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穷秀才”真的穷吗?、“穷秀才”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14:52: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公众的印象中,布衣褴褛,举止清高是对古代秀才最好的写照。听到过的最多描写秀才的语句就是“瞧你这副穷酸样”。更多的人在通过鲁迅先生对孔乙己“偷书不可谓偷”的精辟描述后,对秀才的穷酸迂腐有了更深的了解。可秀才真的很穷吗?他们当时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穷秀才”真的穷吗?、“穷秀才”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众所周知,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相对比较公平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倘若有一个人金榜题名,不仅光宗耀祖还能福荫后人,薪资,待遇,地位,官职,可谓是样样俱来。考中了秀才就相当于踏入了国家储备干部的圈子,只要稍加努力就能进入加官进爵的快车道,足以见得秀才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何等之高。

“穷秀才”真的穷吗?、“穷秀才”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他们生活在特权之中。

在那个识字不易的年代,读书人是一种十分稀缺的资源,秀才相当于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社会流通极为不便的古代,秀才在当地的小圈子里绝对算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封建王朝对于读书人的渴求甚至超过了对部队的重视。时文断字的读书人,往往被视作国家未来的希望。基于此,整个社会对于秀才这种“大人物”的特权十分的丰厚。

“穷秀才”真的穷吗?、“穷秀才”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特权之一:免税。依靠田地税赋豢养整个国家的封建王朝,税赋基本上是维持王朝正常秩序的唯一经济来源。可为了鼓励世人读书。对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实行免税,可谓久来有之。秀才每人免十二丁,免粮二石,不光种田免粮,立志考取功名的书生还不用服徭役,如此看来,只要考取共鸣,受惠的不仅是个人,还可以扩展到家族。

这也难怪为什么都是书香门第和诗书传家,正是由于官府为之扫除了一切杂事阻碍,使之专心攻读。秀才考取功名后,依旧不用服徭役。这么好的待遇让人看了不禁垂涎欲滴。

“穷秀才”真的穷吗?、“穷秀才”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特权其二:廪粮。洪武初年,朝廷官府为了保障师生的生米、肉玉等物资供应充足都是有专门的制度的,他们会成立集体食堂。之后政府又考虑到光是有集体食堂,只能照顾到秀才本人,无法涉及到师生们的一家老小。于是他们从集体食堂还变成了发放物资,以用来给秀才家庭补贴。比如苏州,每人一月可以获取一石米,官府还会发放现银。其中最突出的地方还是南直隶上海县,古代的上海就展现出了对读书人的无限渴求。对于有功名在身的人的待遇,高得令人眼红,如果折合成人民币,所有秀才可都是年薪数十万的金领。可千万别忘了,领取这些待遇只需考取秀才即可,并不需要参与日常工作!在贫富差距大,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社会,年年按时发薪是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儿?这可比单纯的给予金齑玉鲙实用多了。

“穷秀才”真的穷吗?、“穷秀才”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特权其三:有学田。学田就是古代社会专门征集的田地资源,为了给予穷困的人补助。在当时社会,学田往往当作助贫或宾兴诸礼而给予穷困者。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许多古代读书人,不事劳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除了八股作对张口即来,万事万物皆如过眼云烟,即便有前两种特权,不懂经营财富的读书人还是时常会陷入窘境。所以为了保存读书人的体面,传承文明血脉,各地便纷纷征集“学田”来补助秀才。在以农业作为主要社会生产资料来源的封建社会,田地可谓是最重要的财产之一,大多数农民一大半生命都与田地做“斗争”,可见当时对秀才的重视。总而言之,只要是秀才在遇到考试相关的费用问题都不用担心,因为当地政府一定会全力应付为之解决,确保不影响考生的前途。

“穷秀才”真的穷吗?、“穷秀才”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特权其四,日常生活补贴。除了以上的大收入之外,秀才还可以获取一些日常补贴。在缺少夜间照明的古代,熬夜读书所消耗的灯油是读书人的一大支出。地方政府为了更大地表示出自己的仁爱之心,到崇祯中期,各地陆陆续续补贴“油钱”,以此来保障考生们有足够的灯油使用。像广西,它会按照赶考生地区远近的不同而分发不同的油钱,而南直隶清江县则展现出更加“硬核”的仁爱,直接大手笔一挥,每人每年就有10斤免费的灯油使用。

“穷秀才”真的穷吗?、“穷秀才”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除此之外。港口所发放的路费折银补贴,日常给予的相应银两支持,只要你能想到的一切补助,古代的秀才们都可以享用。甚至现袋学校的奖学金制度也来自古代官服对学优的秀才发放奖励的传承。如果有秀才考中举人,那个才是真的不得了,像盘缠、酒席、花红、匾额银、不计数的银两都是信手拈来。

看到这里可能会颠覆我们的想象,原来秀才这么的有钱!那穷秀才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第一,历史上的相对性。

秀才在历史上确实穷,但这个穷也不是绝对的。仔细一想,对于一个单纯、还未涉入世事的秀才,也仅仅是个官僚集团的预备人员。与真正在职的官僚对比确实是熬姜呷醋,官府对于秀才的待遇在官僚职员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穷秀才”真的穷吗?、“穷秀才”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第二,封建社会官僚主义的腐败

无论当时的官府对秀才的待遇有多好,但绝对无法超脱出封建社会的局限性。秀才享有的这种特权并不是终身的。这意味着秀才也是需要定期考核,以达到相应的水准才能继续享有特权,这样一来秀才也是会受制于人。尤其是生员。在学官眼里生员比一根头发丝儿还轻,必定不会有好脸色看。

第三,福利政策无法持续延续。

每一个上台人都会有不同的政治思想,从而形成不同的政治风气,必然会滋生一些腐败贪污之人,权贵与奸诈小人便会从中作梗,这样,流到秀才手中的收入便少之又少。如此好的待遇必定导致考取功名的人数暴涨,但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让许多没有门路的读书人成为被挤落桥下的殉葬品。

“穷秀才”真的穷吗?、“穷秀才”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秀才的生活开销大。

古代秀才的学习其实也和现在差不多,他需要借用一些媒介来维持自己的学习社交关系。三三两两读书之人吟诗作对,举杯畅饮被视作雅事,这读书之人除却官府的补贴,却并没有什么生活来源,久而久之也就加大了秀才的生活负担。

所以说,秀才并不是真正的穷,这个概念是会受到许多因素干扰从而呈现出不同状态。它需要考虑参照物、时代,以及各种的环境因素。是一个具有限制性、时代性的“穷”。但综上所述,秀才与“穷”还是不匹配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15:11: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秀才,概念的资讯:
古代秀才一年收入多少或许和你想的不同
前言古代的秀才,他们的收入究竟如何?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令人意外。在这个充满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秀才们不仅仅是书生,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可能随着各种因素有着出人意料的变化。
2024-06-24 12:44:00
古代秀才地位究竟是什么样的
...对古代读书人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解。“书呆子”、“穷秀才”这些词语让他们认为,古代读书人都是一群又穷,又没存在感的社会工具人,事实的真相恐怕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在不少影视剧文学
2023-06-06 15:10:00
古代的举人,秀才,榜眼,探花,进士,状元相当于今天什么学位?
...这一点很重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后,我们再来看,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以及状元等各种功名,相当于如今的什么学位。综合来讲,现代的学位,比不上古代的功名。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古
2022-12-31 21:19:00
“秀才”被封之后,大妈们还在找一个能说心事的地方
9月2日,全网粉丝超千万的顶流老年主播“秀才”账号被封。好奇的网友涌入热搜话题,见证这场“中老年顶流”的塌房奇观。“又土又油”“爱吐信子”“挤眉弄眼”......质疑和差评如浪涌
2023-09-06 15:20:00
千万大妈哽咽!39岁男网红秀才一夜封神,其魅力何在?
9月2日晚,超级网红秀才的账号突然被封禁。秀才目前在抖音平台拥有1200万粉丝,可谓是近来平台上最火的网红之一。此次封禁,平台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该帐号违反了平台的相关规定。据知情
2023-09-12 15:13:00
人人痛骂这“潜规则”,但人人又都沉溺其中
早在今年6月份我们就曾写文分析过,短视频网红“秀才”如何填补了中老年女性的情感空白。而半个月前,他在年轻网友的恶搞中迎来了第二波爆火,随后迅速走完了“出圈-被二创-上热搜-被封号
2023-09-08 00:17:00
揭秘古代秀才:享有特权却难以养家
挣的少又花的多,自然就有秀才养活不了一家人了。秀才,原是指才能秀异之士,但在科举制度建立后,秀才成了读书人的通称,更准确地说,秀才是古代科举制度下,通过了初级考试的生员,也是士大
2023-10-16 08:17:00
动画电影《小倩》官宣 东方奇幻新篇2024年将上映
...毛启超执导,改编自《聊斋志异》之《聂小倩》。故事以秀才宁生在兰若寺意外救下女鬼小倩为起点,讲述了二人在亡命天涯的过程中相知相爱的故事。改编自蒲松龄经典作品《聊斋志异》首次官宣
2023-08-04 11:44:00
一个真秀才倒下去,十个假靳东站起来
秀才“封”了,大妈急了。文 | 陈首丞秀才被封号了,离他成为新晋的互联网顶流,仅仅不过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中,秀才的人像抠图搭配着相应的场景,反复出现在抖音用户们的信息流中,一
2023-09-05 17: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韩家集歼灭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4 19:54:00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
壹点笔墨|无棣朱氏溯源考
2019年清明节期间,我曾倡导并组织青州衡王府的衡恭王后裔族人,举行了首次集中、统一、大规模的“衡恭王后裔祭祖恳亲”活动
2025-08-23 18:34:00
8月23日,“河北五超”承德主场对阵保定,“皇上”又来给承德加油,上次喊出夹子音,这次直接上设备!
2025-08-23 21:45:00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