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夯实涉农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1-04 09: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夯实涉农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陕西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全国首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于右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创办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于1999年由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和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组建。建校88年以来,学校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5万余名,涌现了一批农业专家、全国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目前,学校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职教育前列,是国家首批示范校、全国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底蕴深,发展好,积累职教发展经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欣欣向荣,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尤其是近年来在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获得者、党委书记王周锁的带领下,学校始终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农为本、扎根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定位,努力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全面提升办学实力。

校训“明德强能,言物行恒”既含成人之基,又含成才之道。“明德”是为学者之成规定则,体现了立德树人宗旨,强调涵育思想品德,传承历史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能”是学者之责任义务,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精技强能,产教融通,强调提高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锻造专业技能与职业综合能力。“言物行恒”倡导师生有学识、有思想,言行有规,知行合一,言必信,行必果。

概括来讲,“明德强能,言物行恒”就是做人重在明德,学业重在强能,说话有理有据,做事有规有恒。它凝练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治学思想,蕴含了学校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

优良的校风是影响整个学校生活的重要因素。校风“诚朴 勤奋 求实 创新”意为诚实质朴的风格、奋发勤勉的风气、严谨务实的作风、追求卓越的风尚。这是学校办学88年来的文化积淀,反映了学校历史传承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一代代师生的优秀品质和优良风尚。

“照准目标 矢志不渝”是学校多年来积淀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学校层面讲,短期内要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大学”的目标奋斗,长期要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开放办校、依法治校”的治校理念;从个人层面讲,要坚持传承老一代杨职人扎根大地的“种子精神”,坚持工作学习“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

底蕴厚重的校园文化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使学校发展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如今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占地2127亩,固定资产总值11亿元,年均经费投入4.2亿元以上;设有14个分院(部),开设8个大类70个高职专业、2个本科联办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1万人(含留学生);拥有现代化生产性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220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171个,其中国家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6个、校外产学研示范基地27个。

同时,学校设有央财支持建设专业6个、国家骨干专业17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省级一流建设专业1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央财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国家、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2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

多年的奋发向上、励精图治,使学校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和陕西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教学资源、服务贡献等50强全国典型。

“四维四化”,打造产教融合范本

从2010年起,学校依托国家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和陕西省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项目,围绕如何服务示范区产业发展、促进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运用教育生态学及协同理论,将人才培养置于农业示范区产业生态圈,从融合机制、育人体系、培训范式、“双创”基地“四个维度”系统研究涉农高职院校与农业示范区产教不同主体的协同育人规律。

经过3年研究和8年实践检验,形成了包括区校“三共三融”运行机制、“五对接”育人体系、农民技术职称认证范式、“一站式”“双创”基地的协同育人体系,实现了区校发展一体化、人才培养精准化、技术培训系统化、就业创业园区化“四化目标”。

这种产教融合的“四维四化”育人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基于融合机制,建立了“三共三融”区校融合机制,实现区校发展一体化。学校和杨凌示范区签订融合发展协议,共建双理事长职教集团,形成基地共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三共”格局。同时成立区校融合发展办公室专门机构,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合作配套政策,实现区校需求、组织、资源“三融”目标。

其次,基于育人体系,构建了“五对接”校政企协同育人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化。学校将专业对接杨凌示范区农业产业链,打造了6个高水平专业群;以课程对接企业岗位标准,重构了融入“耕读教育”思政元素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教师对接技师,建立了校企互聘互派师资机制;以实训对接生产环节,校企共建了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培养模式对接农业生产季节与企业需求,实施“季节分段、工学交替”。

再其次,基于培训范式,建立了农民技术职称认证制度,实现技术培训系统化。学校和杨凌示范区共建职业农民技术培训认定机构。组织教师编大纲、定标准、建题库,杨凌示范区组织实施考评认证。搭建“杨凌农科”培训平台,面向全省建立职业农民培育学院,开展职业农民培训。

此外,基于“双创”基地,建立了“三阶六化四有”“双创”平台,实现就业创业园区化。学校建立“教育—实践—孵化”“三阶”“双创”训练体系。构建教育情境化、指导全程化、实践项目化、平台基地化、管理制度化、合作社会化“六化”管理模式,最终形成创业有基金、实践有载体、培训有导师、训练有体系的“四有”保障机制。

产教融合“四维四化”育人模式成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先锋,该成果是国家农业示范区“杨凌模式”的重要内容,于2018年在全国新建的30个农业示范区推广,并先后在20多所高职院校应用,成为全国农业示范区、各省农业高新区内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范本。

强农科,促交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走“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之路,不断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效应向纵深发展,辐射到全社会。

学校建立“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和国家首批示范职教集团(联盟)——中国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两大平台,与省内外142个县(区)政府部门、1332家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办了“中国水电十五局水电学院”等14个企业(产业)学院,搭建了院士工作室、小麦研究所、蜂产业研究院、北方草莓产业研发中心等“2室2院5中心”的校内科创平台。校企共建校外产学研基地29个。

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研推广项目21项、省部级科研推广项目94项。近5年,年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总数位居陕西省高职院校榜首。先后获国家、省级科研推广成果奖25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28项,科研成果数位居陕西省高职院校榜首。培育小麦、花椒、菊花、观赏桃、无花果、草莓、食用菌等农作物新品种23个,培育的武农系列小麦优良品种在黄淮海流域累计推广9000万亩,促进农民增收65亿元。年非学历教育培训12万人次以上。彬州产学研基地被确定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

作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成员单位,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招收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东盟等国家的留学生,承担上合国家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培训任务;在几内亚、乌兹别克斯坦分别成立水利工程学院、古利斯坦国立大学现代农业学院2所海外分校;在哈萨克斯坦建立“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共同培养国际农业、水利类技术人才。

学校注重德技并修,创新实施“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正禾”育人工程,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地见效。近5年,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国赛奖项400多项次。建立了以中国水利水电集团、中粮、现代牧业、中建、中铁、陕建、陕果等国有大型企业为引领的70多个就业集团企业基地,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中心、覆盖全国、辐射国外的就业基地网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6%以上,先后获得“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卓有成效的育人业绩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教学名师17人、省级教书育人楷模1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2人、陕西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行业教学名师32人,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支、国家教学团队1支、国家课程思政团队2支、省级教学团队11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劳动模范3人,陕西省特殊贡献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7人,陕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2名、科技特派员37人;11人兼任教育部行指委副主任委员及委员。教师主编、参编正式出版教材1500多种,主编“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14种,获首届国家教材奖2项。

百尺竿头更思进。站在新起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将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的办学方向,加强内涵建设,促进改革创新,以奋进之笔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写好新时代职业教育陕西答卷。

(裴红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1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径,不断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构建陕西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联盟于2022年11月由牵头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发起成立倡议,
2023-07-06 14:51:00
立心为农 写好乡村振兴“杨职答卷”
...该校勇担“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时代责任,在奋力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同时,忠诚履行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走出了一条教书育人与社会服务相得益彰的发展
2023-09-19 10:27:00
...式更名为“职业大学”。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的目标和任务。 伴随着全
2025-06-12 07:40:00
...展学院借助于思政教育“大课堂”建设,积极推进与陕西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并牵头组建了陕西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发展联盟,实现了陕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2023-11-08 09:05:00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软科首次发布中国高职院校排名陕西33所高职院校上榜本报讯 (记者 吕扬)7月3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3软科中国高职院校排名”。这是软科首次针对
2023-07-08 03:24:00
...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齐心协力推动渭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当天,还揭牌成立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分院和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产业学院。
2023-10-18 01:34:00
结交新朋友,中国农科城全球合作伙伴大招募活动在上海举办
...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和陕西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借此机会,将充分利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发达的优势,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为各位企业家朋友到杨凌
2023-03-08 21:06:00
...“七种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努力成长为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之“栋梁”。向阳生长,坚定理想信念。“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
2023-06-27 05:55:00
...基本满足企业用才、用工需求。桂林市还以研学实践活动高质量发展助推文旅行业发展,首创“全域研学”新模式,利用桂林丰富的自然生态、红色文化等资源,开发了60余条研学精品旅行路线,
2024-06-11 10:49: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武昌理工学院学子詹思琪诠释青春“无限可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天安门广场上铿锵的步伐与昂扬的姿态汇聚成国家强大的庄严宣誓
2025-09-05 14:34:00
鲁劳职院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
9月3日清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西门涌泉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学院教师代表
2025-09-05 16:01: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在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中获一等奖8项
近日,第十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与出色的科技素养,在英语
2025-09-05 16:01:00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两校区迎新!无人快递车、智能机器人齐亮相
9月4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全国14个省份的4000余名学子。为保证新生顺利报到,学校统筹规划分别在校本部和文昌湖校区设立报到点
2025-09-05 16:34:00
高分录满!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招生“火爆”出圈
大河网讯 2025年,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生源下滑、竞争加剧的挑战,“民办教育遇冷”等话题引发广泛讨论。然而,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凭借扎实办学实力
2025-09-05 16:42:00
参演《正义必胜》,山东青年政治学院33名师生回来了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33位师生承担了《遍地烽火》《永远的番号》《势不可挡》《命运与共》等节目的导演和演出任务
2025-09-05 17:42:00
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青蓝同辉工程”结对仪式
教学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与灵魂。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9月4日下午,东营市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2025—2026学年“青蓝同辉工程”结对仪式
2025-09-05 18:46: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视频邓小娟 通讯员陈瑾、任烨 )张德利,这位从烽火岁月一路走来的老党员,19岁投身枪林弹雨的战场
2025-09-05 19:14:00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⑥丨对话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教授魏耀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培、齐一璇 通讯员蔡路、程毓)系统研究耐火材料与金属熔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适用于超纯净高温合金和低碳钢冶炼的新工艺……近年来
2025-09-05 19:14:00
武昌理工学院在这项评选中获特等奖2项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明杨)9月4日,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委会公布⺠办⾼校优秀校本教材评选结果
2025-09-05 19:14:00
暑期变成“攻坚季”,潍坊学院一个暑假收获多多
盛夏的鸢都,暑气蒸腾,潍坊学院校园却未因假期进入沉寂。从实验室里昼夜不熄的灯光到实训场上挥汗如雨的身影,从公寓改造现场忙碌的施工声到跨文化交流中热烈的讨论声
2025-09-05 19:20:00
齐鲁医药学院领导带队赴浙江树人学院交流
鲁网9月5日讯为扎实推进齐鲁医药学院申硕工作,9月3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青青,申硕日常工作专班主任王立斌等一行4人赴浙江树人学院就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开展考察调研
2025-09-05 19:38:00
齐鲁医药学院获批3项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5年度规划课题立项
鲁网9月5日讯近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公布了2025年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立项名单,齐鲁医药学院张楠老师主持申报的“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5-09-05 19:38:00
光荣受阅!郑州航院四名学子参加九三阅兵
大河网讯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本科生李孜茹
2025-09-05 13:38:00
“烽火铸脊梁•弦歌续华章——抗战中的山东大学”文献展开幕
9月3日,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烽火铸脊梁•弦歌续华章——抗战中的山东大学”文献展在山东大学图书馆启幕
2025-09-05 13:50:00