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被故乡“烤”暖的冬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15: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肖春荣

小时候,我特别想跟着祖母回趟老家,住上一个冬天。因为,祖母口中的老家,冬天一点都不冷:屋里不用烧炉子;白天将被子晒得吸足了阳光,晚上裹着被子睡在没火的土炕上,也不觉得冷。“老家的冬天,和东北的春天差不多吧?”我问。“是啊,外面也不咋冷,若干体力活的话,还出汗呢!小孩子在外面疯玩,棉袄都穿不住。”祖母回答说。

这样的冬天,才是年幼的我向往的冬天,不像东北,一到冬天想出去玩祖母都不让,怕我在外面待久了,冻伤了手脚。

祖母见我喜欢老家,她也高兴,嘱咐我将来长大了,回河北老家工作,在老家娶个媳妇,她到时也跟着我回老家,帮我带孩子。回老家工作可以,但祖母一说到娶媳妇,我就不好意思接话了。

有一年腊月,我跟着父亲回过一次老家,差点没把我冻个半残。我们睡的屋子,只有一个枕头大小的土坯暖气包。晚上,里屋的炉子封火后,暖气包也降温了。半夜我想上厕所,几次刚将头探出被窝,又被冻回去了,硬是憋了一宿。

回家后,祖母问我:“老家的冬天是暖和的,对吧?”我还没开口呢,父亲抢着说:“是暖和,冬天还是住老家舒服。”

可惜,祖母上了年纪后,身体越来越不好,受不了舟车劳顿之苦,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70岁之后,祖母再没回过老家。

我大学毕业后,在东北就业,娶妻生子,祖母寄托在我身上的愿望失效,她便又将愿望寄托在我儿子身上。我儿子小时候,祖母逗他说,河北是个好地方,长大后要回河北老家读大学,然后在河北找工作,娶个河北姑娘成个家。儿子才3岁,祖母说啥他都答应。我看着这场景心里一阵酸楚——河北老家是祖母的根,她年轻时为了讨生活背井离乡,到了老年便一遍遍地回望故乡。

祖母在她82岁的那年冬天一病不起。她躺在床上,已经不能说话,眼睛老看着窗外发呆,我知道她又想老家了。我骗祖母说:“明年单位要在河北设个办事处,领导说我祖籍是那里,打算派我过去常驻。等我到那边安顿下来,就将您接去那边住。”

祖母笑了,用手指了指屋里的人。父亲意会,忙说:“都回去,大家都搬回河北老家住。”

祖母终究没有熬过那个冬天。

听亲戚说,祖父病逝时,父亲才4岁。那年河北老家闹饥荒,祖母领着父亲一路乞讨来到东北,落脚在一家姓顾的大户人家,给人家做保姆。祖母满眼都是活儿,一天手不停歇,顾家老夫人拿她当亲人看待,还特许我父亲跟着她孙子一起上私塾。新中国成立后,祖母在东北有了自己的土地,还盖了3间土坯房。

打我记事起,祖母总对我提起老家,说这也好那也好。“就拿冬天这积雪说吧,要是在老家,早上下一场雪,太阳好的话,中午雪就化没了;这里倒好,路上这些雪,要等到来年春天才能化完。”祖母烤着火盆说。

年少时我不懂祖母,总觉得她为了让我回老家,将老家过度美化。这几年,我奔波于各地打拼,理解了祖母的老家情结。提起老家,哪个游子心里不是暖暖的?在东北的几十年,祖母就是靠着对老家的思念,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冰雪覆盖的严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理”春节
...味道,是祖母的年味道。我们用这种方式与祖母团聚,与故乡团聚。自此,我才懂得了祖母的说法,那些带有地理特征的习俗,会让我们想起一个地方,想起一个人,不忘记也是一种团聚。
2024-01-24 16:44:00
故乡的远与近
...的出生地)当作我的家乡,而把长丰县的义井看成是我的故乡。想起了徐巷,就想起了我的祖父和祖母。仍然说不清楚是什么时候,不知道是因为洪涝还是大旱,我的祖父和祖母带领幼小的大姑和我
2023-06-26 03:56:00
...麦子的?三千年前还是四千年前?专家们在讨论,就像是故乡的文化遗址二里头,学者们各有各的说法。少年不知岁月悠悠,夏商周是后来在历史课本上才知道的。听老人们讲武王伐纣就像听天书,
2023-10-13 04:29:00
...冬雪芦絮摇曳。虽然少些打理,但并无杂草。祖父的永久故乡,再也不是多年光秃秃的土疙瘩了。父亲很是得意,常说他当时找的阴阳是个老师傅,祖母的坟地就是那人看的。祖父属马,民国七年生
2023-09-19 08:23:00
...动性强,从山东调到了河北沧州火车站。我父亲5岁时,祖母因病去世。后来,祖父娶了第二任妻子,就住在大运河畔四合街麻姑寺18号。记忆里,那个院子不大,一共住着五六户人家,像极了北
2023-04-25 09:15:00
“梦故人,要留心”:梦见故去的亲人朋友,有三点提示
...片,让它们构成你的梦境。在梦境当中,我们可能会回到故乡,可能会见到亲人和朋友。当然,这些亲人和朋友,十有八九都已经离开了。对于这样的梦境,人们都特别恐惧,为什么我会梦到故去的
2023-05-10 06:36:00
故乡的“山萝卜”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故乡的“山萝卜”□ 王 庆响水轰雷 (陈 曦 摄)当杜鹃花在春天里伸了个懒腰,以天麻为首的中药材就跟着苏醒了,带着泥土芬芳的仿野生鲜天麻闪亮登场,频繁出入各菜市
2023-08-26 09:37:00
看,这群大学生多彩的寒假生活
...尧说,祖母在柴火灶前忙碌,自己像是回到了童年。回到故乡,回归自然,没有过多的束缚和规矩,可以自由地去思考、领悟。连尧厌烦生活里的纷扰,乡村简单、宁静,让他心灵安宁。“我的老家
2023-02-22 02:00:00
奥巴马第一次回非洲老家:帮祖母扛大米,和兄弟坐在田里喝酒
...不受宠,在妹妹出生后,奥巴马不得不离开母亲,单独和祖母生活在一起。那时的奥巴马就明白,自己的人生必须由自己去掌控,作为一个黑人,读书显然是他仅有的一条出路,于是在那个小城市,
2024-09-27 12: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