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让古建筑群落中的文化活起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09 06:09:00 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

作为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落之一,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古镇有近1500年的建镇史,既有体现明清建筑特点的古街巷、古民居,也有宫观庙宇组成的“九宫十八庙”。李庄古镇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落如何保护传承,焕发新生?日前,记者走进李庄古镇,探究古建筑群落中的文化创新活力。

展开李庄古镇平面图,街巷和建筑以线条和方格的形式呈现在眼前,细密的路网绘出古镇的肌理,在长江边形成一片纺锤形地带,这便是如今李庄古镇的核心区。

“保护利用的前提是摸清家底。”李庄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邹鸣琴介绍,李庄古镇现有保存完整的明清街巷18条,不可移动文物95处,其中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李庄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规划保护部部长严静回忆,2013年前后,李庄古镇启动东岳庙等古建筑抢救性保护时,根据历史档案与资料,明确建筑的空间形态,编制文物保护修缮方案。“原则是‘不改变文物原状’,从材料到修缮工艺都要最大程度还原历史。”严静说。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时,强调寻找老砖老瓦老手艺。邹鸣琴说:“比如张家祠内精工雕刻的‘百鹤祥云’窗,在李庄是‘独一份’,对色彩把握与材料选用提出了很高要求。”

从古建筑出发,李庄古镇在过去10年间陆续打造出数十处“微景观”,小到一处绿地,大到一片湖泊,既能改善古建筑周边环境,也让古建筑与现代人居环境巧妙融合。下一步,李庄古镇还将修缮栗峰山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提升和活化利用。

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上万件馆藏文物,抗战时期为躲避日军轰炸,辗转千里迁驻到李庄。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在“立本求真 家国天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李庄”的展览中,蜡像、木箱等实景道具以及全息投影等设备的立体化展示,将人们带入当时的历史场景。

古镇西侧的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内,保留有梁思成、林徽因等的手稿,还原了他们曾经的工作场景和建筑成果。这是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后,全国第二个系统展示中国营造学社的陈列馆。

让观众沉浸式观展是李庄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目标。邹鸣琴介绍,李庄古镇景区已与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开展校地共建合作。如今,这些合作已经转化为李庄古镇保护利用的新技术、对外传播的新思路。

“今年9月,我们将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合作举办‘栋梁’展,借助清华大学丰富的馆藏资源,与营造学社旧址内的展陈相结合,辅之全息投影等进行立体化展示。”严静说。

“以展为媒,我们既要让更多人走进李庄、读懂李庄,还要扩大李庄在建筑学,特别是在古建筑保护修复领域的影响力。”邹鸣琴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08: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海龙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辉映河山的凝固诗篇。抗战期间,梁思成、林徽因在宜宾李庄撰写了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成为今日李庄历史文化的一大亮点
2023-11-17 06:31:00
工人日报社评:过度商业化令文物古建“面目全非”,代价太大
...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为了抢救这些古建筑,天水市从2015年至2021年拨付保护资金超过8.88亿元。可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商业化运营后,很多古建筑
2023-08-22 09:29:00
“古堡拯救行动”让蔚县百余重点项目重现生机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唤醒最美古建筑群“古堡拯救行动”让蔚县百余重点项目重现生机本报讯(记者 张凤燕 袁琦 王宋平)10月15日,在蔚县涌泉庄乡卜北堡村,修缮完成的国保单位玉泉寺巍
2023-10-16 07:54:00
古建发新枝的文旅镜像
...史轴线而行,立时空深处而望。有着深厚底蕴的贵州诸多古建筑群,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映照下焕彩重生,彰显出人们对历史人文的尊重和景仰姿态。文旅融合的助力加持,更是让古建筑
2024-01-31 22:30:00
...系大五的学生,他说,非常兴奋能参加这次活动,古窑、古建筑、老厂房点缀现代元素,新旧融合,活力彰显,他希望通过找到问题、解答疑惑,设计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能够对未来提出更多更好更
2023-02-23 01:00:00
...,东临郏县,南临311国道,运粮河绕村而过,村内有明清古建筑150余处,是宝丰县四大古镇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我们这里的庙会历史悠久
2024-05-08 01:53:00
鄞江镇上如松古建筑群: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瑰宝
来源:极目新闻鄞江镇上如松古建筑群,坐落在鄞江镇的中心地带,是一组集古建筑、古桥梁、古石刻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个群落包括许多古老的房屋、庙宇、祠堂、桥梁等,它们默默地诉说着鄞
2023-10-09 15:52:00
陕西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古镇,藏有200座明清建筑,是陕西最西镇
...,这就是青木川古镇。青木川古镇现存约200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不少建筑保存完好,成为该地区明清古建筑聚集地。青木川古镇地处秦巴山地峡谷地带,三面环山,地势险要。它依山就势
2023-10-09 15:51:00
跟着“悟空”看鉴察坊:山西襄汾县汾城古镇火热“出圈”
...戏以《西游记》为背景设定,场景中大量高度还原的中式古建筑,成为一大亮点。据不完整统计,《黑神话:悟空》在国内的36个取景地里,山西独占27个,大量古刹、古塔、牌楼、石窟、石刻
2024-09-13 10: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