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4 15:17: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清照绝对是宋朝文坛上最大的“异数”了。

李清照凭着惊才绝艳的诗词名誉天下,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千古第一女文青”李清照的人生凄苦无比。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在整个封建时代中,出了名的诗词作家不少,但是如果去细细调查一下他们的身世,比如李白、苏轼、杜甫等人,没有一个家庭背景是简单的。

即使是封建年代没有强大的背景,想出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人都只知道李清照有着非凡的文艺天资,却不知这样的天资背后,没有家庭背景的支持,照样做不到名垂千古。

李清照的家族可是常人想不到的:北宋蔡京是她姐夫,南宋秦桧是她妹夫,就连王安石也跟她沾亲带故。

这几个人看似生活的时代有点差距,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是亲戚关系的事实。

李清照出生在济南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宋代的名臣,还是苏轼文学的传人之一,母亲是大家闺秀,自幼饱读诗书。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在这样的环境中,李清照从小就有条件将书读个够,父亲在家中藏了很多珍贵的史书典籍,再加上父母对她十分放纵疼爱,所以李清照从小就书不离手。

随着她的长大,她非同一般的文学天赋也逐渐显露出来,偶尔写出几句词,她的家人都惊艳不已,慢慢地,李清照开始小有名气。

不久后,父亲因为官职的调动,离开老家去了汴京,李清照也跟着父亲来到汴京城生活。

李清照长这么大,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如此繁华的景象,这不禁让她“诗兴大发”,随即就做了一首《如梦令》。

这首《如梦令》做出来以后,瞬间在京城的文坛中引起轩然大波,李清照一瞬间享誉文坛,这一年她才17岁。

这个年代的女子地位低下,原本女子就是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李清照却如此“不知羞耻”,竟然大作诗词,一时间她的名字成为人们讨论的对象。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在这之后,李清照开始评论一些国事,她随手挥笔写下的诗词,竟然有着超脱的立意与见解,比之男子还要出众。

这样的恃才傲物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好名声,人们反而因为她是女子,对她极度不认可,毕竟这在男尊女卑的时代,李清照此举是在对封建礼教发起挑衅。

身处这样的时代,面临的敌意可想而知。

不过这些所谓的世俗并没有打倒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敢于将自己的情绪、想法都写在诗词中。

在她的笔下,她从不隐瞒自己的爱恨情仇,也从不隐瞒自己的各类贪欲,她不光能用华丽的辞藻抒发自己的情感,更是关注着国家大事,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样的李清照,是当世无出其右的才女,“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唯有李清照一人。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李清照能过得如此恣意,不知道在封建的王朝中,人们对她是羡还是恨。

很多女子未出阁时活得潇洒自在,一旦遇上男人,立马就开始了不幸,像李清照这样超脱凡事的女子,竟然也没有例外。

李清照18岁那年,她的家中去了一个太学生做客。

这个太学生的身份也非同寻常,他是吏部侍郎的儿子,如果硬要算的话,跟李清照礼部员外的家庭并不相上下。

两个人的初遇是极其浪漫的,李清照在自己的词中说道:“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内心活动,妥妥地是坠入了爱河。

两人婚后的生活十分甜蜜,毕竟两人原本就是两情相悦,婚后一直过着蜜里调油的生活,不过,日子过得并不是那么顺当就对了。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两人刚刚成婚没多久,朝堂上就开始了动乱,北宋的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两人的生活也开始被波及。

1102年,蔡京当政,赵明诚的父亲此刻是朝中丞相,虽说李家跟赵家是亲家,但是两人却是处于不同的党派。

赵家支持新党蔡京,李家却支持旧党,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党派的争夺战没有对错之分,谁输了,谁就只能甘愿认栽。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此被罢官,甚至要被下入大牢中。

此刻李清照看着父亲就要丢掉性命,如何能不着急呢?她急忙给公公写了书信,恳求他能从轻发落父亲。

但是她的公公是堂堂宰相,如何能徇私呢?李清照的心里也清楚,不能徇私是一部分,恐怕公公不愿从轻发落是最主要的。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李格非还是落了个被罢官的下场,最终只能携带家眷,被要求即刻离京。

李清照作为家眷,只能跟着父亲返回家乡,此刻夫妻二人被迫分隔两地不能见面,只能用书信来缓解相思之苦。

不过好在,风水总是轮流转的,4年以后,蔡京落败,当初罢官的旧党势力也得以重见天日,李家终于再次返回汴京。

原因为夫妻两人团聚,终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了,谁知这时候李清照的公公却病逝了,赵家迅速没落,赵明诚再也没有了靠山。

夫妇两人在汴京城已经无法生活了,于是只能离开这里,去了青州隐居,过上了远离政治风波的生活。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两人为了生存,开始过上了农耕的生活,虽说生活质量不如以前了,但是心境却得到了放松,田园中风景秀美,怡然自得。

李清照在这一时期实际上心情是十分放松的,在她接下来所做的诗词中,花花草草开始成了主流,足以可见远离政治漩涡,的确是非常修身养性的。

在李清照的诗词中,“花酒”是个必不可少的角色。

要说李清照源源不断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花酒功不可没,一杯花酒进肚,立马就文思泉涌起来。

在宋代,女子饮酒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李清照就唯独好这一口,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饮酒的滋味也不同。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还未出阁时,饮的是自由自在,摇曳生辉,跟丈夫分离时,饮的是借酒解相思,后来跟丈夫偏安一隅的时候,饮的是无忧无虑,恣意洒脱。

她的笔下能够出现这么多传世之作,是因为她的情感全都寄托在了词中。

除了喝花酒之外,李清照还爱好赌博,不过她的赌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赌博,宋代流行一种“打马”的游戏,这种游戏能够流传至今,就是因为李清照流传于世的《打马图序》。

所谓的打马就是用掷骰子的方式行棋,先走到终点的一方获胜,而在这种游戏中带了一点彩头,就有了些赌博的色彩。

李清照非常喜欢这种游戏,每次玩起来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除了打马,她还喜欢跟丈夫小酌的时候,用翻书的方式赌酒,玩法就是给对方出一道题,然后询问这道题的典故是出自哪本书的哪一页。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如果答对了就算赢,在这样愉快的赌酒下,给生活增添了无法言喻的情调,除了这些,例如斗蛐蛐、甚至赌石等,李清照也极其喜欢。

李清照的人生有跌宕起伏,也有安逸自在,不过等她到了晚年时期,人生的巨变让她饱受凄苦,最主要的是,她跟自己的爱人并没有白头偕老。

公元1127年,这时候的北宋距离破灭还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

金兵攻入宋国,朝野上下一片混乱,正是这时候,赵明诚因为母亲去世,南下回家奔丧,李清照就只能独自留在青州。

关于这段回忆,李清照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这是说自己载了十五车的书籍,独自去建康的艰难旅程。在这之后,李清照再也没有体会过恣意是种什么滋味。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两年以后,建康出现了一场小叛乱,当时的赵明诚是江宁知府,负责守城,这个时候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朝廷跟官员的庇护了。

但是赵明诚是怎么做的呢?

城墙被围之际,赵明诚不但没能护住城池,反而一拍屁股,一溜烟地跑路了,百姓们面面相觑,李清照面对丈夫的行为也是无语至极。

因为赵明诚这个丢人的行为,李清照开始清醒了,她不认同丈夫这胆小如鼠的做派,两人的感情开始出现了裂痕。

后来的赵明诚因为渎职被罢官,李清照由于用了不少笔锋去讽刺丈夫的行为,让赵明诚的心中一直郁郁寡欢。

在这之后没多久,赵明诚郁结于心病逝了。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丈夫的去世让她备受打击,这个时候她无依无靠,还要保护身上仅剩的著作与收藏,在弟弟的介绍下,她嫁给了武官张汝舟。

原以为自己的人生有了靠山,不过婚后,张汝舟却露出了渣男的真面目,他打的是李清照财产的主意,李清照发现以后,每每与他发生争执,张汝舟数次对她拳脚相向。

李清照忍无可忍,一纸状书告上了衙门,揭露张汝舟科考舞弊的行为,朝廷在查明事实后,判他罢官流放,而那时候的朝廷还有这么一条规定:

女子告夫,不管对错,一律坐牢两年。

李清照因此在牢中度过了2年,而她的行为,也引起了世间巨大的纷争。

在这之后,李清照在历史上留下的足迹已经少之又少了,李清照逝世时73岁,她独自一人在孤苦无依中终老,回顾这一生,只剩下了长长的叹息。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她的一生敢爱敢恨,桀骜不驯,很多人觉得她离经叛道平,但是比离经叛道更多的,还是她洒脱恣意的情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曾经因为反家暴锒铛入狱
...现,为宋代,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坛注入一股清流,她就是李清照。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诗中李后主,词中李易安,她被尊称为易安居士,她的词作直至今日依旧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她就像是暮春
2023-05-13 14:25:00
李清照:从才女到斗士,一生坎坷却坚韧不屈
在1129年,经历了一段短暂而幸福的婚姻后,46岁的李清照带着丈夫的遗物嫁给了张汝舟。然而,婚后不久,张汝舟突然暴怒地掐住李清照的脖子,质问她的话语。这位曾经温文尔雅的新夫突然变
2024-05-05 20:28:00
嗜酒好赌的李清照依然担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时期的山东济南,她除了精通书画、金石等技艺,更以诗词最为见长,被人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其父李格非是当朝进士,更是著名文豪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其母王氏是状
2025-04-15 11:05:00
李清照一生诗词无数,但为何从未写过岳飞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才女,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了不少谜团,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李清照外祖到底是谁?根据史书记载,李清照外祖有二种说法,一是御史中丞王拱辰,二是
2024-05-27 10:02:00
9.6分,一集就热度第一,这才是观众想看的大女主
...寻四位古代女性的传奇人生,分别是解忧公主,武则天,李清照,沈涛。 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新颖,四个时代女性在岁月长河以自己方式突破女性困境。摆脱思想和规则束缚的时代,打破现实。纪
2024-10-17 00:26:00
李清照晚年时为何选择离婚并告发自己的丈夫?
...作为宋代婉约派代表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其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前半生是幸福美满的,后半生却过得颠沛流离,其晚年生活到底有多凄惨呢?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父
2023-10-14 05:11:00
李清照:千年第一才女
...粗犷,又有南方小桥流水般的细腻。从古至今名人很多。李清照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不容忽视的奇葩,被称为:“千年第一才女”,是我们济南永远的骄傲和光荣。被泉水滋养长大的李清照给我们
2023-04-18 16:19:00
不愧是央妈!一次找7位“书卷气”美人演李清照,从此才女有了脸
...的诗词文化节目《千古名篇》,着实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才情与魅力更是独树一帜,诗中所体现出来的她,又清高,又多情,又坚强,又矫情……只能说,李
2024-02-22 12:22:00
雨后李清照因思念丈夫,写下一首词,用词非常大胆,令人心生向往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创作的词汇遍布历史文坛,许多作品在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中就曾学习过。从李清照的词作中,能明显感受到她的创作风格与苏轼的豪放、奔放不同,她的作品更加
2025-05-07 23: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