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张家界日报
黎杰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到了,年味就有了,腊八节是年节习俗中第一个节日。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年,一个崭新的年。盼过年,绝不只是小孩子的事,年是年年过,年年皆不同,站在新年门槛,回首过去,展望未来,那种物换星移未来已来的感觉,是美好的。
腊月一到,昼短夜长,似乎才吃过早饭,就近中午了,逛一会儿街,就能闻到腊八粥香从楼上飘下来,急急往家赶,我也要回去煮腊八粥了。
食材是昨晚准备好的,糯米、赤豆、黑豆、黄豆、绿豆、花生、红枣等,至少要备有八种泡好的豆类,烟熏腊排也要泡上,五花肉就切成颗粒好了,姜葱蒜等自不必说,这些食材一入砂锅中,就是一个炖大杂烩。
喝一碗腊八粥,全身都暖和了,当然,腊八粥的香也入骨了。
以前在乡下,腊八粥没有那么多花样,豆子少不了,肉只少许,再砍几块红苕,加上杂七杂八的猪内脏,粥煮好后,再在锅里撒上野葱大蒜等,自然得有红辣椒,嘴对碗一喝,呼呼地,粥入口,汗冒额,那酣畅,那爽快,这腊八粥肯定是世上最好吃的粥了。
母亲说,腊八粥一喝,日子越来越美好。
我们也盼着日子好,日子就真的是越过越好了。
乡村年味浓。腊八一过,年俗一个接一个,祭灶,有的地方称小年,接着就是掸尘、蒸团、杀鸡杀鸭、做豆腐、置办年货、贴春联、过除夕等,腊月里的每一天,都是我们最喜欢过的。
微信“滴”的一声响,有人给我推视频,说高桥坝村要搞腊八节,于是相约从城里驱车过去。村子里一个宽敞的坝子里聚满了人,一口大铁锅支在坝子边上,锅边围了很多人,几个身穿喜庆服饰的妇女手持长勺,在那口大铁锅里搅动着,锅里腾起的白色烟雾将几个妇女完全罩住了,若隐若现的,缥缈极了。我取了一副一次性碗筷,排在长长队伍后面去取粥,一粥在手,喝一口,沾嘴香舌,入心入肺,通体舒坦,儿时的腊八粥香又回来了。
坝子中间的舞台上,正在表演滚花灯,演员那滑稽的装束,夸张的表演,还有不时爆出的方言俚语,惹得观众哈哈大笑。谁说现在年味淡了?年在乡间呀,看着舞台上的变脸,听着一首首民歌,还有让人惊叫不止的杂技、魔术等,我觉得现在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在噌噌往上涨,就如村边溪畔流水一样,叮叮咚咚的。
正宗纯粹的土年货一溜子摆在院坝边,那色、那香、那味,实在让人谗,让人眼热。再买一些吧,塞了满满一个后备箱,即使家里冰箱里已堆不下了,但还是想买。
腊八节,美食一直在飘香。可以说,这年,是从那碗腊八粥中拉开序幕的。
来乡村过年吧,回乡村过年吧,年在乡野中。
乡村记忆如一坛老酒,愈久愈醇,愈久愈让人难以忘怀。
岁月温柔,公路边的大柏树上挂起了红灯笼,大红灯笼在年味中飘着。回乡的路变短了,外出的打工人已陆续回到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炊烟都升起来了,年画也贴出来了,鞭炮声也在各个村子里响。“爆竹声声辞旧岁”,是呀,过年,图的就是一个团聚,一个喜庆,一个希望。
年近了,平日里冷清的村子里也开始温暖起来。
腊八一过,年的气氛愈加浓厚起来。
过年了,什么都是新的,鲜的,美的。
年味,就是喜庆味,温馨而又吉祥。街道上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商场里,春节的大礼包琳琅满目,堆积如山;菜市场上,各种生猛海鲜,各样水果年货应有尽有。人们满篼满箱地提着,推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过年,是传统风俗,千百年来一直延续,而且愈加焕发出时代的特征和光芒。
腊八节一过,年就来了,享受好快过年的每一天,好好过一个新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