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海法治报
“点对点”普法宣传 “面对面”规避风险
——西宁市城西区2024年防灾减灾宣传进工地活动侧记
普法宣传
文/图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雪薇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5月16日,西宁市城西区2024年防灾减灾宣传进工地活动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为主题,在城西区绿城·锦玉园项目工地举行。城西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城西区应急管理局、城西区城乡建设局、城西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等25家单位50余人参加活动。
现场讲解
“工程地质灾害是指在施工或运营过程中,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危害工程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程规模扩大,工程地质灾害的频发性和破坏性也越来越凸显。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工程地质灾害,保护我们自身安全,今天,城西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城西区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为大家带来了各类自然灾害防范应对的相关知识。”城西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袁小吉说。
“工友们,你们知道如果遇到泥石流或者山洪应该如何应对吗?现在,我就分别围绕这些地质灾害的类型、特点以及应对方法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西宁市城西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科工作人员李文健结合防灾减灾主题宣传片向现场工友讲解相关知识。
以案释法
活动现场,城西区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紧密结合此次活动宣传主题与各自工作领域灾害风险特点,设置咨询点25处,摆放各类防灾减灾展板50余块,并发放防灾减灾、防震减灾、山洪灾害、森林火灾、家庭应急救援及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等各类应急避难宣传手册800余份。同时,通过在建工程因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典型案例的以案释法、现场知识问答等互动方式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切实帮助工地项目作业工人准确分辨并及时规避身边潜在风险,为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我们作为现场施工人员,更要增强安全意识,城西区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发放的安全手册提示我们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在西宁市城西区绿城·锦玉园项目工地从事电焊作业的孙师傅翻阅着刚刚发放的安全生产宣传资料说:“作为电焊工人,我每天上班都必须佩戴焊工帽、焊工手套,只有自己安全了,家庭才能幸福,生活才能越来越好。今天的宣讲内容对我们来说很实用,特别是通过在建工程因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典型案例的以案释法,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收获满满
“今天,城西区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了在建工程地质灾害典型案例,增强了我们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了工友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互救能力,我感觉这个活动非常好。”浙江省建工集团西北公司生产安全部部门经理吴宁对记者说。
此次防灾减灾宣传进工地活动,通过贴合实际的宣传,让项目施工人员进一步明晰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对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灾害,掌握基本急救自救能力与常识,减少灾害带来的次生危害有了更深认识,进一步增强了项目工程作业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等‘八进’活动,持续加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力度,为推动城西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李文健告诉记者。
“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能够增强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同时提升项目工程作业人员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应变能力。在加强工地防灾、减灾、救灾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希望工友们将防灾减灾、安全避险知识传递给家人和朋友,共同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添砖加瓦。”袁小吉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