而去,手里提溜着一瓶子烧酒,喊着“老板切盘冷板羊肉”,搭点羊肝、羊肚,再在隔壁小吃档口下一碗面条,一口肉,一口面,一口酒,不用呼朋引伴,仅需三两知交,或干脆独酌。
货好价实,自然从者如云。冷板羊肉的热销和口碑,之后甚至带动了整个仓前村经营起羊锅生意。
全套的掏羊锅宴,如今也仅在余杭可见。整只羊连同五脏六腑,全部放进半人高的锅里,猛火文火一顿伺候,待顾客上门了,店主人便好似表演杂技一般,拿出一把大铲子,站在凳子上,将铲子伸进羊锅里掏啊掏,老板娘则站在底下拿盆子接着……一会儿工夫,冷板羊肉、羊肉暖锅、羊血汤、羊杂拼盘就摆在了桌面上,成就了一桌全羊宴。
现在,仓前羊锅的老顾客当中,甚至有不少来自杭州之外。无论多冷的天,羊锅总是温热的,不烫口却足以暖胃暖心,这都是他们专程跑到这里吃一顿的理由。
组上七八个人,掏上一回羊锅,再去余杭超山景区赏一番“十里梅花香雪海”,在上海的吃货群里同样是一条靠谱路线。如一位上海老食客所说,为了风景而来,结果胃也没闲着,这趟杭州行,超值。
这样的城乡美食,毫不逊色于“居庙堂之高”的正统美食,且丰俭由人,动静皆宜,倒也让我总结出一条关于旅行与美食的指导性意见——放下对网红菜品、排队餐厅的执念,或许就能遇见更广阔的天地。
恰如这好吃的仓前羊锅,是那种值得与更多好友分享的好吃,不过在美食点评App上的评分普遍都不高,通常是三星半左右,一般不会超过四星。
为此,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感慨:大隐隐于三星半。那位羊锅爱好者朋友则在下面幽幽地回复道:小隐隐于乡道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