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秀才地位究竟是什么样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6 15: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从古至今,一直有一个恒古不变的成功定律,这就是读书。”,随着社会的浮躁风越刮越大,“读书无用论”悄悄长出了獠牙,越来越多的人被这种有毒的言论给迷惑。

事实上,不管任何时代,尤其是对于家里没矿的普通人来说,读书始终都是他们人生崛起的唯一一条平坦大道。

在古代封建社会,哪怕社会黑暗腐朽,但是很多读书人仍然能够在社会很好地生存下去,不少人可能会对古代读书人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解。

“书呆子”、“穷秀才”这些词语让他们认为,古代读书人都是一群又穷,又没存在感的社会工具人,事实的真相恐怕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

古代秀才地位究竟是什么样的

在不少影视剧文学作品中,秀才似乎更像一个贬义词,这个词似乎带着浓浓的藐视味道。事实上,真正了解古代秀才的人就会知道,在古代,秀才可能是大多数人都难以超越的存在,如果换算到现在的学历,估计很多人该自卑了。

01科举制度

提起秀才,就不得不提封建王朝一次改变历史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科举制度。在实行科举制度以前,官员的“遴选”,基本上都是“内部推荐”。

这基本上都是贵族门阀世家“内部事”,当官这种事,平民基本上是连成为“官场路人甲”的资格都没有。

虽然科举制度同样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科举腐败一直都没有断绝过,但是科举制度至少让普通人有了机会,有了希望。

从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以后,普通人为官的数量大大增加,虽然这个数量和贵族官员相比,仍然是微不足道。

古代秀才地位究竟是什么样的

但至少,普通人已经有资格拿到官场的入场券。普通人要想进入官场,举人是必经之路,而秀才就是第一步。

02秀才的含金量

在鲁迅的多部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读书人的影子,比如说教科书上的名人孔乙己,孔乙己虽然“寒窗苦读多年”,却仍然是一个“童生”。

也许大家对这个“童生”没什么概念,在古代“读书人的金字塔里”,童生基本上算是最底层的,甚至连读书人的称号都可以说“不配有”。

在古代科举制度中,第一阶段就是县、府、院三级考试,考过了就是秀才,算是初步取得了功名。考不过就是孔乙己这样的“童生”。

很残酷的是,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第一阶段就将绝大多数人挡在了成功的门外。

古代秀才地位究竟是什么样的

用数据化来说明的话,古人中1000个人也许就一个秀才。以这种“录取率”,我们就可以知道秀才的含金量其实是非常之高的。

换算到现代社会的学历的话,秀才至少是如今985或者211名校的本科生,那是古代他们十里八乡的骄傲。

试想一下,以古代那种夸张的文盲率,不要说秀才了,就是普通一个识字的童生,那在村子里也是社会地位很高的。

实际上,古人很多人口中的“穷秀才”并不是真正取得秀才功名的秀才,而是如孔乙己这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童生罢了。

03秀才的社会地位

根据明清时期的法律,得到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已经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了,虽然只有取得举人的“职称”才可以“实现报国的梦想”。

古代秀才地位究竟是什么样的

但是秀才同样有着见到当地官员不用跪拜,可以免除赋税,可以有资格开办私塾等等特权。应该来说,秀才已经属于“初级社会成功人士”。

历史上常有一种“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说法,从这句话中就可以了解到士大夫的“高与大”,而秀才就是这个阶层的一员,虽然只是属于小兵小虾的角色。

但某种意义上说秀才也是属于封建王朝的“管理层”。还有,在古代,地主士绅是整个社会上层机构的重要成员,在地主士绅中,秀才就是其中核心成员。可以说,要想分享封建王朝的果实,秀才就是一个基本门槛。

在明清时期,秀才虽然不能当官,但是他们却是官府和老百姓的重要纽带,老百姓愿意相信秀才,官府也愿意用秀才去办事。

事实上,明清时期的很多知县、知府这些官员,他们身边的一些私人幕僚就是秀才,因此,从整个社会来说,秀才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

04秀才的学识

从知识储备来说,秀才的学识并不比高一级别的举人差。很多秀才之所以考不进举人,一方面的确是因为学识不够,一方面还是因为死读书,不懂得知识应用现实。

古代秀才地位究竟是什么样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朝廷没人”。因此,从知识储备和学历来看,秀才都是社会顶尖的存在。

然而因为影视剧的一些误读,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的秀才非常的落魄,非常没有社会地位。事实上,古代的秀才落魄的的确有不少,这类秀才大部分都是人们所说的书呆子。

他们往往一门心思想考取举人,从而将自己的所有时间和金钱都放在考举人上面,结果因为死读书,越考越穷,甚至要靠亲戚朋友的救济才能取考试。

而事实上,在古代,就有很大一部分秀才非常聪明,虽然他们也考试,但他们清醒的认识到,考举人更像是一种玄学。

因此,他们往往抱着一种坦然的心态去考试,在另一边,他们主动利用自己秀才的学识和身份去“找工作”,他们或成为有钱人家的“私人家教”,有的成为官府的“兼职雇工”。

比如说那些官员的私人师爷和幕僚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方式,有的甚至认清了官场的潜规则,彻底放下做官的执念,去在当地教书育人。

古代秀才地位究竟是什么样的

不少历史学者都指出,在古代,他们的秀才身份和学识本身是可以变现的,只要这个秀才不太过迂腐,古代的秀才们经济状况大概率是不会差的,不说成为富人,混个中产阶级还是很有可能的。

古代的秀才绝非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的“穷秀才”和“书呆子”,用现在的学历这一维度来换算,古代的秀才们至少相当于我们的985或者211大学本科生,可以说,秀才们都是属于封建王朝的“栋梁之才”。

一直很认同一句话:历史永远是严谨的,如果将影视剧的历史当历史,那么,这就是一种对历史的亵渎!对于秀才,要是被影视剧带偏,那会很尴尬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6 17: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秀才与举人的差别:社会地位与经济福利的对比
...考试却是好几场考试。首先他们要先通过童生考试,取得秀才的头衔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的考试,秀才之后则是“乡试”,而“乡试”之后就是“会士”成为贡士,而关乎命运的最后一场“殿试”也
2023-11-08 15:25:00
古时候的秀才,在今天的社会中相当于什么样的角色呢
在探讨古代科举制度下的秀才身份时,我们常常会将其与现代社会的某些群体进行比较。这样的对比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和教育体系,还能让我们从中汲取对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思
2024-09-29 21:44:00
古代的“穷秀才”真的穷吗?那得看和谁比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人在讨论古代的秀才相当现在的什么学历,相当现在什么样的职位,或者什么样的地位,生活过得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这时候就会有一些人告诉大家:古时候的秀才其实就是穷困潦
2023-06-21 12:53:00
...成功通过两轮考试的学子们,才有资格挑战下一阶段——秀才。 秀才选拔考试是在童生中进行的,学子们需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只有成绩卓越的才能被选拔为秀才。虽然秀才无法直接成
2023-05-05 12:09:00
古代举人跟秀才差别到底有多大
...的回忆。在《武林外传》中,有一个算账的书生,叫做吕秀才,尽管定了个秀才名头,却一直被打趣为百无一用是书生。那么问题来了,古代读书人地位不是应该很高吗,为何吕秀才只能当一个酒店
2023-07-30 20:52:00
“穷秀才”的真相:古代秀才的生活与形象
与影视形象中的“穷秀才”不同,古代秀才的日子其实非常滋润,只要不是躺在床上不动一动,维持一家人温饱是没问题的。秀才的含金量非常高,政治、经济待遇非常高,超乎想象。在文学作品中,秀
2023-09-25 04:17:00
揭秘古代秀才:享有特权却难以养家
挣的少又花的多,自然就有秀才养活不了一家人了。秀才,原是指才能秀异之士,但在科举制度建立后,秀才成了读书人的通称,更准确地说,秀才是古代科举制度下,通过了初级考试的生员,也是士大
2023-10-16 08:17:00
在古代,举人如果没考上进士能做什么官?
...上进士,能去做什么官?萨沙问答第193集自古只有饿死的秀才,没有饿死的举人。 秀才属于科举考试的入门者,距离当官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不过,举人就是科举考试的中等胜利者阶层
2023-05-12 09:00:00
秀才是古代高学历的代名词,为何之后地位会一落千丈?
...道,古时候,那些稍微在学历上有造诣的人就被人称之为秀才,而“秀才”确实也是古时候高学历之人的代名词。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品评一下古时候的秀才的地位。秀才的出现,是历朝历代为了选拔
2023-01-04 17: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