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本书看懂中国千年木构建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3 08:37:00 来源:杭州网

应县木塔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独乐寺为什么被誉为“无上国宝”

山西的应县木塔凭什么和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天津的独乐寺为什么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无上国宝”?木结构何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

“营造文库”推出的陈明达先生力作《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三种图书,探寻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奥秘,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陈明达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1932年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刘敦桢,毕生致力于重新发现中国古代建筑学体系,著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尤以宋《营造法式》专项研究享誉中外。

《应县木塔》初版于1966年,是陈明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纪中国建筑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的佛宫寺释迦塔(习称“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外形端庄稳重,结构比例严整。1962年起,陈明达多次率助手赴应县考察木塔,试图从分析建筑实例入手,揭开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之谜。在《应县木塔》一书中,陈明达以其开阔的视野、精细的测绘、广泛的资料汇集和严谨的逻辑演绎,将应县木塔与建筑“天书”《营造法式》互相印证,揭示出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正如傅熹年院士所言:“这本专著阐明,中国古代建筑从总平面布置到单体建筑的构造,都是按一定法式经过精密设计的,经过精密的测量和缜密的分析,是可以找到它的设计规律的。”此次《应县木塔》再版,不仅将实测图、分析图及其批注副本一并收录,并且在图版部分增补了若干张梁思成、莫宗江、刘致平、赵正之等前辈于1933年、1935年、1950年考察所摄照片和木塔在抗战期间受损及战后修缮情况照片,更加全面地展示了木塔的历史信息。

独乐寺建于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制作精丽,保留着显著的唐代风格,“若论技术之精湛、艺术之品第……是现存古建筑中的上上品,是最佳典范”(陈明达语)。千年以来,这座木结构的殿堂楼阁虽屡遭天灾但仍完好如初,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建筑学的卓越成就。独乐寺被发现于1932年,是中国营造学社开始调查测绘的第一处古代建筑,梁思成说它“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中国建筑蜕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陈明达先生在他的晚年力作《蓟县独乐寺》中,尝试应用“材份制”对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进行建筑学理论分析,追索中国建筑在结构力学、建筑美学等方面的独到建树。在书中,他似乎已经完全进入了古代建筑师的世界,不但解析着一个个技术方面的疑难,更要通过对技术问题的解析而还原到审美、文化的层面。此书沿袭论文+测绘图+摄影作品的编排体例,收录大量珍贵的手绘图稿和历史照片,对古建筑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

陈明达曾说:“长期以来,我们被古代建筑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很自然地就偏向于艺术方面的研究,不自觉地促成了重艺术、轻技术的倾向。”这句话放在当下似乎仍然适用,什么唐风雄浑、宋韵清秀、明清烦琐,这样的“高度概括”谁都能说几句,至于其深层的营造原理、设计规律,却鲜有提及。《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就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史的重要著作。书中的“战国—北宋”部分曾于1990年刊行,“南宋—清代”部分是首次以单行本形式出版,两部分合璧通览,将令读者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文中的建筑力学原理及抗负荷分析,尤为学术界所称道。书后另附《中国建筑导言》一文及精彩图照175张,堪比了解中国古代建筑通史及其经典实例的快捷通道。

陈明达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极富创造性,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建筑史学界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你不满足于对古建筑浮光掠影式的了解,那么以上三本新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彩向未来丨走近应县木塔,品千年古建的神韵与魅力
...慨:“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作为当时最高技术的载体
2023-12-11 21:51:00
当AI遇上千年木塔
...木塔“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梁思成曾经如此评价位于
2024-04-28 10:34:00
...木塔又名佛宫寺释迦塔,是一座具有多层使用空间的古代木构佛塔。建于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968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瑰宝。19
2024-04-29 19:49:00
...有斗拱博物馆之称。梁思成先生曾说,“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也印证了塔的结构精巧。木塔斗拱将梁、枋、柱连接成一体,有效抵御和减少了暴风地震的破坏作用,遭遇了
2023-11-03 18:56:00
为什么说最“钩心斗角”的地方是山西?
...独一无二的“古建筑博物馆”。全国仅存 三座半的 唐代木构建筑, 三座位于山西;我国 明代以前的“高古”木构建筑总计约 600余座
2023-03-05 09:12:00
...在数字世界中得以复现。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构楼阁式建筑,应县木塔凭借独特的设计、结构与施工,屹立近千年而不倒,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同时,由于历史上地震
2024-07-05 06:37:00
文保所长游泳进寺,暴雨中的北方古建怎么样了?
...案。开善寺山门和消防门封堵。作为我国仅存的八座辽代木构古建筑之一,开善寺跻身“八大辽构”之列,颇受文物爱好者关注。与其齐名的辽代建筑,还有山西应县木塔、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2023-08-08 14:04:00
千年经典向新行丨从古建到现代航天 榫卯技艺跨越千年续写新的中国故事
...,在整体结构上依旧保持完整。充分印证了榫卯对于保证木构建筑的关键作用。现如今,为了努力守护好木塔的下一个千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在牵头国内各行各业的研究力量,让木塔旧貌换新
2025-05-02 20:55:00
...成为中国建筑史中一段至关重要的时期?辽代留下的八座木构,又为何代表了中国古建技术与艺术的巅峰?独乐寺大设计2月下旬,华北春寒料峭,从北京站坐上火车,向东一小时,可达蓟州站。沿
2025-03-30 08: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今天19时,“河北五超”揭幕战正式开始,在文化市集上,赵子龙震撼登场,为“河北五超”加油。
2025-08-10 19:39:00
湖湘与皖江对话,共商长江大文旅
大皖新闻讯 8月9日下午,一场题为《嘉道湖湘近世派崛起与江南地区》的学术座谈会,在湖南金鹰影视城举办。此次活动,湖湘与皖江对话
2025-08-10 11:52:00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