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明朝有那么多诤臣与皇帝对着干,而清朝则很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5 15:08:00 来源:戏说三国

因为在古代社会,大臣怼皇帝的事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汉代的丞相曹参,他的上司汉惠帝因为不满其施政风格,对曹颇有怨言,结果曹知道后不仅不认错,反而教育了汉惠帝一通(具体内容见《史记》)。做臣子的活到这份上,也是很有勇气了。

这样的一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明清时期。但是,如果我们细心对比这两个专制王朝的历史,便会发现,清代大臣怼皇帝的力度,其实远不如明代。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制度设计的差异,应该占到第一位。

为何明朝有那么多诤臣与皇帝对着干,而清朝则很少?

众所周知,明代的内阁制度,有着这样的操作逻辑:

大臣们把需要给意见的事情写成折子交给皇帝,皇帝简单浏览后发给内阁,让内阁大臣进行讨论,并写下他们的意见。

然后,阁臣再把自己的意见交还给皇帝做最后决定。皇帝认可了,就画个红圈,这就是“批红”。

最后,大臣们再按照皇帝的决定草拟诏旨,并交到六部去执行。显然,这样的制度结构中,内阁大臣们的意见,有时是富有决定性的。而当皇帝消极怠政时,阁臣更是成为了整个帝国真正的决策者。有了权力,阁臣自然是牛气三分,他们不仅敢于公然质疑皇帝的决定,甚至还敢通过最后“草拟诏旨”的环节来篡改皇帝的意见,以达成“先斩后奏”的目的。

为何明朝有那么多诤臣与皇帝对着干,而清朝则很少?

面对既成事实,皇帝虽然雷霆大怒,但却无可奈何,因为内阁制度已经定型,而一旦对其稍作更改,即可能招致朝臣的联手反对。所以皇帝多只能通过重用近侍(宦官)的方法来制衡朝臣,结果收效甚微。

不过,明代阁臣弄权的旧事,在清代很快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清军入关后,为了让政权平稳过渡,清朝统治者大量采用了明朝的制度,内阁制度(清朝叫“内三院”)也不例外。可是,顺治也知道,如果不对内阁制度进行必要的改进,自己很有可能面临跟明朝皇帝同样的麻烦。因此,他决定趁制度还未定型时变变其中的逻辑,好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顺治是怎么做的呢?他知道,每天需要处理的折子,有发回内阁“众议”与“草拟诏旨”的过程,而他认为,必须在这些过程中及时施加自己的影响,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大臣“独断”。

为何明朝有那么多诤臣与皇帝对着干,而清朝则很少?

因此,他宣布在紫禁城的太和门外空出来几间房,自己摆驾其中,命令内阁大臣轮流带折子(当天需要处理的事情都在里面)来“同他讨论”,最后,在皇帝的亲自监督下,拟好发给六部的命令。

显然。这一过程是由顺治所主导的,碍于主上的威严,臣子多只能唯唯诺诺的附和,而顺治也可借此机会了解事情的原委。这就是“御门听政”制度。

顺治的这一套,被清朝皇帝继承了下来,到了康熙时候,康熙虽然把听政的地点改到了乾清门外,可始终没有放松对大臣草拟诏旨的监督力度。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清朝内阁大臣同明代内阁大臣相比,权力是大大缩小了,在顺治等人的制度改动下,他们由曾经的决策要员,一变而为皇帝意志的传声筒。而这一变化,也直接导致了清代阁臣无法再像明代阁臣那样去抗衡皇帝。既然抗衡都谈不上,那么批评自然更是无法做到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5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诤臣冯恩与大礼议之争:直言进谏的勇气与影响
...没有。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明朝传奇人物,也是一位诤臣,其凶狠的战斗力不在海瑞之下,他就是被称为“四铁御史”的冯恩。冯恩,松江华亭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父亲早丧,他在母
2023-11-01 08:15:00
明朝内阁制度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其一都是皇帝的辅佐幕僚机关
...一统天下开始建立封建皇权,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等到明朝时,封建皇权和中央集权已经发展到极致。因为明太祖不满丞相揽权太过,一怒之下杀死胡惟庸,甚至把自秦时起便有丞相制度也彻底废
2023-01-19 16:26:00
明朝的皇帝为什么治服不了大臣,大臣竟敢骂皇帝
最有名的是明朝海瑞,海瑞是个大清官,可是偏偏他生活的时代不好,靠藩王上位的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晚年宠信炼丹,不理朝政,天天在西苑专心设坛求福。地方的总督和巡抚等官员争着向皇帝进
2023-09-24 16:35:00
明朝时期掌印太监和内阁首辅是什么职位
比较明朝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内阁首辅谁的权力最大,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明朝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称为“内相之首”,内阁首辅称为“外相之首”,比较这两个职位谁的权力最大,也就是比较明朝内
2023-06-30 21:24:00
明朝最会驭人之术的皇帝,二十多年没上朝还能掌权
...纲,可以说这样的情况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而这个人就是明朝时期的明世宗朱厚熜,世称嘉靖皇帝,他所用的帝王之术恐怕连他的老祖宗明太祖朱元璋也得佩服他,毕竟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没有一位
2023-06-18 16:42:00
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的军机处有何不同
1.明朝的内阁有“票拟”的权力,而清朝的军机处则没有。下面解释一下什么是“票拟”: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
2023-04-25 17:17:00
明朝内阁制,与宰相制有什么区别?为何皇帝能长期不上朝?
...将国家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后来,内阁制逐渐在明朝形成。我们知道,在所有的中国皇帝中,朱元璋是最勤勉的之一。他在遗诏中写道:“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
2024-07-01 21:35:00
清承明制,为何明朝皇帝多是个性十足,清朝皇帝多是自律?
...高度集中的政权。因为清朝在入关以后基本上全盘继承了明朝的制度,所以被称之为清承明制,两个朝代因此有着诸多相同之处,所以两朝所在的时期,很多人习惯性合称为明清时期。那么清朝既然
2023-09-26 14:25:00
明朝一对父子虽然在历史声名不显,却创下一纪录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抑制文官集团的势力,于是借助胡惟庸谋反一案废去宰相一职,天下政事皆由他一人决断,具体执行则由六部负责。到永乐朝,明成祖朱棣开始选拔一些翰林入值文
2023-07-11 18: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武松·天伤星》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1 10:38: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很多人觉得他是通过弑兄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
2025-04-01 11:20:00
金陵"浮世绘"——徐建明《燕子矶》作品
徐建明《燕子矶》作品燕子矶景区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燕子矶老街内外山环水绕、街巷纵横的格局,区别于南京近郊其他街镇
2025-04-01 09:02:00
忍辱复仇的悲剧英雄: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留给后代最浓墨重彩地一笔,不是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而是他一朝被灭满门而后逃离他国
2025-04-01 09:14:00
董文运笔下的人物,用小平台营造了大天地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作品,人物众多,但毫不凌乱,主次有致,神态各异。居于C位的老者,白发苍苍,貌似是众人的先生
2025-04-01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