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到底冤不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9 21:1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胡惟庸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也是最后一位中书省丞相,一将功臣万骨枯,最后却被朱元璋怀疑谋反而处死,九族被灭,3万人做了垫背,他到底冤不冤?今天我们就分三步看,从胡惟庸上位到有谋逆想法再到最后被处置,来分析一下他冤不冤。

中国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到底冤不冤

第一阶段:刚上任还比较踏实

胡惟庸这个人一直跟同乡李善长的关系比较好,所以多次受到李善长的推荐与帮助,公元1367年,朱元璋称帝,李善长又为胡惟庸引荐了一个官职,之后他辞官回家,不久后胡惟庸就做了左丞相。

当时中书省分为左右丞相,左丞相的地位一般来说要比右丞相地位高,所以胡惟庸那个时候就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不过即便如此,右丞相还是对他的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所以,胡惟庸就把右丞相汪广洋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对头。

比较神奇的是,汪广洋虽然憨厚老实,但是却没什么能力,很多时候遇到事情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所以皇帝对他也就一般般,再看一旁的胡惟庸,因为早年的做官经历让他拥有很多治国理政的经验,为了能彻底把那个右丞相比下去,就拼命的开始在朱元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

中国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到底冤不冤

这么一对比,朱元璋自然明白谁才更加适合这个丞相之位,而汪广洋则被朱元璋极度嫌弃,就等着找机会把他给赶下去呢!谁知没过多久,这个汪广洋就不小心犯了错,这下支院长可算是有机会了,直接把他贬到一个小地方,做了地方官,就这样,胡惟庸的第一个对手就这样被他除去了。

这个时候还看不出胡惟庸有什么犯大错的迹象,把对手挤下去这件事,他只是做了一个推手,只能说汪广洋挺倒霉的,犯个错就被降职到乡下,不过主要还是这汪广洋不行,德不配位,被贬也很正常。

在汪广洋被贬之后,这个胡惟庸暂时还没什么对手,而且之前不也在朱元璋面前故意表现过自己嘛,所以这个时候他还是比较认真搞业务的,再加上他非常善于逢迎,当时他在朝中可是炙手可热的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帮助朱元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让朱元璋越来越欣赏他的才干。

中国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到底冤不冤

这个时候胡惟庸的地位十分稳固,然而他没想到会出现“灯下黑”这种情况,因为他身处高位,自己的权力和势力也在不断加强,因此他的欲望也就加强了不少,那些诱惑越多,对他来说就越难把持住。

第二阶段:位高权重蒙蔽双眼

胡惟庸做了大明朝的左丞相后,用自己的实力将右丞相挤下去,在他的位子上就这么兢兢业业地干了几年,不过,随着自己的权势越来越大,让他觉得做清官太难了,逐渐开始把持不住,开始做一些让朱元璋不大喜欢的事。

当时胡惟庸只是个丞相,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也有很多不能触碰的东西,比如,有些人命官大的大事,就需要让皇帝做定夺,但是这胡惟庸不知道咋想的,每次遇到这种大案件,不仅不上报,还总是揣测圣意私自做定夺。这就算了,有时候文武百官送过来的奏折,他还会先看一遍,遇到自己的同党被弹劾的时候,他就会出手先把奏折销毁了,根本到不了朱元璋那里。

中国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到底冤不冤

这个时候开始,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也开始纷纷跑过来巴结胡惟庸,希望能给自己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特别是一些已经被贬的小官,竟然开始给胡惟庸送些金银财宝,想要重新回到高位,胡惟庸一时间被这些赞赏和礼物蒙蔽了双眼,送来的礼物也都来者不拒,还有一些人比较担心胡惟庸会在皇帝面前说自己坏话,也会跑来各种逢迎,一时间胡惟庸的府上门庭若市,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做皇帝了呢!

不过,胡惟庸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朝廷上始终有那些比他职位要高、影响力也高的人,他们就是徐达和刘伯温。两人本身就一直看他不顺眼,再知道这些时候,就将其一五一十地讲给了朱元璋听。胡惟庸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想着什么时候能除掉这两个人,让自己以后能顺风顺水。

接着在1375年,刘伯温患病,朱元璋让胡惟庸前去探望,当时胡惟庸带着很多宫中太医前去,还送了一些药草给刘伯温,刘伯温并没有怀疑,于是就把药都喝下去了,结果不久后他就直接去世了。

中国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到底冤不冤

此时胡惟庸的对手也就徐达一个人了,左等右等盼不来比较适合的时机,胡惟庸就决定干脆把他给暗杀了吧!说干就干,胡惟庸很快就找到了徐达身边的一个吓人,并将刺杀这件事提上了日程,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中途这名吓人发生了叛变,胡惟庸的刺杀计划不仅没有实施成功,还全被徐达知道了。

这个时候的胡惟庸已经完全忘记自己臣子的身份,凭借高位笼络了一大批官员,拉帮结派,培养自己的势力,想要趁机谋反,一边招兵买马,一边私下买兵器。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有一天,胡惟庸的儿子不小心从马车上掉下来,摔死了,胡惟庸十分生气,就下令当场处死马车夫。

这个行为激起了群众的不满,大家开始聚众游行,向胡惟庸讨要说法。毕竟他这儿子也不是啥好人,平时仗着自己的父亲是丞相,经常欺压百姓,他摔死关人家马夫什么事!

中国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到底冤不冤

第三阶段:得意忘形使他走向死亡

胡惟庸从灭掉第二个对手刘伯温之后就非常得意忘形,再加上那帮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停地讨好他,让他觉得自己可以了,于是开始招兵买马准备叛变,却没想到中途遇到了一件事。

本来他儿子仗着父亲是丞相就到处欺压百姓,横行霸道,结果他儿子不小心摔下马死掉了,胡惟庸还一气之下命令将马夫斩首,群众们非常不满他的做法就开始游街讨要说法,这个事越来越大,不久之后传到了皇帝那里。

朱元璋知道后,非常生气,胡惟庸还没见过这么生气的朱元璋,于是战战兢兢地说要给马夫一家多点赔偿,哪知朱元璋直接说了一句话:“一命抵一命”。这让胡惟庸更加害怕,不过因为自己之前就已经在磨刀霍霍向猪羊准备造反了,何不趁着这个机会直接把皇帝老儿给解决掉呢?于是他就通知自己的人马准备动手。

中国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到底冤不冤

这时候正好有外来使者进贡,胡惟庸不仅没有告诉朱元璋,还自己私自接待了外来使者,没想到这件事正好被朱元璋手下看到,将此事告诉了朱元璋,胡惟庸为了保命,只能说这件事是礼部的问题,礼部则开始向朱元璋解释这件事,一番拉扯让朱元璋头大,准备先进行调查,再说怎么处理。

在调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调查到了胡惟庸的手下,那些软骨头都没经住刑罚,竟然直接将胡惟庸准备谋反的事和盘托出,朝廷上下大为震惊,这次,朱元璋想不杀胡惟庸都没理由了!因此,朱元璋不仅下令杀害胡惟庸,还直接诛其九族,除此之外那些曾经给胡惟庸送礼的人也没逃过去,支援血洗朝廷,将跟胡惟庸有关联的三万人全部诛杀。这件事之后,朱元璋就废除掉了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自从之后,皇帝本人直接管理六部。

一个人造反,不仅牵连九族,还拉上了3万人做垫背,胡惟庸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可以说是创造了世界纪录。要说胡惟庸冤不冤,小编觉得是一点都不冤,尽管朱元璋确实在那个时期比较残暴,但是胡惟庸确实因为当了丞相之后就得意忘形,还妄想推翻朱元璋的统治,最后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即便是再聪明的人,你没有将聪明用在正道上,那就没用。

中国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到底冤不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处死了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却给明朝种下了恶果
...来,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几乎永无休止,直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手一挥,不仅将“末代丞相”胡惟庸处决,还把“丞相”一职彻底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反思明朝历史时,
2023-01-02 12:07:00
朱元璋与胡惟庸:丞相职位的权力博弈与制衡策略
...成为了百官之首,而此时也正是他独断专行开始的时代。朱元璋正是为了防止丞相权力过大,才设置了左右丞相,相互制约,为何就能任胡惟庸做独相两年之久呢?在朱元璋眼里,丞相如果好好地处
2023-11-20 07:57:00
朱元璋问刘伯温哪三人谁能当宰相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轶事得有好几箩筐,说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不过,刘伯温在朱元璋打江山的过程中确实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鄱阳湖一战,朱元璋亲上舟船督战,却没想到自己被陈友谅给盯上了
2023-07-29 17:18:00
明朝哪位丞相,被朱元璋誉为张良
...十二年(1379年),汪广洋被贬谪去海南,行走到半路,朱元璋派人送来圣旨。汪广洋长叹一声,便向儿子交代后事,自缢而亡。汪广洋,江苏高邮人,明朝丞相,被朱元璋誉为张良、诸葛亮。
2024-07-12 17:09:00
丞相制度的兴衰:从春秋到明朝的权力演变
...皇权的争夺,造成了很多的争端。丞相制度在明朝初期被朱元璋废除,当时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的做法是真的太过分了,加上朱元璋想要加强皇权,所以直接废除了丞相制度,然后命令自己的后世子
2024-03-21 06:12:00
历史上最后1位丞相,胡惟庸真的谋反了吗
...作为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位丞相,他真的谋反了吗?还是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找个借口除掉了他?刘伯温真的是胡惟庸毒死的吗?毒杀当朝大臣,他为什么能置身事外?登上权力巅峰的胡惟庸又是如
2024-06-12 19:35:00
...乱,群雄并起,很多义军教派都云集在这里,其中就包括朱元璋的明教红巾军。正是这支军队,后来从濠州打遍全国,成了大气候。所以,可以说胡惟庸出生在革命根据地,这个老家注定要给他带来
2023-10-21 14:51:00
徐达出将入相还能逃过朱元璋的屠刀?他聪明在哪里?
...史书说法就是“恭谨如不能言”连说话都不利索了,见到朱元璋就喜欢躲。奈何朱元璋是个念旧的人,总寻思找徐达喝酒,顺带还要跟他博弈一番。下棋这个共同爱好,让徐达遭罪不少。让大老板轻
2023-01-29 17:29:00
明朝丞相汪广洋为什么被贬为广东参政?
朱元璋(咖啡随笔原创)有明一代,丞相只有四位,即李善长、徐达、汪广洋和胡惟庸。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分别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不过徐达担任右丞相
2023-01-29 16: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