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聚焦营造学社一次漫长的调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14 21:22: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一场关于中国营造学社与古建筑的分享会近日在四川成都举行,青年作家萧易的新书《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也在会上首发。这部新著聚焦了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先生一段鲜为人知的调查。

85年前,中国营造学社社员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陈明达从昆明抵达重庆。日寇空袭,山河残破,交通不便,寸步难行,在这样的形势下,梁思成与同仁来到了四川省与西康省。

他们1939年8月27日从昆明出发,1940年2月16日方才回到昆明,历时173天,走访了35个县市,调查古建筑遗址730处,拍摄照片3100余张。

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聚焦营造学社一次漫长的调查

新书发布会现场。萧易供图

川康古建筑调查,不啻于一次四川古建筑家底的大普查。成都、重庆、都江堰、雅安、芦山、夹江、乐山、峨眉、广汉、德阳、绵阳、梓潼、广元、阆中、南部、渠县、潼南、大足……梁思成、刘敦桢等人,靠着卡车、滑竿、人力车、客船,完成了这次调查。

来到四川,梁思成、刘敦桢一度非常迷茫,四川明代建筑都很少见,更别说宋元建筑了。但四川有着丰富的汉阙、崖墓、石窟资源。于是他们调整方向,将这三个方面作为考察的重点。

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聚焦营造学社一次漫长的调查

四川阆中观音寺。林洙 供图

在1939年9月18日的日记中,刘敦桢写道:“川中古建筑,以汉墓阙为主要地位,盖数量为全国现存汉阙四分之三也。此外,汉崖墓遍布岷江及嘉陵江流域,其数难以算计。而隋、唐摩崖石刻亦复不少。故汉阙、崖墓、石刻三者,为此行之主要对象。”

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聚焦营造学社一次漫长的调查

梁思成、刘敦桢在四川雅安高颐阙测绘。林洙 供图

“事实证明,梁思成、刘敦桢等人的眼光非常独到,汉阙、崖墓、石窟是四川文化的三大特色。”萧易说,“四川石窟最新统计有2134处,是中国石窟最多的一个省份;中国现存汉阙46座,其中24座在四川;四川各地崖墓密如蜂巢,出土的画像砖、陶俑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说在华北考察的唐、宋、元、明古建筑,帮营造学社梳理了唐代之后的建筑脉络的话,那么唐之前的建筑史如何书写?这个问题曾经萦绕着梁思成。而伴随着川康古建筑调查的深入,梁思成提出了“佐证法”,即从汉阙、崖墓、石窟中寻找答案。

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聚焦营造学社一次漫长的调查

梁思成、杨枝高在四川乐山白崖崖墓考察。林洙 供图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中汉代部分的素材,明显倚重于四川的考察,他的《佛像的历史》对四川石窟涉猎颇多。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也收录了诸多汉阙、崖墓。遗憾的是,这批宝贵的调查资料在随后的岁月中,随着营造学社的辗转流离,被静静地压在箱底,未能得到及时且系统的整理与出版。

2008年,中央电视台编导胡劲草拍摄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时,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档案馆意外发现一个蓝布包裹,里面有560张四川广汉的照片。根据这批照片,萧易写下了《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一书。

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聚焦营造学社一次漫长的调查

营造学社社员在四川广元千佛崖考察。林洙 供图

整理这批照片时,萧易惊喜地发现,梁思成遗孀林洙还保存着一批川康古建筑调查照片,数目有3100张之多。因为梁思成与四川的缘分,林洙把照片委托萧易整理。从2019年开始,在四川省文物局支持下,萧易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史学者张宇一起,于2019年春天开始重新调查营造学社当年考察过的古建筑、古遗址。

3100多张照片,如同一幅巨大的拼图。当年,营造学社并未对照片整理、归档,照片只有编号,比如观音寺1、观音寺2……观音寺177,它们到底是什么殿?什么堂?是这个殿的哪个部分?从2019年到2024年,经过5年的调查,萧易基本弄清楚了照片中古建筑、古遗址的状况,将零散的照片拼接成一处处石窟、一座座建筑、一处处遗迹的面貌。

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聚焦营造学社一次漫长的调查

新书发布会现场。萧易供图

《漫长的调查》,正是基于当年的历史背景,并通过萧易的重走与考证,将那些尘封数十年的照片与现今的实地景象进行对比展示,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川康古建筑群的辉煌与沧桑。

此外,该书还复原了一些古建筑与石窟:绵阳西山观消失的五十龛石窟是什么?新津观音寺如何从十二重变到了现在的五重?梁思成为何与大足石刻失之交臂?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川康古建筑历史画卷。

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聚焦营造学社一次漫长的调查

梁思成考察护照。林洙 供图

梁思成、林徽因之女梁再冰为此书写下序言。她回忆说,当年梁思成将自己考察的经历,以连环画的形式画寄到了昆明,她和母亲看得捧腹大笑。梁再冰感慨:“零散的照片经由萧易之手,变成了一座座立体的建筑;80多年的变迁在他的笔下,读来是如此亲切,却又触目惊心。”

85年后,《漫长的调查》引导读者找寻到这段历史,以两辈人的视野,注视那些崖墓、汉阙、建筑、城市,既是对1939年至1940年四川的回顾,了解那些在岁月中消失的古建筑,又能为当今的古建筑研究、保护提供更多依据。【责任编辑:蒋肖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营造学社的173天
...战火纷飞、颠沛流离,他们仍然把田野调查作为了解中国古建筑家底的方向《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萧易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8月汉阙是最早的地上
2024-09-23 11:00:00
...遗产研究院主办的“世纪回望——纪念祁英涛先生暨中国古建筑保护探索之路”座谈会在京举行。座谈会以祁英涛主持参与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为线索,共同缅怀祁英涛先生,回顾他在中国文物保护事
2023-12-15 00:04:00
林徽因:乱世的美神
...轻女子。她拿着笔和纸,专注地记录着,背景是中国内地古建筑的梁、碑和石础。有几张照片,她瘦削的身影出现在光线阴暗的佛殿高处,或者顺着一把架在石像边上的梯子爬上去,仔细观察石像上
2022-12-26 14:00:00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作为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落之一,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古镇有近1500年的建镇史,既有体现明清建筑特点的古街巷、古民居,也有宫观庙宇组成的“九宫十
2024-05-09 06:09:00
与推土机、文物贩子赛跑,是什么让他一生都在不停地奔跑
...。”进入营造学社,罗哲文先是为刘敦桢抄写整理《西南古建筑勘察》的文章,并绘制一些插图。半年后,梁思成见他在绘图方面有培养前途,便把他收作弟子,帮助自己绘图和整理资料。从绘图仪
2023-02-15 12:11:00
...的唐代风格,“若论技术之精湛、艺术之品第……是现存古建筑中的上上品,是最佳典范”(陈明达语)。千年以来,这座木结构的殿堂楼阁虽屡遭天灾但仍完好如初,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建筑学的
2024-03-03 08:37:00
今年最出圈的旅游线路,低调了近百年
晋北的古建筑已被铆钉钉在中国历史上,尽数巍峨,不同时间可以毫无阻碍地相互依存或许才是古建筑的真意。作者 | 波鲁克题图/封面|unsplash手机里跳出林徽因被宾夕法尼亚大学追授
2023-11-20 17:34:00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中国古代工匠不逊于西方的石作工艺水平,但为何中国古建筑并不以石料作为所居房屋的主材呢?到书中来寻找答案吧!●眉目清晰的原文。《营造法式》原书内容丰富,例如在匠作制度部分,有
2023-10-12 16:40:00
今日无事,凭栏听曲|关注这场古建创意推介会,就在晋祠!
...太原,在晋祠博物馆向所有市民游客免费开放!一、山西古建筑:岁月史书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既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又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山西共登记不可移动文
2023-09-04 09:5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