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让古建筑群落中的文化活起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09 06:09:00 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

作为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落之一,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古镇有近1500年的建镇史,既有体现明清建筑特点的古街巷、古民居,也有宫观庙宇组成的“九宫十八庙”。李庄古镇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落如何保护传承,焕发新生?日前,记者走进李庄古镇,探究古建筑群落中的文化创新活力。

展开李庄古镇平面图,街巷和建筑以线条和方格的形式呈现在眼前,细密的路网绘出古镇的肌理,在长江边形成一片纺锤形地带,这便是如今李庄古镇的核心区。

“保护利用的前提是摸清家底。”李庄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邹鸣琴介绍,李庄古镇现有保存完整的明清街巷18条,不可移动文物95处,其中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李庄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规划保护部部长严静回忆,2013年前后,李庄古镇启动东岳庙等古建筑抢救性保护时,根据历史档案与资料,明确建筑的空间形态,编制文物保护修缮方案。“原则是‘不改变文物原状’,从材料到修缮工艺都要最大程度还原历史。”严静说。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时,强调寻找老砖老瓦老手艺。邹鸣琴说:“比如张家祠内精工雕刻的‘百鹤祥云’窗,在李庄是‘独一份’,对色彩把握与材料选用提出了很高要求。”

从古建筑出发,李庄古镇在过去10年间陆续打造出数十处“微景观”,小到一处绿地,大到一片湖泊,既能改善古建筑周边环境,也让古建筑与现代人居环境巧妙融合。下一步,李庄古镇还将修缮栗峰山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提升和活化利用。

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上万件馆藏文物,抗战时期为躲避日军轰炸,辗转千里迁驻到李庄。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在“立本求真 家国天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李庄”的展览中,蜡像、木箱等实景道具以及全息投影等设备的立体化展示,将人们带入当时的历史场景。

古镇西侧的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内,保留有梁思成、林徽因等的手稿,还原了他们曾经的工作场景和建筑成果。这是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后,全国第二个系统展示中国营造学社的陈列馆。

让观众沉浸式观展是李庄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目标。邹鸣琴介绍,李庄古镇景区已与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开展校地共建合作。如今,这些合作已经转化为李庄古镇保护利用的新技术、对外传播的新思路。

“今年9月,我们将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合作举办‘栋梁’展,借助清华大学丰富的馆藏资源,与营造学社旧址内的展陈相结合,辅之全息投影等进行立体化展示。”严静说。

“以展为媒,我们既要让更多人走进李庄、读懂李庄,还要扩大李庄在建筑学,特别是在古建筑保护修复领域的影响力。”邹鸣琴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08: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海龙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辉映河山的凝固诗篇。抗战期间,梁思成、林徽因在宜宾李庄撰写了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成为今日李庄历史文化的一大亮点
2023-11-17 06:31:00
工人日报社评:过度商业化令文物古建“面目全非”,代价太大
...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为了抢救这些古建筑,天水市从2015年至2021年拨付保护资金超过8.88亿元。可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商业化运营后,很多古建筑
2023-08-22 09:29:00
“古堡拯救行动”让蔚县百余重点项目重现生机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唤醒最美古建筑群“古堡拯救行动”让蔚县百余重点项目重现生机本报讯(记者 张凤燕 袁琦 王宋平)10月15日,在蔚县涌泉庄乡卜北堡村,修缮完成的国保单位玉泉寺巍
2023-10-16 07:54:00
古建发新枝的文旅镜像
...史轴线而行,立时空深处而望。有着深厚底蕴的贵州诸多古建筑群,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映照下焕彩重生,彰显出人们对历史人文的尊重和景仰姿态。文旅融合的助力加持,更是让古建筑
2024-01-31 22:30:00
...系大五的学生,他说,非常兴奋能参加这次活动,古窑、古建筑、老厂房点缀现代元素,新旧融合,活力彰显,他希望通过找到问题、解答疑惑,设计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能够对未来提出更多更好更
2023-02-23 01:00:00
...,东临郏县,南临311国道,运粮河绕村而过,村内有明清古建筑150余处,是宝丰县四大古镇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我们这里的庙会历史悠久
2024-05-08 01:53:00
陕西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古镇,藏有200座明清建筑,是陕西最西镇
...,这就是青木川古镇。青木川古镇现存约200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不少建筑保存完好,成为该地区明清古建筑聚集地。青木川古镇地处秦巴山地峡谷地带,三面环山,地势险要。它依山就势
2023-10-09 15:51:00
鄞江镇上如松古建筑群: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瑰宝
来源:极目新闻鄞江镇上如松古建筑群,坐落在鄞江镇的中心地带,是一组集古建筑、古桥梁、古石刻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个群落包括许多古老的房屋、庙宇、祠堂、桥梁等,它们默默地诉说着鄞
2023-10-09 15:52:00
跟着“悟空”看鉴察坊:山西襄汾县汾城古镇火热“出圈”
...戏以《西游记》为背景设定,场景中大量高度还原的中式古建筑,成为一大亮点。据不完整统计,《黑神话:悟空》在国内的36个取景地里,山西独占27个,大量古刹、古塔、牌楼、石窟、石刻
2024-09-13 10: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8月1日,记者从江西省交通运输部门获悉,因S69樟吉高速吉安北枢纽改扩建施工,8月8日8时至8月20日8时
2025-08-05 06:52:00
本报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报道:7月31日,省医保局发布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成绩单,最新数据显示,去年6月至今年6月
2025-08-05 06:52:00
遂川县戴家埔乡卫生院装修,施工方随意堆放建筑垃圾
近日,有网友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吉安市遂川县戴家埔乡卫生院正在装修,施工方却把建筑垃圾倒在老农贸市场附近的主干道上
2025-08-05 06:52:00
昼伏夜出 江西避暑经济火热
今夏高温持续炙烤江西,多地白天气温频频突破38℃。传统“日游夜息”模式遭遇挑战,却意外催生了“昼伏夜出”的文旅新生态。南昌万寿宫
2025-08-05 06:52:00
8月1日起,中国海关与泰国海关、中国海关与贝宁海关 “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正式落地,至此我国AEO互认国家(地区)增至52个
2025-08-05 06:59:00
从免费参观到文创爆款 暑期游客打卡博物馆
上周日晚上8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仍然灯火通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夜间错峰逛馆,特别是放暑假的学生群体,他们更喜欢沉浸式
2025-08-05 07:29:00
无人机施肥提质增效
8月4日,桠溪村水稻田内,植保无人机精准均匀施肥,既减轻农民劳作负担,又大幅提升效率,为水稻丰收注入科技动力。通讯员高晓平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段仁虎摄
2025-08-05 07:44:00
巡线员守护 供水生命线
8月4日,南京远古水业六合供水分公司供水管网巡线员顶着烈日,在六合区雄州街道白果北路巡检消防栓,细查阀井密封性、管线周边环境,发现异常即刻处置,守护供水“生命线”,保障千家万户清
2025-08-05 07:44:00
本报讯(通讯员张飞廷方子韬陶炎记者徐宁)记者昨天从扬子石化获悉,该公司联合化工销售华东分公司,抢抓市场机遇,加大公路乙烯外销力度
2025-08-05 07:44:00
上半年,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3%文旅“融”出“宁”引力 宾朋随“票”聚金陵【今日关注数字7.3%上半年
2025-08-05 07:44:00
用“柴米油盐”编写“金陵文化教材”
南京农贸市场“顶流”科巷新市集迎来微更新用“柴米油盐”编写“金陵文化教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8月4日中午12时
2025-08-05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冯浩何钢今年以来,我市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全力构建起一个多维互促、充满活力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在供应端
2025-08-05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近日,当台风“竹节草”带来连续降雨时,六合马鞍街道鹭岛片区没有像往年一样为雨所困,路面看不到明显积水点
2025-08-05 07:45: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交宣记者吴春霞)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近日南京南站集疏运系统南环线快速化改造工程首桩顺利开钻,标志着南环线建设项目从规划蓝图正式迈入建设实施新阶段
2025-08-05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黄荣)平整硬化的场地、规划整齐的车位、智能感应的道闸系统……昨天上午,记者走进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十字街70号12幢
2025-08-05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