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6: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有关建筑设计、房屋营造与土木工程估工算料等方面的文献典籍,本就凤毛麟角;能够流传至今又能够被现代读者所读懂的,更是屈指可数;而其中规格之高、水准之高、内容之完整,堪称绝无仅有的,就是这部成书于北宋崇宁年间,由官方组织编修、皇帝诏令颁印的《营造法式》了。

那么,这部历经近千年风云变幻与朝代更迭的营造大作,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流传至今的崇宁本《营造法式》由北宋将作监李诫主持撰修,全书正文前有两个附件,一是成书的上奏文档“劄子”,二是全书的总体介绍“看详”。正文部分共34卷,主要内容有:总释、各作制度、各作功限、诸作料例、用钉料例、用胶料例、诸作等第、图样,不仅包括古代房屋营造艺术与结构的诸多层面,而且涉及与之相关的施工组织、工程预算、材料筹备与运输、物料及其运送的功限估算等内容,其图样部分更是为我们直观地了解宋式营造,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营造法式》成书之后,由朝廷下诏海行天下,获得了广泛认可。其在明初所修的《永乐大典》中曾有收入,清代官方也曾依宁波天一阁藏本编修,并据《永乐大典》中所收文本,对其进行过校正修订。然而这些收录和编修往往只是出于收藏的目的,并没有对于《营造法式》本身做更进一步的整理研究,毕竟,科技类典籍在古代并不受到重视,这从《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亦未曾在《宋史》中有个人传记可见一斑。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李诫像

1919年,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晚清民初的著名学者朱启钤先生,在南京图书馆参观时发现了钱塘丁氏嘉惠堂所藏张芙川(镜蓉)影宋抄本《营造法式》文本。这是一个在明清两季由民间藏书家传抄留存下来的古本。大喜过望的朱启钤先生当即决定将其缩印出版。这一刊印本,一般被称为“石印本”,又因其曾被钱塘丁氏嘉惠堂所收藏,故称“丁本”。

丁本《营造法式》因系传抄,其中讹误较多,故而朱启钤先生又委托学者陶湘先生对其文本进行校订。陶湘先生参考包括明天一阁本、清四库本在内的多地所藏诸本对《营造法式》文本做了细致的勘校复核,并请当时的工匠对部分图样做了解释说明和色彩复原,完成了这部被后世称为陶本《营造法式》的基础性文本。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陶本《营造法式》中复原的宋式彩画

陶本《营造法式》甫一问世,思想敏锐的近代中国学界先驱梁启超先生就向他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的公子梁思成寄赠了一套,他在信中同时写道:“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其中蕴含的期待之情是溢于言表的。而受过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建筑学教育,又有深厚世界艺术史与建筑史功底的梁思成与林徽因先生,在得到这部中国古籍大书的时候,内心也是充满了波澜。

虽然书出版后不久,我就得到一部,但当时在一阵惊喜之后,随着就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失望和苦恼——因为这部漂亮精美的巨著,竟如天书一样,无法看得懂。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序》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梁思成像

以木构建筑为特征的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从古代建筑研究的学术层面,以及历史建筑遗存的情况来看,中国古代建筑,或者说具有典型特征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唐宋辽金建筑与明清建筑两个大类。二者分别跨越了数百年,结构体系与建筑风格差异很大,并且完整地保存了两种建筑类别各自的建筑技术术语体系与造型、结构及装饰做法特征。

不同于明清建筑的研究与保护有着深厚基础——丰富的建筑遗存,诸多匠作世家秘传的营造口诀与算例,甚至丰富的图纸资料传承——唐宋辽金建筑的研究在20世纪初还是一个历史难题。如何对这一类建筑的造型与结构体系加以诠释?其房屋的外观造型及房屋中各种组成构件的名词术语,究竟应该如何表述?其房屋的大木作、石作、瓦作、泥作、小木作、雕作、窑作、彩画作等造作方法,包括房屋细部的装饰做法、彩画的形式与绘制方法等,与明清建筑是否是一回事?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哪里?如果是两个不同的建筑体系,其各自的做法区别与术语差异,应如何加以区分?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理论与实证的双重回答。

1929年,朱启钤先生创办中国营造学社,推开了回答这一学术难题的世纪门扉。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莫宗江、陈明达等一众学社骨干,踏上了对古代中国建筑考察、研究与探索的漫长之旅。其间,既有对唐、宋、辽、金、元各个时代建筑的不懈发现与探究,也有对《营造法式》这本古籍天书的反复研读与推敲。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1933年,林徽因于河北正定开元寺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梁思成、林徽因为儿子起名“从诫”,以纪念《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

在《营造法式》的研究工作中,梁思成先生和他的同事及助手们无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30年代末,梁先生在大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于四川宜宾李庄着手开展《营造法式》的注释、整理、研究工作,直至去世,这项工作断断续续地伴随了他的一生。

梁先生和助手们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各版本相互校勘,校正了错字,补上了脱简。二是改正了“文字中的另一种错误”,就是“虽各版本互校一致,但从技术上可以断定或计算出它的错误”。三是“将全书加以标点符号,至少让读者能毫不费力地读断句”。四是整理修订图样中的问题。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奠定了《营造法式》研究的坚实基础。

百年以来,在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莫宗江、陈明达、傅熹年、徐伯安等一代又一代古建学人的不断努力下,《营造法式》这部宋式建筑大作终于渐渐能为世人所理解了。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营造法式合校本》,[宋]李诫撰傅熹年汇校

在学界前辈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中华书局约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贵祥先生为这部建筑学古籍进行全文注释、翻译,在“三全本”丛书中推出了《营造法式》。

本书特点如下:

●学术水准精良。本书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贵祥先生,师从梁思成先生助手莫宗江先生,学术功底深厚。本书广泛吸纳诸多前辈的学术成果,在作者本人多年研究《营造法式》的基础上,校正原文疏漏,添补注释未详尽之处,配以现代文翻译,方便读者理解这部古建“天书”。

●扩展视野的题解。在“题解”中,作者对每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度讲解,以《营造法式》文本为基点,讲解了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例如石作制度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古代工匠不逊于西方的石作工艺水平,但为何中国古建筑并不以石料作为所居房屋的主材呢?到书中来寻找答案吧!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眉目清晰的原文。《营造法式》原书内容丰富,例如在匠作制度部分,有时即使是在一卷里,也包含了很多构件,它们罗列在一起就不易理解了。本书为过长的原文划分了层次,并拟出了小标题,以括注的形式穿插在原文中,使原文“眉清目秀”了起来。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细致扎实的注释。本书注释不仅包括三全本一脉相承的注音、注字词、注文义,而且标注了相关尺寸。《营造法式》中的尺寸有的是绝对尺寸,有的则是相对尺寸,即原文中给出的尺寸是比例尺寸,实际尺寸需要根据相关构件按比例计算得出。凡是这类尺寸,本书均给出了按照统一标准推算的演示尺寸,使构件的大小关系一目了然。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完整流畅的译文。《营造法式》作为一部宋代“国标”,是给内行们看的,因此原文简洁,大家都懂的就不展开说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全本”《营造法式》的译文反而显得“啰嗦”了一些,行文中务必要讲清楚这根“立榥”是门上的还是窗上的,那根“枓栱”是里跳还是外跳的,凡是能说清楚的,绝不省略和敷衍。

《营造法式》是如何磕磕绊绊地传世,又如何能够被今人所解读的呢

回望《营造法式》近千年的传世之旅,近百年的研究解读之路,令人感慨。正如本书作者王贵祥先生在本书前言中所写:“千年前的李诫先生、数百年来为古籍保存与流传而誊抄、影写的诸多藏书家,近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学界大家,哪一位不曾以其几乎毕生之力为中华建筑文化的这一旷世古籍的编修、刊印、传播、保存、传承与研究、理解、阐释,孜孜以求夙夜难寐?吾辈力虽绵薄,亦未敢言有所心得,但却还是以内心那点愿附骥尾的朦胧感动,尽己所能地用了一点拙力。”

可以说,今天我们能够读到《营造法式》这部经典,是因为有千年以来诸多藏书家的保护与传承,而今天我们能够读懂这部经典,是因为有百年以来几代古建学人的整理与研究。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也正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内动力所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林徽因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佛光寺举办
...,要想看唐代建筑,就得来日本京都和奈良。”1931年,梁思成、林徽因先生从美国学成归国后,便一头扎进寻找中国古建筑的征程中,一找就是6年。直到1937年,他们第四次走进山西,
2024-06-11 08:12:00
梁思成为何在林徽因去世不久,便迎娶学生
无数事实证明,林徽因和梁思成才是珠联璧合的一对。结婚前,梁思成也曾问过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的回答是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梁思成与林
2023-01-06 15:28:00
林徽因真的花心吗?钱钟书评价:好看、风流豪爽、丈夫驯良不碍事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这是金岳霖用来形容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的赞美之辞。而林徽因却毫不留情地回应道:“真讨厌,什么美人不美人,仿佛女人就什么都不做似的。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2025-05-11 14:32:00
1946年,林徽因和金岳霖在私人别墅同居5个月,老公梁思成:我一点也不担心
...金岳霖在私人别墅中同处5个月,但作为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在听闻这个消息时,却只回答:我一点也不担心。这是为什么呢?01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结婚。洞房花烛夜,梁思成面色忐忑地看
2024-10-13 21:01:00
...“美貌颀颀,才情出众,20世纪中国最美的女人”。她让梁思成爱了一生,让徐志摩想了一生,让金岳霖念了一生。男性对她倾慕,女性止不住欣赏,甚至连情敌也无法否认她的光芒。林徽因的魅
2024-03-12 21:44:00
她和他,最狼狈的瞬间,却也最体面
...官衰竭,凌晨,她用微弱的声音对护士说:“我要见一见梁思成。”护士看了眼刚落到“2”的时钟,回答:“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谈吧。”可是,她很快陷入了深度昏迷再也没有醒来,最后的话,
2025-03-31 15:52:00
林洙的晚年是如何度过的?写了70余本畅销书、拍卖梁思成遗作致富
...林徽因“婊”的。细究原因,似是从一本书开始的——《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而这本书的作者叫林洙,林洙何许人也?她是林徽因的爱徒,是梁思成学生的前妻。但同时,在林徽因去世七年后,
2024-10-05 13:10:00
...两国遍寻外祖父和外祖母的痕迹。2021年,为纪念外祖父梁思成诞辰120周年,她替母亲执笔写下一部口述回忆录《梁思成与林徽因——我的父亲母亲》。2024年,为纪念外祖母诞辰12
2025-04-01 08:38:00
和谷爱凌一张合照,把这个神秘的名媛送上热搜:她奶奶...真牛!
...爱凌,而谷爱凌身边的红衣美女,则被人扒出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曾孙女梁周洋。网友们一边感叹着谷爱凌的人际圈之广,一边赞叹着梁周洋名门之后的大家气质。光看梁周洋的名字,就知道其家族
2023-06-26 18: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