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很多清宫剧中常常见到这种场景,一到夜晚,京城就灯火通明,人们在大街上走动,热闹非凡。这其实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历史上的中国城市,晚上道路都是被一道一道的栅栏封锁住的,根本就不能通行。
中国古代存在一种数千年的制度,那就是宵禁制度,晚上禁止行人出行。除了宋朝宵禁制度比较松弛之外,其他朝代对宵禁制度执行的都比较严格,特别是明清两朝,封建皇权空前加强,宵禁之路更是严格。
中国的宵禁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周朝。在《周礼》中就有关于宵禁的记载。明朝末年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著作《利玛窦中国杂记》中就记载,当时的中国各个城市一到晚上,大街上就摆起了铁栅栏,封锁街道,成百上千的更夫在街上敲更巡逻。
到了清代,北京城的宵禁之路分为内城宵禁和外城宵禁。内城的宵禁管理相对来说更严格,由八旗兵管理,外城宵禁则由五城察院和巡捕五营管理。根据cc钦定八旗通志》的记载,乾隆时期,北京内城光设立的宵禁栅栏就有1199个,每个栅栏设步兵三人看守。栅栏一般设在胡同的两个入口处,在晚上19点就要封锁街道,不管什么人,一到晚上19点在内城都不允许上街。王公贵族也不例外,除非一些不得已的情况,比如疾病、生育、死伤等才可以通行。
为了调动夜间巡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康熙时期颁布的《大清会典》中还规定:“在外城如有违禁夜行者,即拿送督捕,责十板罚,银一两。给拿货之人。”意思是巡逻人员只要抓获到了违反宵禁的人,就打违反宵禁的人十个板子,并罚他一两银子,这一两银子归抓获他的巡逻人员所有。
在古代宵禁的主要作用是维护治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宵禁反而影响了正常的社会活动。所以,清朝灭亡之后,持续了几千年的宵禁制度也一起被废除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