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丞相汪广洋为什么被贬为广东参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9 16:37: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丞相汪广洋为什么被贬为广东参政?

朱元璋(咖啡随笔原创)

有明一代,丞相只有四位,即李善长、徐达、汪广洋和胡惟庸。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分别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

不过徐达担任右丞相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两年多而已,因为他要带兵打仗。

李善长对明朝的建立功劳巨大,被加封为六公之首,被朱元璋誉为“开国第一功臣”,比作“汉初的萧何”。

李善长是一个智谋多、能力强且敢于决断的人。

出奇谋,做决策,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朱元璋建明前的军国大事几乎都需李善长协助定夺。

建明后,事无巨细,朱元璋也都委托李善长与诸儒臣商议执行。

但这对君臣的矛盾也正是从建明之后开始的。

在逐鹿中原时,李善长敢于任事,当机立断,提高了办事效率,省了朱元璋许多麻烦。然而建明之后,李善长行事风格依然如此,对官员的任免凭自己的好恶,奏而黜之。

久而久之,朱元璋便无法再忍了,视其为独断专行,目中无人。

时间长了,后知后觉的李善长终于看到了皇帝的脸色,他决定以退为进,便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借病辞职,心里却希望皇帝温谕慰留,没想到皇帝收到他的辞呈后便立刻批准了。

明朝丞相汪广洋为什么被贬为广东参政?

李善长(咖啡随笔原创)

朱元璋心里早已有了新的丞相人选,他就是汪广洋。

汪广洋在年少时就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了,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即参谋或秘书,开国后又升至中书省左丞。他性格庄严稳重,为人宽和自守;做事风格小心谨慎,仔细精明,善理繁难事务。

身边旧人,知根知底。老实能干,细心稳重。这样的资历,这样的个性,都是朱元璋喜欢的,他相信自己不会看错人。

可是,三年后汪海洋就被朱元璋罢职了。洪武七年(1374),汪广洋被贬为广东参政,原因是“无所建白”。

“无所建白”是什么意思?也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缺少有建设性的建议。

其实这不能怪汪广洋。

皇帝对李善长有意见,汪广洋心里明镜似的,所以他尽力和李善长保持着距离。这就等于和李善长之间有了隔阂。而皇帝对李善长依然恩礼备至,如把女儿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长子李琪。因此李善长余威犹在,更兼中书省的官员大多数是他提拔的。这些都给汪广洋的工作带来了阻力。

当然,“无所建白”还和汪广洋小心谨慎的性格有关,和李善长行事独断专行不同,汪广洋事事请示。起初,皇帝感觉很好,但时间一长,脑袋变大了,心里渐渐不满起来了,也渐渐想起李善长的好了。

李善长一看时机来了,就向皇帝推荐了自己的心腹兼亲戚胡惟庸。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是胡惟庸的岳父。

胡惟庸在洪武六年(1373)进了中书省,担任右丞相,而此时右丞相汪广洋还没有去职,这就尴尬了,两个右丞相。按理来说,此时汪广洋应该升为左丞相的。但皇帝此时已对汪广洋不满意了,留着他是想和胡惟庸比较比较。

比较的结果是胡惟庸完胜。其一,胡惟庸办事干练,行事也小心谨慎;其二,李善长的旧属们都大力支持他,因此他办事效率很高。

朱元璋很高兴,这个胡惟庸真是完美。不专断,比李善长强;做事效率高,比汪广洋强。因此,胡惟庸进中书省不到半年,朱元璋就把汪广洋贬到广东去了。

明朝丞相汪广洋为什么被贬为广东参政?

汪广洋(咖啡随笔原创)

这下子中书省胡惟庸一家独大了,祸事也接着来了。

他骄傲了,他大意了,他不再那么小心谨慎了,甚至一些大事事先也不和皇帝打个招呼,自己决定后才奏报。

皇帝开始后悔了。这个胡惟庸,原来一直在伪装,汪广洋去后,他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他不仅专断,而且比李善长更贪婪好利!更让皇帝不满的是这个胡惟庸竟然瞒着自己一直在和李善长勾结。

必须敲打胡惟庸了!皇帝又想到了汪广洋那个老实人。把他调回来吧,让他作为自己的耳目监督胡惟庸。

就这样,洪武十年(1377年),汪广洋回到了中书省,被任命为右丞相。同时,皇帝提升胡惟庸为左丞相。皇帝想搞平衡,办事靠胡惟庸,监工是汪广洋。

可是,汪广洋再一次让皇帝失望了。性格决定命运,一点都不假。

汪广洋这次重当丞相,竟然更加怯弱起来了。

他把自己上次的贬官归因于李善长的打击,如今胡惟庸被提升为左丞相,更见皇帝对李善长和胡惟庸的重视,自己只要对李胡二人敬而远之就可以了,何必自找麻烦?

这下倒好,堂堂的一个右丞相成了一个摆设,胡惟庸更不把汪广洋放在眼里了,更加恣纵起来了。

相权对帝权再次形成了冲突。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终于下定决心废除宰相制了。

突破口来了,即拿刘伯温之死做文章。

其实,刘伯温早在四年前就死了。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四月十六,刘伯温卒于故里。

四年后,有人把旧账翻出来了,说刘伯温是被胡惟庸毒死的。

皇帝就把汪广洋召来宫中密问此事。这是给汪广洋又一次立功的机会,只要他领命前去查实此案,前途自然一片光明。

可惜,汪广洋再一次失去了机会,他生性小心谨慎,历来主张息事宁人。他对皇帝说,刘伯温被害一事自己一无所知,外界传闻,纯属子虚乌有,圣君不宜轻疑相丞。

这个祸惹大了。此次密谈后,皇帝立刻斥责汪广洋朋党欺君,将他贬谪海南。之后,皇帝恨意难平,派使者手持将汪广洋赐死的诏书,加急追赶汪广洋,追到后就地执行死刑。而汪广洋一行乘船抵达太平(今日的安徽省的马鞍山市及芜湖市地界)时,被使者追至,勒令自缢而死。

汪广洋死了,因为他不愿意帮忙处置胡惟庸,皇帝只好亲自动手了。

洪武十二年(1380年)正月,御史中丞涂节告发胡惟庸结党谋反。

皇帝立刻下令廷臣轮番讯问,并操之甚急,迅速将胡惟庸诛杀,更令人不解的是,告发者涂节也被诛杀了。

为什么皇帝如此处置,莫非是不想牵连过多,莫非是想保护和胡惟庸颇有瓜葛的李善长?

其实,恰恰相反,除了胡惟庸之后,李善长必须也要除去了。

最大的可能应是胡惟庸谋反一事本来就是子虚乌有,如果查下去,连胡惟庸也很难坐罪,又怎么能动得了盘根错节的李善长?

因此皇帝才先把胡惟庸杀了,认定他的谋反是实,为日后诛杀李善长做好准备。把告发者涂节杀了,自然是杀人灭口,死无对证,断绝了其翻供的可能性。

慢慢来,先宰了胡惟庸,再以锦衣卫慢慢搜集他的所谓的罪证,搜集他的同党。

明朝丞相汪广洋为什么被贬为广东参政?

胡惟庸(咖啡随笔原创)

五年后,即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终于对李善长下手了。

罪状之一:李善长有图谋不轨的嫌疑。他曾建造府宅娱老,私自从信国公汤和那里借卫士三百人。

罪状之二:李善长明知有叛逆阴谋却不揭发检举,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据说,胡惟庸想谋反,托亲家李存义去劝说大哥李善长,李善长叹道:“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

罪状之三:李善长包庇胡惟庸私通外邦之行。将军蓝玉率军出塞,到捕鱼儿海时,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李善长却匿而不报。

罪状之四:李善长的恶行引发了天灾。有人说将要发生星变,会有灾祸发生,占卜的结果是灾祸应当降临在大臣身上。

老天都看不过去了,希望你李善长死,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死?

于是,太祖便把已77岁高龄的李善长连同他的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李善长的长子李祺与临安公主得到恩免,被迁徙至江浦,过了一段时间后死去。

被此案株连而被杀的还有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等人。不久,已故的营阳侯杨璟、济宁侯顾时等若干人也被牵连。

李善长被诛杀后,此案又延续数年,被牵连诛杀人数共达三万余人。

为了把李善长的罪行昭告于天下,朱元璋亲自下诏罗列他们的罪状,加在狱辞里面,纂成《昭示奸党三录》,印出多册,发往各地。

明朝丞相汪广洋为什么被贬为广东参政?

李善长(咖啡随笔原创)

有明一代的四位丞相中,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都被诛杀。那么徐达下场如何?

《明史》中记载徐达死于背疽病。而明人徐祯卿在《翦胜野闻》认为,徐达是被朱元璋毒死的。明人王文禄《龙兴慈记》载,徐达因患背疽无法吃鹅,朱元璋却仍赐给他蒸鹅,徐达流泪吃完后不久便死去。也许他已得到了皇帝赐死的暗示,只能自杀而亡。徐达死于1385年,正是这一年,朱元璋对李善长动了杀机。

明朝仅有的四位丞相,无一善终。

在这四位丞相先后死去之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构想才得到了真正的贯彻实施。

早在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后便罢了中书省,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尚书执行皇帝的命令,直接对皇帝负责。其后,进一步宣布不许再议置丞相。秦汉以来行之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

朱元璋废丞相后,挑选几名文人担任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协助他批阅奏章,充当顾问。

明成祖(朱棣)时,阁臣可参予机务,但不置僚属,不得专制百官。

仁宗(朱高炽)开始,用六部尚书、侍郎兼殿阁大学士,阁臣权力渐重,虽然名义上不是宰相,但实际上已经拥有了近似于宰相的职权。

明朝丞相汪广洋为什么被贬为广东参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9 22: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皇帝平庸,为何仍能维持天下稳定?
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朝一共传有16位皇帝,国祚276年,从皇帝的能力来看,明朝真正称得上明君的只有六位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
2023-08-23 15:10:00
明朝的首任尚书是谁?
...建等具体事务,最高长官为六部尚书。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从此,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六部尚书在自身所处的年代算得上是绝
2023-08-02 16:45:00
朱元璋问刘伯温哪三人谁能当宰相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轶事得有好几箩筐,说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不过,刘伯温在朱元璋打江山的过程中确实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鄱阳湖一战,朱元璋亲上舟船督战,却没想到自己被陈友谅给盯上了
2023-07-29 17:18:00
聊聊超敢说的明朝御史——韩宜可
...跟先祖曾位居宋史高位的情感有关。洪武入仕洪武初年,朱元璋问鼎江山后,推动全国的基层管理体制建设,广泛吸纳、启用元朝时期的地方文人。韩宜可作为山阴当地的名人,得益于政策的扶持,
2024-01-05 21:12:00
内阁和司礼监辅佐皇帝处理朝政,却加快了明朝的灭亡
...集权的不断加强,对皇帝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甚至,连朱元璋这种一代雄主最终都承担不起这种重担,不得不建立内阁辅政。明朝的辅政系统,除了内阁以外,还有司礼监。这两套系统在诞生之初
2022-12-31 21:51:00
马皇后参政为何没有事情
前言:朱元璋的猜忌之心有多强?洪武时期曾经发生史上闻名的“四大案”,四大案中的胡惟庸案与蓝玉案更是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的代表,足可见朱元璋的猜忌之心。朱元璋剧照朱元璋猜忌之心,日益
2023-06-05 11:06:00
明朝宦官之首司礼监掌印太监与皇帝的制衡之道
...变了这个局面,那就是允许太监读书学习。明初的时候,朱元璋便规定,太监不准参政,不准读书,但是到了朱瞻基登基之后呢,便改变了这个局面。也许是为了提高办公效率,他允许太监读书。也
2024-01-15 11:12:00
徐达出将入相还能逃过朱元璋的屠刀?他聪明在哪里?
...史书说法就是“恭谨如不能言”连说话都不利索了,见到朱元璋就喜欢躲。奈何朱元璋是个念旧的人,总寻思找徐达喝酒,顺带还要跟他博弈一番。下棋这个共同爱好,让徐达遭罪不少。让大老板轻
2023-01-29 17:29:00
李善长:明朝开国元勋的悲剧命运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杀戮了数万功臣名将,制造了一桩又一桩冤假错案。“勋臣第一”的开国元勋李善长的惨遭杀戮,是其中的冤案之一。李善长一、开国元勋李善长,字百室,安徽定
2023-09-16 20: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