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类器官培养”新技术剑指大肠癌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04 06: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体外造一个“肿瘤”模拟攻克体内“元凶”

“类器官培养”新技术剑指大肠癌

“类器官培养”新技术剑指大肠癌

樊志敏,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导,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医师,现任江苏省中医肛肠疾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名中医,第七批全国中医师承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厅科技咨询专家,江苏省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擅长诊治结直肠恶性肿瘤、痔疮、复杂性肛瘘、便秘、大肠炎性病变等。

“类器官培养”新技术剑指大肠癌

抗癌离不开医学研究,而医学研究离不开生物模型,对于临床来说尤其需要合适的模型来进行疾病诊治的开拓。记者从南京市中医院获悉,该院樊志敏教授团队利用“类器官培养”技术,直接从患者体内取样,体外再造一个肿瘤“替身”寻找破解之法,让大肠癌治疗取得新突破。

药敏筛查,成功“锁定”最佳化疗药

今年年初,53岁的陈女士(化名)出现不明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伴性状改变,经过全面检查,确定陈女士为乙状结肠恶性肿瘤伴肝转移,必须进一步治疗。于是,焦虑的陈女士慕名来到南京市中医院肛肠中心就诊。

经过专家会诊,该院樊志敏教授指出,肠癌伴肝转移属于IV期肿瘤,即使进行根治性手术,也难以有效延缓肿瘤的进展,这就对后期辅助治疗的药物有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樊教授提出在实施手术的同时,采用类器官技术为陈女士进行精确的药物敏感性筛查。根据陈女士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病理结果及类器官药物敏感性筛查结果,选择伊立替康作为主要化疗药物。依此方案,陈女士已经进行了五次化疗,其间复查肿瘤相关指标均趋于稳定,目前显示治疗效果良好,就如同类器官药物敏感性筛查结果显示的一样,伊立替康对陈女士的肿瘤类器官也有着较好的抑制作用。

“非常感谢樊教授,多亏了南京市中医院,我现在还能这么自如地生活。”陈女士非常感慨。

“类器官培养”,成抗癌新武器

据介绍,类器官,即将肿瘤进行活体切除后,经过特殊的处理,于特定培养条件下形成的体外三维模型,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原始肿瘤的特性,从而营造一个无限接近于人体器官内部的微环境。

通俗来说,类器官培养就是在身体外“养”一个“一模一样的肿瘤”。专业人员能够为每一个肿瘤患者建立属于自己的类器官,在模型上进行多种抗肿瘤药物筛查,并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药物敏感性数据,以此为据制定更有针对性、更符合患者个体性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如此一来,患者在进行辅助治疗前便可获知自己的数据,从而避免不合适药物的使用。

国内首个,创建结直肠肿瘤类器官样本库

据介绍,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但随着化疗方案失效、毒副反应、耐药等问题的出现,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实现与推广迫在眉睫。类器官技术的存在可以有效解决基因检测指导下靶向药联合治疗尚不成熟、药敏试验精准性有待提高等问题,让每位患者的治疗用药更准确、更合适。

在省级部门的支持下,南京市中医院樊志敏教授团队取得了国内业界“遥遥领先”的成果——成功建立结直肠肿瘤类器官样本库。这也是国内目前率先建成的同时包含正常组织、腺瘤、恶性肿瘤的样本库。其囊括该院临床一线真实案例,为临床用药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为患者保驾护航。

2007年,樊志敏教授应邀成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学组)唯一中医编委,是江苏省最早开展腹腔镜结直肠外科手术的专家之一。樊教授推崇“中医微创”理念,致力于选择创伤最小的手术路径,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肛肠学科是我院的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可以说是历久弥新。我们不仅拥有极强的手术技术,手术理念也是在与时俱进,走在时代、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樊志敏教授表示,“类器官培养技术所代表的个体化精准治疗理念,是结直肠肿瘤未来发展的方向。”

肠镜筛查,防治肠癌的金标准

专家提醒,定期检查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其中一项有效的检查是粪便隐血检查,这是在体检中常常被忽视的项目,很多人选择不做。但粪便隐血是消化道异常的早期预警,当消化道出血量较少时,粪便外观可无异常改变,肉眼不能辨认,粪便隐血检查,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大肠癌)的早期筛查意义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肠癌很多是由肠息肉演化而来的,肠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息肉,并在肠镜下予以切除。肠镜检查是发现大肠早癌和癌前疾病的金标准,为了预防大肠癌的发生,50岁后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如无异常,建议每5-10年复查肠镜。

由于结直肠癌前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如果出现排便有血;大便习惯的改变:如大便次数改变,原来一天一次变成现在一天几次;出现便秘、腹泻交替;排便时间的改变,比如原来每天早上准时大便,现在变得没有规律,或是便秘或是便意增多;大便性状改变,比如原来是成形的,现在出现了黏液便、暗红色血便或变得细条了,有固定的压痕等;排便费劲,还总有排不尽的感觉……但如果出现上述改变,同时伴随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或摸到腹部有肿块,建议前往医院就诊,筛查是否存在肿瘤。通讯员 张明 张盼盼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4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 复旦肿瘤医院专家在闽指导学科发展和人才建设工作
本文转自:人民网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首席专家蔡三军到福建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指导大肠癌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工作,助力学科发展和人才建设工作。会议现场。会上,蔡三军认
2024-06-03 15:42:00
...医院于2021年5月集合肛肠科、普外科、肿瘤科力量组建“大肠癌多学科治疗团队(MDT)”,常规开展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超低位吻合、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TaTME术)等,取
2023-08-08 01:24:00
远离结直肠癌,从主动筛查开始
...废弃物,烟草等因素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日益严重的危害。大肠癌从早期过渡到晚期要多久?大肠癌从早期到晚期的过程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因此无法给出准确的时间。大肠癌通常根据分
2023-06-08 22:20:00
治防兼施,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健康科普 早防早治护安康“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及时发现。”3月21日,王旭东以“大肠癌——最容易预防的癌症”为题,通过
2025-03-30 08:40:00
同心兴淄,健康护航!淄博市2024年世界肠道健康月启动
...腻的人体器官,堪称“第二大脑”。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由2003年的25/10万上升到2008年31/10万,发病率由十年前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死亡排名则在十年间从
2024-05-30 09:56:00
介绍大肠癌的七种典型症状
大肠癌是国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可以说任何人都可能罹患。一般人在大便时,若发现便中带血或原本的大便习惯改变,应立即到医院挂号找结直肠外科检查。许多病人经常会问肠癌的问题,其中又以如
2023-07-04 17:14:00
年轻人,请爱惜身体里的这个“劳模”
...到便血、大便变细等症状出现,或许为时已晚。据悉,85%大肠癌患者被诊断时已到中晚期。早发现,成为肠癌治疗的关键词。那么,何时为早?2020年,丁克峰教授团队牵头制定《中国结直
2024-05-29 06:16:00
七旬阿姨三次切除肠癌 每次都会长出原发病灶!
...一条的,应高度怀疑为林奇综合征:“至少1例为多发性大肠癌患者(包括腺瘤);至少1例大肠癌发病早于50岁;家族中至少1人患相关肠外恶性肿瘤(如胃癌、子宫内膜癌、小肠癌、卵巢癌、
2025-02-19 07:34:00
结直肠癌,又称为“大肠癌”,是指起源于结直肠的恶性肿瘤,按部位分为结肠癌与直肠癌。2022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4位
2022-12-23 09: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无菌操作三部曲: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在医疗环境中,无菌操作是保障患者安全、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基石。清洗、消毒、灭菌这三步在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每一步都不可或缺
2025-11-05 06:42:00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管理:走出阴霾,重焕生机
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会感到疲惫、乏力,稍做活动就气喘吁吁,这些症状大多与贫血有关。贫血就像隐藏在身体里的“小怪兽”,悄悄影响着生活质量与透析效果
2025-11-05 06:42:00
成年男性贫血:不容忽视的健康警示与系统性诊疗路径
在临床实践中,贫血常被公众误认为是女性的“专利”。这种观念源于女性存在周期性的生理失血,使得育龄期女性贫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025-11-05 06:42:00
仁怀市委组织部退休干部党支部举办“金秋重阳话初心•党建引领传温情” 主题党日活动
金秋送爽,又逢重阳。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仁怀市委组织部退休干部党支部为弘扬敬老传统、传递组织温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25-11-05 00:48:00
织金县:锚定学习引领 筑牢新兴领域思想航线
毕节市织金县精准聚焦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和货车司机等新兴领域群体思想引领工作,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根基、以培训赋能为抓手、以学习管理为保障
2025-11-05 01:51:00
安徽栢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以创新驱动精准诊断,赋能智慧医疗新未来
在医疗健康产业高速发展的浪潮中,安徽栢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栢瑞医疗”)凭借其前沿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对临床需求的深刻洞察
2025-11-04 11:57:00
咖啡续命一时爽,失眠缠上悔断肠!科学挽救睡眠看这篇
当代人好像总在“赶时间”:职场人赶项目进度,学生赶复习计划,连喘口气的间隙都要挤出来处理琐事。为维持精神状态,咖啡、浓茶成了现代人的日常的“续命神器”
2025-11-04 11:59:00
医生建议用的护手霜推荐:实测5款防皲裂护手霜产品
据《2025全球手部皮肤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全球超8亿干燥人群面临手部问题,62%曾被“假保湿”护手霜困扰——涂抹后2小时皮肤干燥率达55%
2025-11-04 11:59:00
你的代谢是否在“卡顿”?2025年十大体重管理产品深度评测,教你如何“优化”身体操作系统
人们的身体,堪称一部设计精密的生物计算机,其核心“操作系统”便是新陈代谢。这个系统日夜不息地运行着,负责能量的转换、储存与消耗
2025-11-04 12:00:00
不是癌症,而是希望——河北一洲肿瘤医院MDT团队为蒙古国女孩改写诊断结局
“医生,我们真的快绝望了……她才21岁,难道真的就是骨癌了吗?”2025年10月20日,在河北一洲肿瘤医院MDT多学科会诊中心外
2025-11-04 12:00:00
血糖高吃什么?麦角硫因×生诺泰:2025控糖领域“领航者”的细胞级答案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控糖产品,消费者常常陷入“成分难辨、效果难测”的选择困境——要么被模糊的成分表述迷惑,要么因缺乏明确机制的效果宣传犹豫
2025-11-04 12:00:00
马上立冬了 进补和运动需要注意啥?
大皖新闻讯 在冷空气持续发力下,安徽省大部气温走低。距离立冬节气还有几天,而“立冬是进补最佳时机”“立冬后宜静不宜动”等说法已经开始在社交媒体流传
2025-11-04 12:22:00
杏林整形医院:6种嘴凸表现,你是哪一种?怎样摆脱土气感?
普通人凸嘴会让颜值大打折扣,可以说凸嘴是一个自带土气感的面部特征。但是凸嘴也分很多类型,如果你也有凸嘴的症状,那就看下去吧
2025-11-04 14:26:00
政企同心护成长!中健长生露深耕公益,绘就安丘关心下一代新图景
10月31日,安丘市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如期召开,中健长生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健长生露”)董事长陈聚宝作为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
2025-11-04 14:27:00
什么品牌的眼霜去皱纹好?50岁抗皱眼霜排行榜深度测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眼周肌肤作为人体最薄弱的区域之一,平均厚度仅0.03mm,每分钟表情运动高达22次,成为衰老的首要信号区
2025-11-04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