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这是金岳霖用来形容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的赞美之辞。而林徽因却毫不留情地回应道:“真讨厌,什么美人不美人,仿佛女人就什么都不做似的。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这句话的反击,放在今天依旧适用。
许多人喜欢探讨林徽因感情方面的细节,不仅放大了这些小事,还在其中加入了许多不实的成分,甚至到了妖魔化的程度。提到林徽因,总是“风流”、“花心”和“多情”的标签,甚至有时还会被贴上“绿茶”标签。对于这位在中国建筑和文学领域都做出重要贡献的“女先生”,世人却只看她的美貌和绯闻,对她的贡献视而不见,这种评价方式显然是极不公正、缺乏严谨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林徽因的好与坏早已无从考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历史真相也逐渐失去了考察的可能。历史的尘埃再怎么沉重,人也总会被深埋其中,是时候以一种更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林徽因了。
许多人指责林徽因“花心”,其实只是因为她的追求者太多,最具争议的无疑是徐志摩和金岳霖。
先说林徽因和徐志摩的那段感情,实则是一场错位的情感冲突。从一开始到结束,二人的关系都是坦荡的。1921年,年仅16岁的林徽因在欧洲偶然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徐志摩对她一见钟情,写下了许多传世的情诗。徐志摩回忆起这段感情时,也曾感叹:“我从未有过如此被激发的写诗的灵感。”
尽管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意明显,林徽因对他的感情却相对平静。她正值少女怀春,面对才情出众的诗人热烈追求,产生好感是很自然的。然而,在得知徐志摩已有家室后,林徽因及时终止了对他的情愫,将这份微弱的好感制止在萌芽阶段。
徐志摩为追求林徽因毅然离婚,许多人将这段婚姻破裂的责任归咎于林徽因,然而,这种指责显然不公。事实上,在遇到林徽因之前,徐志摩就与妻子张幼仪的婚姻疏远,早已有离婚的苗头。而林徽因并没有成为所谓的“小三”,她拒绝和徐志摩在一起,是因为她看到了张幼仪眼中的痛苦与无奈。林徽因不忍心继续这段“越轨”关系,果断抽身,并嫁给了志同道合的梁思成。
即便如此,许多人依然在指责林徽因,脑补着各种不实的猜测。而真正的受害者是张幼仪,最大的责任在于徐志摩。若要指责林徽因,那只能怪她太过美丽,吸引了风流诗人徐志摩深深迷恋。
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后,仍然与徐志摩保持朋友关系,因为徐志摩曾是她文学之路的引导者,是她十分敬重的前辈。她毫不避讳地在公开场合称赞徐志摩,甚至在丈夫和孩子面前也不掩饰,这证明了她心中是多么坦荡。林徽因处理这段关系,已然做到了体面。
她一直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爱情与婚姻是什么。早在1919年,18岁的梁思成就认识了15岁的林徽因,那时他们只是世交家的“兄妹”。然而,梁思成第一次见到林徽因时,便悄然动了心。尽管二人见面的机会不多,梁思成并未因此轻易表露心意。
直到1921年秋,林徽因结束了伦敦之行,告别了那段未能开花结果的恋情,回到北平的家中,再次见到了梁思成。她知道两家有意“联姻”,于是开始以选择伴侣的心态观察梁思成。与徐志摩截然不同,梁思成没有情诗的浪漫,也没有甜言蜜语,但他拥有深厚的才华。
渐渐地,林徽因发现梁思成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比她想象的还要有趣得多。那时梁思成获得了一辆摩托车,他的姐姐从国外寄来的一份礼物。有了这辆摩托车,梁思成约林徽因出游变得更加便利。一天,梁思成像往常一样去林家做客,正值饭点,林徽因便让他一起带上弟弟梁思水来用餐。
然而,在回程的途中,他们不巧遇到了街头的游行队伍,梁思成的摩托车在混乱中撞上了一辆迎面而来的轿车。事故造成了梁思成左脚的终身残疾。住院一个多月,他接受了五次手术,幸运的是,生命得以保全,但左腿永远比右腿短了一截。
在那段住院的日子里,梁思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和困惑中。面对自己“残缺”的身体,他感到无所适从,幸运的是,林徽因始终陪伴在他身旁。她虽然没有多少护理经验,但凭借直觉,她承担了所有照顾他的责任,替他擦洗身体,给予他极大的支持与安慰。
这一段经历,给梁思成和林徽因之间的感情增添了浓厚的情感色彩。那段“近距离”的照顾,也向梁思成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林徽因愿意与他携手共度余生。
1924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起前往美国留学。由于两人对建筑学的共同热爱,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经过几年的留学生活,两人的感情也在学业之外得到了升华,他们从恋人关系转变为更加深厚的“合作伙伴”。
1928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在中国驻美总领事馆举行了婚礼。婚礼后,梁思成充满忐忑地问林徽因:“为什么是我?”尽管他们已经是彼此的恋人、合作伙伴,但梁思成依然感到这段婚姻的“真实感”不足。林徽因轻轻笑道:“这个问题我也很难回答清楚,所以我打算用一生来给你答案,你准备好了吗?” 这场简单而深情的婚礼,展现了林徽因和梁思成之间不言而喻的爱情。
这对新婚夫妻虽然尚不完全理解婚姻的真正意义,但他们已经能彼此承诺,一生相伴。而梁思成那句“为什么是我”的担忧,正是因为他对林徽因的深爱,生怕自己不能给她最好的。
正如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姻一样,他们也在事业上互相扶持。长时间的共同努力,从山西建筑考察到新中国成立后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他们一直是彼此的力量来源,携手为家国和建筑事业奋斗终生。
时间回到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的那一天,那句“答案很长,我会用一生去回答”,已经完美诠释了他们爱情最美的模样。
随着时间的流逝,林徽因的个人生活仍被无限放大,许多人将她的每一段情感故事拿来谈论,带着八卦的色彩评价她的所有。殊不知,林徽因本身是一位成就非凡的女性,她在文学和建筑领域的贡献,以及她在“太太的客厅”中对学术界的深远影响,早已证明了她的智慧与才华。
林徽因的一生,深刻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美”,不仅是外貌上的美,更是心灵和才华的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