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
喜德县政协“有事来协商”让撂荒地变“希望田”——
一次跨村协商的成功实践
9月8日,喜德县洛哈镇木古宜莫村的高山苦荞麦种植基地里,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忙着收割颗粒饱满的苦荞穗。机器的轰鸣声、村民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好似一首“丰收交响曲”。
2021年,木古宜莫村建设有800多亩高标准农田,但由于高海拔、天气寒冷、缺乏种植技术等原因,当时开展的中药材种植效果不佳,导致此地成了撂荒地。县政协副主席彭建华作为洛哈镇的县级联乡领导和县政协分管“有事来协商”工作的领导,看到这个场景后,十分着急。
了解到洛哈镇热柯依达村已成功种植500亩苦荞,彭建华提出,将两个村相关负责人召集在一起,利用“有事来协商”平台,让这些撂荒地变成“希望田”。
4月,洛哈镇政协联络工作站在木古宜莫村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种植什么农作物”“谁来耕种”等问题达成共识:800亩土地流转给热柯依达村集体耕种高山苦荞麦,并负责管理、采收、晾晒、售卖。
“4月下旬,已经比正常种植苦荞的时间晚了1个多月,为了抢时间完成耕种,还使用了机械化耕种,在15天内抢种完成了800亩土地。”洛哈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协联络工作站站长吉克大寨说。
“这是跨村协商的成功实践。”洛哈镇党委书记杨华介绍,采收期间,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专门指导了机械化收割机采收、苦荞晾晒、运输、仓储等注意事项。
□刘桃 本报记者 张好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