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营造学社的173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3 11:00:00 来源:杭州网

营造学社的173天

即使战火纷飞、颠沛流离,他们仍然把田野调查作为了解中国古建筑家底的方向

《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萧易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8月

汉阙是最早的地上建筑,更是史料。图为1939年中国营造学社一行在渠县沈府君阙测绘现场。 作者供图

姿态优美的西桥横跨两岸,桥上行人如织,冬日西河干涸,露出河底凌乱的条石,附近的百姓在一汪汪水塘中洗衣摘菜,用四川话摆着龙门阵,儿童埋头在石块中搜索着漏网的铜钱。

梁思成走到桥下,凝视着西桥净跨十一米的拱券,一袭黑大衣的陈明达,手拿测绘本的莫宗江也跟了过来,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映在厚实的桥墩上。

拍摄照片的是刘敦桢,时任中国营造学社文献部主任。

这一天是1940年1月4日,在南充,照片中的西桥也称广恩桥,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重修。

此时,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陈明达一行,已走过重庆、成都、灌县、雅安、芦山、夹江、彭山、乐山、新都、广汉、绵阳、梓潼、剑阁、广元、苍溪、阆中、南部、渠县等地,川康古建筑调查已经进行了130天。

看似恬淡的画面背后,全面抗战已经进入到第四个年头。此时,在四川城中的古建筑年岁已久,却因战争、贫穷无力维护,纷纷走向破败。

刘敦桢之子、东南大学教授刘叙杰回忆,梁思成、刘敦桢曾对学社的方向有过一次交谈,分别在手心写了两个字,打开一看,写的都是“调查”。

梁思成、刘敦桢深知,只有不断地调查,才能了解中国的古建筑家底,即便战火纷飞、颠沛流离,他们仍然把田野调查作为学社的方向。

这不啻于一次家底的大普查

营造学社内迁昆明后,学社的考察重心已从华北转移到了西南。

1939年1月25日,刘敦桢结束云南西北部的古建筑考察后,返回昆明。不久,梁思成、刘敦桢将视野投向了四川,酝酿一次更为久远的调查,因调查区域涉及四川省与西康省(1939年成立,1955年撤销),史称“川康古建筑调查”。

梁思成、刘敦桢不止一次从法国人色伽兰、德国人柏石曼的照片中,得见四川古建筑、古遗址的吉光片羽,迫切想一探究竟。对于四川省而言,这不啻于一次家底的大普查。

1939年8月26日,刘敦桢在昆明购置旅行用品。在当日日记中,他写道,“此次赴川,拟先至重庆、成都,然后往川北绵阳、剑阁等处考察,自剑阁再沿嘉陵江南下,经重庆、贵阳返滇。”

到了四川以后,营造学社发现抗战时期交通不便,短时间不易再来,遂不止一次调整考察计划,先是添上川南十五县,再增加大足、合川两县,行程由此多了四分之一,这才有了“川康古建筑调查”。

汉阙、崖墓、石刻,

为调查的主要对象

来到四川后,学社诸人一度非常失望。四川古建筑大多毁于兵燹,明代建筑都很少见,更别说宋元了。但四川有着丰富的汉阙、崖墓和石窟资源。

在9月18日的日记中,刘敦桢写道:“川中古建筑,以汉墓阙为主要地位,盖数量为全国现存汉阙四分之三也。此外,汉崖墓遍布岷江及嘉陵江流域,其数难以算计。而隋、唐摩崖石刻亦复不少。故汉阙、崖墓、石刻三者,为此行之主要对象。”

正如他们预料的一样,四川各地崖墓密如蜂巢,如蜂房水涡,尤以乐山、彭山两地数目最巨,乐山白崖崖墓规模恢宏,前带祭堂,镌刻着古老的汉代建筑图;彭山县江口镇一带崖墓超过4千座,不少门楣带有硕大的斗栱——“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中国现存汉阙46座,其中大半在四川。

学社考察了雅安高颐阙、夹江杨公阙、绵阳平阳府君阙、梓潼贾公阙等,而在渠县,他们在土溪场、崖峰场一带就遇见了六处汉阙。

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四川有石窟2134处,是中国石窟最集中的省份,营造学社考察了阆中涧溪口、青崖山,乐山龙泓寺等,这些石窟如今已不见踪迹。

如果说在华北考察的唐、宋、元、明古建筑帮助营造学社对唐代之后的建筑脉络逐渐梳理清晰,那么唐之前的建筑史如何书写?这个问题曾经萦绕着梁思成。

伴随着川康古建筑调查的深入,梁思成提出了“佐证法”,即从汉阙、崖墓和石窟中寻找答案。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中汉代部分的素材便明显倚重四川的考察,他的另一本《佛像的历史》也对四川石窟涉猎颇多。

从沿途留影中,我们看到的梁思成灰头土脸,一脸倦容,在漫长的旅途中忍受着灰尘、阴雨、臭虫,以及日寇的空袭。

刘敦桢则有记日记的习惯,天气的冷暖,行路的忧乐,旅馆的简陋,县长的脸色,在他的日记中感受五味杂陈。学社的两个年轻人,莫宗江与陈明达,经历了华北与云南的调查,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备的学术素养,在此次调查中找寻着自己的学术方向,陈明达《汉代的石阙》一文即基于此次调查完成。

这一份完整的川康古建筑调查照片,

数目超过3100张

1940年2月16日,结束了长达173天的调查,学社回到麦地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决定内迁四川,一向依赖史语所资料的营造学社也不得不随之迁徙,他们又一次来到四川。

这次到了南溪县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条件艰苦,可营造学社依旧利用一切条件调查古建筑——1941年春夏之交,梁思成、刘致平受广汉县邀请,参与重修《广汉县志》;同样在1941年,刘致平调查了新都寂光寺、新津观音寺等明代寺院;1941年8月,梁思成完成了重庆府文庙修葺计划;1942年成立“川康史迹调查团”,对彭山县江口崖墓进行发掘;1941年与1945年,刘致平两次到成都,调查了南府街周道台府、棉花街卓宰相府、文庙后街杨侯爷府等,首开中国民居研究……

在李庄,梁思成开始撰写构思已久的《中国建筑史》。

川康古建筑调查的雅安高颐阙、彭山崖墓、大足北山石窟、梓潼七曲山大庙、蓬溪鹫峰寺等皆收入其中。

但遗憾的是,这批资料此后一直随学社辗转流离,被静静压在箱底,未能得到系统整理,也就很少有人知道这次漫长的调查。

时间来到2008年,央视编导胡劲草拍摄《梁思成 林徽因》纪录片,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档案馆发现一个蓝布包裹,里面有560张四川广汉的照片。

根据这批照片,我撰写了《影子之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并与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举办了《影子之城》特展。

整理照片时,我发现梁思成先生遗孀、林洙女士手中保存着一份完整的川康古建筑调查照片,数目超过3100张。

八十年后,

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2019年春天,经由林洙授权,在四川省文物局支持下,我与各地文物局、文管所一起,开始重新调查营造学社当年考察的古建、古迹,了解它们的状态。

1940年1月,梁思成一行来到蓬溪县鹫峰寺,这座寺院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均建于明代,寺院左侧,一座挺拔的宋塔拔地而起。

文庙、武庙、广东会馆、陕西会馆、湖广会馆、城隍庙、娘娘庙、土地庙、开元寺,壮观肃穆的牌坊,样式精巧的桥梁,不同姓氏的宗祠,这些古建筑分布在广汉的大街小巷中,留下了一座县城的布局,如同古老中国的影子。两临广汉,营造学社几乎拍下了这座小城内外的所有古建筑,如今存世的已不足十处。

拿到照片时,它们仅有简单编号,比如新津观音寺,编号从1到177号,但某张是属于哪个殿堂,抑或是殿堂的哪个部分,却无从得知。更糟糕的是,许多殿堂已经从观音寺中消失,无从依据,我们只有从前人调查、村民的回忆中找寻蛛丝马迹,或者是从照片的细节中寻找关联,将不同的照片拼接成殿堂,再将殿堂组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观音寺。

3100多张照片,如同一幅巨大的拼图,一处处石窟、一座座建筑、一处处遗迹,进而拼接出一个八十多年前的四川。

经过五年的调查,我基本弄清楚了照片中古建筑、古遗址的状况,主编了《中国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图录(六册)》(已列入出版计划),并把这几年重走的经历,写成了这本《漫长的调查》——

绵阳西山观消失的50多龛造像是什么?

营造学社为何每每与宋元建筑擦肩而过?

大足石刻为何得而复失?

新津观音寺为何从十二重变成了如今的五重?

中国抗战年间最大的考古发掘在哪里?

川康古建筑调查的730多处古建筑、古遗址,如今留存下来的已不足一半。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既是对它们命运的梳理与交代,也是对营造学社这次漫长调查的回顾——当年,他们用了173天穿梭在巴蜀大地上,留下时代的背影。我们也在漫长的八十多年后才找寻到这段历史,以及那些崖墓、汉阙、建筑、城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聚焦营造学社一次漫长的调查
...建筑调查之路》也在会上首发。这部新著聚焦了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先生一段鲜为人知的调查。85年前,中国营造学社社员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陈明达从昆明抵达重庆。日寇空袭,山河
2024-09-14 21:22:00
“漫长的调查——中国营造学社在四川”开展,披露700余张珍贵照片
...学社曾在巴蜀大地完成了一次古建策划的壮举。学社成员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人在抗战大后方四川,进行了173个日夜,35个县,730处古迹的川康古建筑调查以及以李庄为据点的重要
2025-07-27 22:13:00
林徽因:乱世的美神
...的镜头对准了她。这双温和的眼睛,大多是来自她的丈夫梁思成——三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建筑史家之一——或者是跟随她一起在野外作业的营造学社的年轻人。他们在测量或绘图的时候,偶或抬头
2022-12-26 14:00:00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儒匠’论探义”的主题讲座中表示,他与朱启钤的缘分从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开始。一次偶然机会,梁从诫告诉王军“你有个老乡叫朱启钤”。不承想,王军与“老乡”朱启钤都是开阳县人,
2025-08-04 21:08:00
与推土机、文物贩子赛跑,是什么让他一生都在不停地奔跑
...《西南古建筑勘察》的文章,并绘制一些插图。半年后,梁思成见他在绘图方面有培养前途,便把他收作弟子,帮助自己绘图和整理资料。从绘图仪器的使用,到削铅笔等细节,梁思成都一丝不苟地
2023-02-15 12:11:00
...的历史场景。古镇西侧的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内,保留有梁思成、林徽因等的手稿,还原了他们曾经的工作场景和建筑成果。这是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后,全国第二个系统展示中
2024-05-09 06:09:00
...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天津的独乐寺为什么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无上国宝”?木结构何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营造文库”推出的陈明达先生力作《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中
2024-03-03 08:37:00
...从北向南看看这条神奇线上有什么→》节目视觉设计中以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为基础制作成三维立体建筑模型让观众在电视机前就如身临其境般走进古建筑当中△梁思成营造法式中古建
2025-01-28 22:26:00
...多月,这一路上将繁花满途,春色盎然。那正是建筑学家梁思成第一次前往蓟县的季节。1932年4月,梁思成一行坐上一辆破旧的老式福特车,向北平以东180里的蓟县出发。前一年,日本建
2025-03-30 08: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