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黑木耳扮靓好日子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03 03: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黑木耳扮靓好日子

讲述人: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 邹莉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3日 07版)

【一线讲述】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对我来说,就是要把实验室建在黑木耳生产第一线,做菌农们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这份初心,源自20多年前的一次相遇。

那时候,创业刚刚起步的黑龙江省尚志市木耳栽培户许泽成在报刊上读到了我的一篇文章,随即来到学校找我,咨询食用菌栽培技术。在我的帮助下,许泽成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难题,很快掌握了食用菌栽培关键技术。后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登门请教,或是写信、打电话咨询。

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后,有农户反映木耳栽培原料阔叶树木屑短缺且价格上升。为此,我研究出了以颗粒状木屑为替代原料的仿野生地栽木耳新技术。新技术采用森林抚育后收集的枝丫材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保护了自然生态,一举两得。

还有一次,农户跟我提到了地摆木耳因气候异常而减产的问题,于是我开发了木耳棚式挂袋栽培技术,把菌棒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来栽培。以前,一亩地只能摆8000个菌棒,木耳生长还要受制于气候和病虫害,生长缓慢。采用大棚栽培后,一亩地能放4万个菌棒,而且木耳生长速度快、品质好。看到农村地区随地丢弃用完的菌袋菌糠,我又开发了木耳菌糠再利用新方法,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广大菌农的需求就是我研究的指南针和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我带着团队深入齐齐哈尔市泰来县。这里曾是黑龙江省沙漠化较为严重、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当地结合自身实际,以生态型农业为方向,将食用菌栽培与加工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尽管技术成熟,但县里缺少专业木耳种植户,也没有相应的厂房设备。于是,我们从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到养菌、划口,全程指导农户。在我们的帮助下,农户多了份种粮之外的收入,腰包越来越鼓,当地的黑木耳栽培产业也迈上了新台阶。

为了更好地指导食用菌生产,我经常带领团队下乡举办培训班,讲授食用菌栽培技术,还培养了一大批食用菌领域的“土专家”。

如今,食用菌产业已在龙江大地遍地开花。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冯家照、高建进、胡晓军、李玉兰、王洋、龙军、禹爱华、宋喜群、王冰雅、张士英 本报通讯员 黄传章、李芳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日报看吉林: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群众增收(两会后探落实)
...报本报记者 郑智文 门杰伟核心阅读利用优势条件,发展黑木耳产业种植,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通过电商直播,打通销售渠道,帮助村民创收致富;研究科学技术,促进产业链升级,打造现代化
2024-03-25 10:20:00
小木耳托起“十亿元镇”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小木耳托起“十亿元镇”全国最大黑木耳交易集散地绥阳见闻东宁润乡山产品有限公司黑木耳生产现场。□文/摄 汪宇 本报记者 刘晓云木耳行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2022-12-19 07:14:00
黑龙江东宁市的黑木耳产业
来源:极目新闻东宁黑木耳形如弯月,色如墨玉,口感爽滑,味道鲜美,享有“东宁黑木耳,中华第一品”美誉。史料记载,东宁黑木耳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大唐渤海国时期。经历了野生采
2023-09-02 20:36:00
兰清秀:科技助推乡村绿色发展
...技特派员服务团食用菌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中,引进高山黑木耳新品种,推行绿色栽培示范。“我们针对栽培品种单一问题,筛选出适宜高山地区栽培的新品种。”她告诉记者:“我们还依据区域丰
2024-05-28 17:49: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警惕低价黑木耳被“狠活儿”增重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黑木耳是营养丰富的食材。按照目前生产技术水平而言,通常情况下,每斤黑木耳干品成本不低于22元。然而,《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多家网络平台上销售的
2025-06-27 18:33:00
小木耳也有“大能量”
本文转自:新华社新华社哈尔滨7月9日电(记者刘赫垚)黑木耳具有易栽培、资源利用率较高等特点,正成为带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7月8日,全国食用菌(黑木耳)产业
2023-07-09 18:28:00
看一条食用菌产业链“接二连三”
...面,夫妻俩要把庭院里的拱棚收拾利落,为今年的第一批黑木耳栽培做准备。“我太喜欢食用菌产业了,靠着它日子富起来了。看到以前连见都没见过的黑木耳等食用菌,形成产业后让我们村修剪下
2023-03-03 13:16:00
春日挂袋忙 “小木耳”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玉米和甜菜等作物。近年来,汤原县香兰镇因地制宜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投资5600万元建设现代综合性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将“小木耳”做成了强镇富民的“大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
2024-04-20 11:56:00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 林下经济向全产业链延伸
...栽培基地,只见黑黝黝的木耳挂满菌包,大片摆放整齐的黑木耳长势喜人,一袋袋挂满黑木耳的菌包鼓足了百姓的“钱袋子”。今年,呼中林业局投资400余万元,新注册成立了大兴安岭两山菌业
2023-08-05 06: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11月1日开摘!今年赣南脐橙比往年更甜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钟剑桥)等了一整年的“水果顶流”终于有信儿了!2025年赣南脐橙11月1日正式开摘。记者从赣州市果业发展中心了解到
2025-10-17 07:10:00
胃里巨石直径6厘米!青岛市立医院接诊多起吃水果引起的胃肠结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张小青近日,柿子、山楂等水果陆续上市,为餐桌增添了甜蜜与酸爽,然而,不少人大快朵颐后却遭遇胃肠长“石头”的困扰
2025-10-16 09:40:00
学术星光汇聚西北!蒲忠勇主任即将奔赴学术前沿,以中医视角共探肿瘤防治新维度
古城钟鸣,秦川浩荡,迎整合医学之华章;长安锦绣,丝路辉煌,聚中华抗瘤之力量。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2025CACA西北整合肿瘤学大会将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举行
2025-10-16 10:43:00
从公益倡议到“青岛模式”,盈康一生以“乳腺健康新生态”守护女性健康
每年十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10月10-11日,由青岛市老年医学学会主办的乳腺疾病学术会议及相关活动成功举办,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局级领导干部吕富杰
2025-10-16 11:19: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优势诊疗专科:感染性疾病科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设有门诊和病房,门诊包括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手足口病门诊,结核门诊以及肝炎门诊。主要负责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法定及地方管理及重点监测的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
2025-10-16 11:26:00
节后牙疼牙龈肿怎么办?中家医口腔推出28周年庆专属看牙福利
每年的国庆中秋长假落幕,不少人带着满满的疲惫和贴秋膘的满足感返程,忙着收整行李、调整作息,却往往忽略了给口腔“减负止损”
2025-10-16 11:57:00
具有护牙龈功能的牙膏推荐清单,呵护健康口腔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不规律的饮食以及不当的口腔清洁习惯,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人们牙齿的坚固防线,牙龈敏感、偶尔出血、牙釉质磨损等等问题困扰着不少人
2025-10-16 11:59:00
烟台中泽华羿铂尔曼酒店 | 来28层悦中餐厅品尝星级美味
#烟台中泽华羿铂尔曼酒店#黑松露鲍鱼烧土豆黑松露|土豆|鲍鱼 完美融合来28层悦中餐厅品尝星级美味820 8646
2025-10-16 12:52:00
美年健康前三季度净利润预增超70%:AI业务收入提速成亮点,多因素助推业绩趋势性反转
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代码:002044,以下简称“美年健康”)于10月16日发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2025-10-16 14:19:00
孩子得了骨肉瘤,还能治好吗?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带来新希望
“医生,我儿子才14岁,检查说是骨肉瘤……必须截肢吗?”在河北一洲肿瘤医院的门诊中,这样焦急地询问并不罕见。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之一
2025-10-16 14:20:00
共绘数智健康新蓝图|2025健康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大会在杭州开幕
10月15日,由家家健康与知乎浙江联合主办的2025健康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大会在杭州大会展中心开幕。这场以"聚势赋能·共筑健康产业新生态"为主题
2025-10-16 14:22:00
中国化妆品基础研究新突破,梵蜜琳黑玫瑰科研成果两度入选IFSCC
当前,中国正加速从 “制造大国” 向 “制造强国” 迈进,在化妆品领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成效显著。近日,中国品牌梵蜜琳携最新研究成果亮相国际化妆品化学师协会联合会(IF
2025-10-16 14:24:00
孩子总尿频,一刻钟跑趟厕所?这份解救指南请收好!
天冷加重,越急越频,查尿却正常——这不是身体出了问题,而是膀胱“太紧张”。“妈妈,我又想尿尿了!”这是小李妈妈这个月第无数次听到儿子的呼唤
2025-10-16 17:00:00
科学选品指南:2025年度十大助眠产品深度盘点与综合解析
当“睡个好觉”成为现代人的共同奢望,助眠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产品琳琅满目,成分层出不穷。面对众多选择,消费者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2025-10-16 17:22:00
氯雷他定不是“万能止痒药”!皮肤科药师告诉你3个使用误区
“医生,我身上痒得睡不着,给我开盒氯雷他定吧!”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药械科陈雪医生介绍,这是在皮肤科门诊常听到的话。作为常见的抗过敏药
2025-10-16 1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