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她的“现代农业梦”正逐步成真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17 04: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骆芳芳 广州增城现代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服务部负责人

她的“现代农业梦”正逐步成真

她的“现代农业梦”正逐步成真

她的“现代农业梦”正逐步成真

骆芳芳

她的“现代农业梦”正逐步成真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我有一个广东现代农业发展梦——我梦想,在不久的将来,农民用上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进行种收、用上了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灌溉施肥、用上了小飞机喷洒农药、作物收获时统一交给已有订单的龙头企业、加工厂和批发市场……农村、农业、农民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2014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完成7年求学生涯的增城人骆芳芳在一篇文章这样描绘她心中的广东现代农业发展梦。

十年后的今天,从科研人“华丽转身”,成功转型成为一名职业新农人的她,曾经畅想的现代农业发展梦正一步步成真。

统筹/陈雅诗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夏强(署名除外)

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

创新故事

“过去种地面朝土地背朝天,现在用上‘金戈铁马’”

五月初,走进增城丝苗米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片的绿色映入眼帘。这里,有十年磨一剑的丝苗米新品种,有摆脱天气影响的智能水稻育秧工厂,有采用北斗导航智能水稻插秧机,有全程机械化的联合收割,有日烘干能力180吨的低温稻谷烘干中心……

“过去种地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现在用上‘金戈铁马’新科技新装备。”骆芳芳告诉记者,在增城丝苗米国家级现代农业园,从种质研发到育秧、从种植到收割、从烘干到仓储,一系列智能农机装备、精准农业技术、智慧农业系统大显身手。“在广东率先采用八层立体育秧苗床,种子损耗率降低30%、秧苗出芽率提高30%,室内栽培遇到倒春寒也不愁。”她以智能育秧工厂举例说道,自动化播种生产线可完成秧盘供盘、基土输送、播种、浇水、叠盘等全流程自动化功能。

而她本人,也从科研人转型成为一名职业新农人。如今骆芳芳就职于广州增城现代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增城农投”),是公司农业服务部的负责人,也是广东省首批乡土专家、广州市科技特派员、增城区首批特聘农技员,还获评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广州市三八红旗手。

“如何让农业各生产要素实现1+1大于2?”

在骆芳芳看来,在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中,智能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系统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固然重要,但背后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同样不可忽视。

“比如土地要素,传统小规模家庭生产对应的是细碎、分散的土地,各家耕种一亩三分地。而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方式,对土地的要求必然是集中连片。”骆芳芳介绍道,在朱村乃至增城区实施的土地预流转模式,规模流转近2.7万亩耕地,实现“小田”并“大田”,为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数智化农业生产提供了前提。

“土地规模变了,背后的一整套生产流程也得作出相应调整,比如农机设备、农业技术等。”骆芳芳解释道,当前增城农投聚焦丝苗米种质、育秧、种植、加工、仓储等全产业链各环节薄弱点补链、强链、延链,比如投资兴建智能育秧工厂、现代化低温烘干中心,引入北大荒等专业化农业服务公司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等。“全链条的创新投入、全要素的优化整合,形成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最终才能逐步实现节能降耗、减损提质、增收增效1+1大于2的效果。”

“同样是上中下三匹马,但不同的组合排列却能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现代农业生产也是如此。”主修农业经济管理的骆芳芳,用田忌赛马的故事来比喻农业生产各要素重新优化配置的重要性。

“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回忆起从科研岗投身农业一线,骆芳芳坦言,身边的老师同学,甚至爸妈都表示不解。“当时有很多不错的工作机会,大家都觉得很意外,同学里我是唯一研究农业最后还去一线做农业的。”但带着“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的想法,她毅然选择回到增城创业。

问及从科研到农业一线的最大感受,骆芳芳说是坚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减少“信息差”,“以前做科研是用笔写文章,提出新观点;但现在做的是让这些观点变成现实,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之后一起去做。”

事实上,在十年前写下梦想的那篇文章里,骆芳芳提出了现代农业梦的实现路径——“三整三建一支一育”发展模式,即整体规划、整合资金、整合土地,建设一条示范带、建立一套管理办法、建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广东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现代农民。“这些年在农业领域的实践,正是沿着这个发展模式探索前行。”骆芳芳说。

“鼓励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去生产一线发现问题、把问题带回实验室研究、再将研究成果运用到生产中。”作为一名新农人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怀揣着现代农业梦的骆芳芳,正按照自己十年前写下的文章,“把文章写在大地上”。

广州“研”值

构建形成数字农业 发展空间新格局

● 广州全面布局数字农业发展,印发《广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发展数字农业,并结合各涉农区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整体规划优势产业,科学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构建形成数字农业发展空间新格局。同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出台《广州市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允许各区在完成约束性任务的前提下,可自主统筹使用资金,支持农业数字化发展。

● 广州加快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强化示范引领,树立发展标杆。2023年度,广州2家单位成功获评2023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称号;2个案例获评2023年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并向全社会发布推介;从化区5G+AI智慧荔枝果园入选2022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卡斯

“科到了”

自动化播种生产线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育秧工厂使用自动化播种生产线,可完成秧盘供盘、基土输送、播种、浇水、叠盘等全流程自动化功能。在广东率先采用八层立体育秧苗床,占地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育秧苗床可装1200盘秧盘,一次所育秧苗可供60亩地用。种子损耗率降低30%,秧苗的出芽率、存活率提高30%。

育秧温室配套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充分利用南方光、热、气自然条件,根据室内外环境参数,对温室的天窗、侧窗、遮阳、风机湿帘等设备进行综合调控,有效避免了传统大田育秧时受寒潮、高低温、病虫、鼠、鸟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提升了育苗期间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州增城区:丝苗米飘香 老百姓增收
...走向大舞台,带动百姓富起来。2023年,增城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丝苗米产业园”)辐射带动约8630农户增收,这些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966元,比全区农村居
2024-02-02 02:01:00
“米中碧玉”增城丝苗米,走出种业传承创新之路
...地标 产品”——增城丝苗米。 近几十年来,增城一代代农业科研人员坚守“吃好吃米饭”的初心,接力传承和创新,使增城丝苗米成为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国家双地标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2023-10-08 15:35:00
广州增城:“小特产”推动“大发展”
...延长产业链条,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广州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稻田景观。(增城区委宣传部供图)“以前丝苗米加工在城市,原料在乡村。”广州增城农投集团品牌负责人骆芳芳说,近年
2023-10-13 19:18:00
【乡村振兴让日子更有奔头】让农民有钱赚,消费者有口福
...菜心、幸福田园蔬菜、增城丝苗米、特色水果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变革生产、经营、服务方式,使丝苗米、迟菜心、荔枝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110亿元。目前,增城
2024-01-17 04:05:00
定制一块田 振兴丝苗米!广州增城:携手共建农产品区域品牌
...承办的增城区民营企业产业链内循环系列研讨(第六场)现代农业、文旅产业专题“伙伴日”活动在增城区开展,民营企业家们围绕携手共建丝苗米区域品牌,共商增城农文旅产业发展大计。在“伙
2023-10-18 09:42:00
万象“耕”新趁春风 金融“活水”润稻田
...检”、备农资……作为一家集种植、销售丝苗米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创企业,三兴农业抢抓春耕好时节,准备为一年的好收成按下“启动键”。水稻界一直有“南丝苗北五常”之说。增城丝苗米是广
2024-03-18 06:27:00
春意正“农” 万象“耕”新
...项目的13000亩田地进入了春耕快节奏。增城丝苗米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演示。 增城区西宁街一仓库里,广州市永昇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刘广镇正在查看水稻催芽
2024-03-27 04:04:00
深耕乡村沃土思索“新农人”培育
...渐掌握了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从都市白领成功转型为“新农人”,如今她已是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机使用一线的一名“土专家”。沈燕芬还把产业思维引入合作
2023-02-25 06:52:00
广州:全力抓好春耕备耕保粮食安全
...14日,广州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在增城区朱村街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举办。据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消息,2024年,广州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5
2025-03-15 11:3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