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全州县坚持将产业兴旺摆在关键位置,用好用活“毛竹山模式”打造出种植面积1.52万亩的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从“联农帮扶、技术帮扶、设施帮扶”入手,为葡萄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服务,推动全县“甜蜜事业”冒新芽乡村振兴上台阶。
联农带农帮一把,完善品牌建设畅销路。参照毛竹山“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支部引导、农户参与、统一管理、规范种植,大力发展枧塘巨峰葡萄及乡村旅游,实现了小农户融入大农业发展轨道。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目标,持续加强葡萄种植基地观景台、观光走廊、葡萄科技长廊、采摘步道、产业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销售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胜地。获得绿色食品、富硒、产品质量溯源等认证,注册“枧葡”商标,枧塘镇葡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邀请顺丰生鲜冷链物流入驻葡萄园区,推送产品至海之星、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从“种得好”升级到“售得好”,畅通了葡萄销售最后一公里,实现产值3亿多元,2023年种植户人均纯收入达22000元以上。
技术迭代授一点,产学研用培育土专家。加强与广西农科院、桂林市农业科学服务中心、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等单位的交流合作,成立阳光玫瑰优质葡萄基地“博士工作站”,统筹推进全县农业人才培养培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聚焦培育本土人才,以工作站为依托,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葡萄种植本土人才100余名,示范带动面上村2个、脱贫村1个,总受益人口4194户15984人(其中脱贫户484户1949人),服务对象满意度高达95%。
设施升级扶一程,优化生产方式提“智”又提质。依托数字农业大数据系统,推出“5G智慧葡萄果园”信息化监测系统,在基地设立16个视频监测点,对土壤墒情及温度、气压、风向等环境数据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随时随地查看葡萄生长实时状态,实现干旱监测、产量预估、农情监测等“一站式”远程监测,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设施农业、智慧农业迈进,示范基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实施“葡萄产业提质增效”项目,积极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大力推进应用了物理“诱虫灯”“黄板”“水肥一体化”等“双减”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产业效益,促进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针对制定《葡萄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以“品牌强农”为主题,常态化举办“葡甜同乐·萄醉全州”展销会,提升葡萄产业溢价能力,2023年较2022年葡萄市场收购价格普遍提升1.2元每千克,每亩增收达4000元,大幅提升产业经济效益,葡萄年产量38500余吨,亩产量超3100斤,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王慧 蒋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