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新冠变异株JN.1来了 专家:致病力未超流感 流感和新冠或轮番上阵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13 11:51: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新冠变异株JN.1来了 专家:致病力未超流感 流感和新冠或轮番上阵

经济观察网记者丁文婷2023年12月12日,#新冠变异株JN.1#的词条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JN.1在12个国家快速蔓延的消息引发关注。

当地时间12月8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官网宣布,新冠病毒变异株JN.1已经成为目前美国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截至今年12月8日,JN.1变异株在美国流行的新冠变异株中占比约15%—29%,而在11月27日的估测中,这一占比还低于1%。

除了美国,目前有12个国家发现了JN.1变异株。英国健康安全局(UKHSA)也表示,JN.1每周增长率预计为84.2%,传播速度远超其他已知变异株。

据中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数据,JN.1 在今年10月11日已于上海报告。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经济观察网,JN.1是新冠病毒变异株BA.2.86的一个变异分支,JN.1有一处刺突蛋白变异。值得注意的是,JN.1 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增加。

“JN.1的致病力没有超过流感”

从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DHHS)统计的新冠疫情期间新冠病毒感染者占用的床位数(7日均值)来看,近期,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占用床位数徘徊在2万张以下。

“超过4万张才有可能形成住院潮。”常荣山认为,截至目前,JN.1并未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住院人数的大规模增长,没有造成医疗挤兑现象。“2021年、2022年,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占用床位数都曾达到过14万张的峰值,之后应该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高位”。

在常荣山看来,对大众来说,不论是HV.1或是JN.1还是新冠病毒的其他变异株,都不重要,因为包括JN.1在内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新变异株,已经不能被称为新冠病毒“关切变异株”。按照中国目前观察到的现象,JN.1的致病力并没有超过流感。

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在今年12月5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第48周,北京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86045例,报告病例数中,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列一二位。目前流感比新冠病例数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免疫落差”。

常荣山解释:“免疫屏障率高,免疫落差就低,免疫屏障率低,免疫落差就高。”近几年,中国感染流感的人较少,所以免疫空白人数比较多,当流感病毒流行时,免疫空白人群就优先被感染了,尤其是免疫力比较差的人群,由于免疫屏障率低,免疫落差就大,感染人数就多。

而今年5月以来,新冠在我国一直处于低强度流行,形成了一定免疫屏障,所以新冠难以形成规模性的流行。“我估计每月造成了5%-10%的无症状感染,5-11月份累计形成了30%-50%的免疫屏障”。

常荣山认为,目前我国流感已经进入高峰期,感染人数维持高位,预计4周后(至2024年1月10日左右),流感的感染峰值会下降,可能回落到今年10月份的水平。

流感和新冠或轮番上阵

“流感过峰后,感染新冠的人数可能会增加。”常荣山表示,一方面,春节前后,人口流动增加,新冠传播速度高于流感,与2022年12月份主要流行的BA.5.2和BF.7毒株相比,JN.1的致病力没有增加,但传播力增强了。

另一方面,同为RNA病毒的新冠、流感争夺的都是人体内的上呼吸道这一“生态位”,近几年,口罩几乎完全阻止了流感病毒在我国流行。因为免疫落差大,免疫屏障低,所以当下,流感病毒在争夺人上呼吸道生态位时处于优势。

他提到,今年流行的支原体同样争夺的是上呼吸道,支原体复制慢,致病力、传播力弱,所以竞争不过流感和新冠病毒。但是支原体感染持续的时间会长于流感和新冠。从今年10月开始,可能会持续到明年4月份,没有明显的峰谷的分辫。

而根据流行病回溯,流感的流行高峰一般持续10周左右,流行过后,人体CD4+T(指表面有CD4+T分子的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细胞数量低,就容易被当下处于劣势的新冠病毒再次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感染过流感的人更加容易感染新冠。常荣山表示,因为感染流感后,人体中的CD4+T细胞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恢复。恢复的过程中,人体免疫力较差,就容易被新冠病毒再次感染,而感染了新冠的人群,也更容易感染流感。

“已经感染过其中一种病毒的人,尤其是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群体,推荐及时接种另一种疫苗。”常荣山认为,在我国,接下来极易形成流感和新冠轮番上阵、此消彼长的状态。预估这个状况可能持续到明年3—4月份,医院都将处于接诊的高位。

常荣山预测,这一波新冠病毒至少会造成10%的人被感染,但感染人数整体会少于今年5月份的20%。他建议,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要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儿童可以不接种,因为儿童感染新冠病毒以后,重症少,风险较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3 15:46: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加坡自12月19日恢复通报每日疫情数据,因新冠确诊病例持续上升
...口罩。相关阅读:新冠变异株JN.1来了 专家:致病力未超流感 流感和新冠或轮番上阵2023年12月12日,#新冠变异株JN
2023-12-19 09:53:00
“三阳”来了?开学后病例数可能有所增加!专家:11月或成下一个新冠感染高峰
...口服液、小柴胡口服液,风热用连花清瘟等。”夏秋转季流感高发,如何防范与新冠疫情叠加?孙志佳建议:第一,慢阻肺患者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不仅可以预防流感的发生,还能减少慢
2023-08-16 13:53:00
传入国内的JN.1变异株,是什么来头?
...染高峰有何影响?会引发新一轮流行吗?在姜庆五看来,流感的防控已常态化,流感病毒的病原变异是阻止不了的,今年秋冬季流感的发病比前三年多了些。各地积极的防控也见到了一定的效果,目
2023-12-21 10:19:00
张文宏:奥密克戎最终可能像流感一样!打疫苗不如去感染?中疾控回应
...高孩子的舒适度为主。张文宏教授:奥密克戎最终可能像流感一样具有季节性感染等特征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放松、优化,国内新冠感染迎来了一波高峰。在日前举行的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
2022-12-20 19:51:00
国内一地通报:发现新冠新毒株EG.5
...毒的致病率和传播力呈下降趋势,11月秋冬之交,不排除流感病毒占主要优势。加上新冠致病力减弱,症状跟流感相似,很多市民未必会测核酸,即便测了也可能因为长时间没做操作不规范,或检
2023-08-17 11:28:00
“德尔塔克戎”变异株和德尔塔有啥关系?我们需要担心吗?
...体采访时表示,自2022年8月31日至2023年1月17日期间,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共接到来自不同国家提交的共456例XAY
2023-01-20 08:35:00
已在全球十余国发现 新冠变异株JN.1是什么来头?
...生组织总部标识牌。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致病力未超过流感 JN.1是什么来头?JN.1是BA.2.86的分支,于2023年8月首次在卢森堡被发现
2023-12-14 07:56:00
...有不少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可能导致喉咙痛,如常见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甚至肠道病毒等。因此,喉咙痛不一定就是新冠阳性。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最好的确认方
2023-05-12 08:49:00
疫苗结构科学家:XBB是免疫逃逸最厉害的毒株 但我还是乐观的
“抗原转换”的发生率非常小,在流感病毒的变异中,过去一个世纪只发生了少数几次。新冠病毒从大流行到奥密克戎出现,可以认为发生了抗原转换,只用了两年。这个速度是超乎病毒学家预料的,所
2023-01-05 11:2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中西医结合量体裁衣式服务,思南中医院这场健康活动好有料
9月16日,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积极响应国家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号召,组织来自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5-09-17 13:40:00
菏泽市疾控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城区商场开展宣教活动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9月15日—21日是第7个“9·15”减盐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人人行动、全民控盐”。9月15日下午
2025-09-17 10:34:00
四川友谊医院熊瑛:深耕呼吸内科领域,帮助患者走出“呼吸之困”
每到秋冬季节,总是开始反复咳嗽、动辄气喘,甚至夜里被呼吸憋醒……如果这些症状您并不陌生,那么也许该给您的呼吸多一点关注
2025-09-17 10:41:00
朱毅:关于预制菜,消费者和国标为何各说各的?
中新经纬9月16日电 题:关于预制菜,消费者和国标为何各说各的?作者 朱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最近预制菜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2025-09-17 07:45:00
花样菏泽 小城大爱①人间烟火气,最美“曹州味”
大众网记者 刘亚 菏泽报道美食,是游客打开一地文化最直接、最感性的方式,也是当地人日常生活最直接的、最深刻的构成。循着香气
2025-09-16 11:02:00
惊艳亮相《赴山海》,爷爷的农场A2水牛纯牛奶以高品质重构饮奶新体验!
近日,备受瞩目的武侠剧《赴山海》正式开播。当观众沉浸于热血江湖与侠义情怀时,不少细心用户还在该剧片尾惊喜发现了“老朋友”——“爷爷的农场”熟悉的身影
2025-09-16 11:11:00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受邀参加首都国际医学大会,与各界代表共话全球健康治理
9月13日上午,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2025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刘谦主持,中共北京市委常委
2025-09-16 11:55:00
郑州尖峰:做全飞秒手术,严格的术前检查有哪些?
近视手术到底能不能做?有没有后遗症?咱们不妨一起来听听那些近视手术史多年朋友的真实感受。正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做过才有发言权
2025-09-16 11:55:00
郑州长江中医院“专项助孕生育补贴”正式开放! 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好孕桥”计划启动
9月14日上午,“助力生殖健康,筑梦新时代家庭”,送子公益基金11周年庆典暨“好孕桥”公益计划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本次活动由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主办
2025-09-16 11:56:00
脸上斑总消不掉?别再乱花钱了!中医:先把气血运行通道打通才是关键
脸上的黄褐斑,简直就像个甩不掉的“顽固分子”。很多人总觉得长斑只是脸的表皮问题,一门心思抹精华、做项目,却始终跳不出“祛斑—反弹”的怪圈
2025-09-16 11:57:00
前列腺增生高危人群:这些信号你一定要注意!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关注前列腺健康。数据显示,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已超过50%,70岁以上人群更是高达80%
2025-09-16 11:59:00
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科普:影响生育力的几大因素,你了解吗?
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作为河南省内专注于女性健康与生殖医学的专科机构,结合临床案例与科研成果,系统梳理了影响生育力的关键因素
2025-09-16 14:20:00
就在明天!临沂市中医医院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义诊活动等您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周萍 刘淑敏金秋九月,清风送爽,正是收获健康与美好的时节。2025年9月16日上午,临沂市中医医院将联合市疾控中心
2025-09-16 14:52:00
权威白癜风专家济南一对一会诊,广受患者高度好评!
“医生,我家孩子脾胃不好,不能吃药,在县里医院照光照的皮肤还起泡了,还有什么治疗方法吗?”“孩子如果年纪小,皮肤娇嫩,脾胃还没有发育成熟
2025-09-16 15:59:00
烟台疾控科普:骨质疏松≠老年病!11点提示打破防治误区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疼痛
2025-09-16 1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