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破解打呼噜之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23 07: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健康报□ 本报记者 刘嵌玥

通讯员 赵宇晴

鼾声如雷,常被憋醒,噩梦连连,白天困倦……不久前,被睡眠问题困扰了长达8年时间的吴先生,在一次就诊时确诊患上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柳叶刀·呼吸医学》发布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全球经济负担”报告显示,中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已达1.75亿人,居全球首位,其中需要积极治疗者超过6600万人。然而,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统计数据,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治疗率不到1%。这背后,是公众亟待提升的疾病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

打呼噜不容小觑

打呼噜也可能是一种病?刚从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的马女士,对此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38岁的马女士有7年间歇性打呼噜的历史,睡梦中常常憋气憋醒,但这并不是她去看病的主要原因,真正引起她重视的是越来越频繁的胸痛。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睡眠中心主任医师林俊岭的建议下,马女士住院进行了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被确诊为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中度低氧血症。

林俊岭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表现为在夜间7小时的睡眠中,有30次以上的呼吸暂停或者是低通气,每次超过10秒,并伴随打鼾的症状。其严重程度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度:AHI为5~15次/小时,属于轻度;AHI为15~30次/小时,属于中度;AHI大于30次/小时,则属于重度。

林俊岭介绍,这种隐匿的慢性病的患者如果长期不接受治疗,有可能因慢性间歇性低氧血症受到全身性危害。综合考虑马女士的患病时间及胸痛症状,林俊岭为其安排了住院,做了睡眠监测等进一步检查。

在院期间,马女士的胸痛频率越来越高,然而在心脏彩超、心电图及血液生化等各项检查中却并无明显的指标异常,用药、吸氧等治疗对其症状缓解效果不佳。但根据临床症状不能排除心梗,林俊岭和心内科专家会诊协商后,将其转至心脏重症监护室。当晚,马女士就出现了室间隔性心肌梗死,好在抢救及时,才转危为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合并症很多,不容小觑。”林俊岭提醒。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学科诊疗指南》显示,该病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2型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未经治疗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病死率比普通人群高3.8倍;国内20家医院的数据证实,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为49.3%。

“呼吸暂停现象还会导致窒息,增加夜间猝死风险。”除此之外,林俊岭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在白天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打鼾时因张嘴呼吸会导致喉咙、嘴巴干燥,低质量的睡眠会使人白天出现犯困嗜睡、记忆力下降、头晕的情况。

“对儿童来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影响发育生长,白天犯困会影响学习效率。如果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打鼾,对儿童的面容也会产生影响,例如出现嘴唇上翘、牙齿不齐、龅牙、下颌后缩等。”林俊岭表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能出现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中,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但患者70岁以后鼾声变小,容易漏诊误诊。

治疗因人而异

“这病的危害这么大,有没有药物能治疗?”不少人确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后,会问出这个问题。“药物不是治疗的主流方法。”林俊岭表示,这与该病的成因有关。

林俊岭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有多种病因及危险因素,包括扁桃体肥大、软腭肥厚、舌体肥大、下颌后缩、牙齿不齐、鼻腔内部结构异常等,也与性别、年龄、肥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等因素有关。此外,腺样体增生是儿童常见的发病原因。

病因复杂,所以治疗也要因人而异。林俊岭表示,目前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有明显的扁桃体增大、软腭低垂的情况,可以考虑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扁桃体摘除术等。手术是儿童群体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林俊岭提醒,手术仅能够解决一部分患者的问题。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学科诊疗指南》显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长期有效率仅为40%~50%,对于扁桃体Ⅱ度及以上肥大的成人患者,单纯行扁桃体切除术的短期(1~6个月)有效率为85%,短期治愈率为57%。

非手术治疗又分为几种类型。林俊岭介绍,其中,明显超重的患者首先要控制体重,只要能瘦下来,病情一定会有所好转。但单纯减重的难度很大,因为缺氧会导致肥胖,肥胖会反过来造成缺氧,在恶性循环之下,患者可能出现“喝凉水都胖”的情况。

此外,下颌后缩明显的轻度患者和部分中度患者需使用口腔矫治器,体位依赖性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睡眠体位进行治疗。还有一些患者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避免熬夜等,但往往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很难长期坚持。

林俊岭说:“目前,效果立竿见影的治疗方式是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即长期佩戴家用无创呼吸机睡觉。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适用人群广,而且患者可以在电商平台或医疗器械店购买到家用便携式无创呼吸机。超重患者也能够通过佩戴无创呼吸机,配合少吃、多运动等方式减重。”

诊治困局有待打破

“国内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认知起步于本世纪初。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它是一种病。要实现对该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第一步就是要加大科普力度,让大家认识到这是一种危害程度不亚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林俊岭说,不只是公众,一些临床科室的医生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认知也不到位,进而导致误诊漏诊,延误患者诊治,多学科诊疗(MDT)是破解这一困局的重要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一些患者对诊断筛查环节望而却步。林俊岭介绍,多导睡眠图监测是目前诊断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金标准,它可以同时记录患者睡眠时的脑电、心电、肌电、眼电、胸腹运动、鼾声、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体位等生理信号以及音视频数据,了解患者睡眠结构、睡眠效率,判断其有无呼吸暂停、低通气等情况。有些医院建议患者住院进行睡眠监测,但一些患者以没有时间为由拒绝住院检查。同时,这类设备难以大量、高效地开展睡眠呼吸暂停监测。

便携式睡眠监测记录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供患者带回家使用,能够自行采集口鼻气流、胸腹运动、血氧饱和度、鼾声等信号。“但准确率略低于多导睡眠图监测,更适用于初筛环节。”林俊岭表示,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身体状况选择睡眠监测方式。

确诊之后,还有一些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目前,市面上的家用呼吸机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临床上真正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仅占确诊患者的一小部分。即使是在北京这种一线城市,很多患者在得知需要自费购买家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选择了放弃。作为医生,我们感到很遗憾。”林俊岭希望,未来用于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家用无创呼吸机能够像心脏支架一样纳入医保,让更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以及时得到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病,家用呼吸机可降低健康风险
...,常被憋醒,白天困倦……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少人遭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困扰,但引起重视和正确应对的不多。据《柳叶刀·呼吸医学》发布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全球经济负担”报告显
2024-02-04 10:37:00
别拿打鼾不当事儿!听听重庆西区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蒋晓江怎么说
...也是如此。据调查统计,每100个人中,就有2—4个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一个涉及面广、有潜在危害性的病症,对医生来讲就要想办法去解决
2023-09-15 18:15:00
鼾声越大 睡眠越好吗
...均匀,且常在劳累、饮酒或睡眠姿势不当后出现;后者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俗称鼾症),这种情况鼾声大,不均匀,往往有憋醒或他人目击的呼吸暂停。如考虑有病理性打鼾,需警惕这类
2024-02-08 00:01:00
鼾声大?睡不好?当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窒息症”登上新闻热搜,引发网友关注。专家表示,这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发于肥胖、气道狭窄、脖子粗短等人群,会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徽省第二人民医
2023-07-04 00:18:00
奥运冠军自曝终身戴呼吸机!这个病严重会猝死,却经常被忽视……
...人 3 倍睡眠呼吸中止症又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包括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三种类型。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为多见。该类症状的主要表现是睡眠打鼾、呼吸暂停、
2023-10-17 13:39:00
奥运冠军自爆“终身佩戴呼吸机”上热搜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很快冲上热搜,引起了不少网友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一疾病的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造成的原因有哪些?目前又有什么治疗手段?10
2023-10-17 00:14:00
不可忽视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和高碳酸血症。临床可以分为阻塞型、中枢型和混合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这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是由于上气道阻塞导致气流受限。其原因可能包括肥胖、颌面结构异常、喉部肌肉松弛等。其
2024-04-16 08:37:00
网购呼吸机靠谱?听听专家怎么说
...这一普遍现象中许多人开始认识到它隐藏的健康风险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进而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在追求便捷的过程中一些患者选择通过互联网购买呼吸机来自行治疗这种做法值
2024-03-30 20:43:00
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怎么样:你的鼾声,可能是一种病!
...集中?你以为是睡得香,可能是健康的“隐形杀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在作祟!今年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主题为“健康睡眠,优先之选”,让我们一
2025-03-20 15: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
视频|孩子秋季腹泻 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专家提醒:高油、生冷、高糖… 这些食物吃了会更严重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
2025-10-04 0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